农业资源开发中的富民情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溧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自1998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以“情系三农,开发为民”为宗旨,坚持连续开发、重点开发、规模开发、多元开发,共实施各级各类开发项目153个,开发治理面积41万亩,项目总投资41048.09万元,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溧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园区。
  按照中央关于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集“两个聚集”要求,农业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整合全县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放大平台效应”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采纳。2009年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主要建设平台,按照“渠道不乱、叠加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主、国土部门以土地平整补贴为主、农林部门以标准示范和设施农业建设为主、财政部门以农桥建设为主、交通部门以项目区主干道路配套为主、农工办以土地规模流转补贴为主,通过整合不同支农项目资金,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打造傅家边地区现代农业的新亮点,高标准完成省级规模开发项目建设,一年打造又“一个奉贤圩”。
  根据溧水县农业资源开发的规划布局及县确定的主导产业规划和项目的立项原则,我们及早深入到各镇认真调查研究,建立了每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在项目建库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局部署和《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对项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并及时上报。所有入库项目规模和数量符合规定,预期效益较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较强的带动作用。
  同时认真做好下年度项目预启动,为实施好来年项目打下坚实基础。近几年,农业局“不等不靠、先干后要”,积极主动安排下年度准备向上申报的重点区域进行土方先行建设工程,这为申报和实施下年度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连续不断的综合开发,使全县农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农业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得到明显增加,为全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以土地治理项目为载体,重点加强路、桥、涵、闸、排灌站等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全县实施土地治理面积31.99万亩,“十五”以来,改良土壤9.03万亩,新建硬质渠324.3公里,铺设砂石路445.2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0820座。通过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使过去的“羊肠道、蚯蚓沟、凹凸地”变成了如今的“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现代化标准良田。
  项目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洪蓝镇奉贤圩的万亩规模开发,是2006年、2007年和2009年连续扶持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入农业开发资金1638万元。该项目配套了一批水利、农业、农机、林业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并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基地的建设,着力将项目区建成产业有特色、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农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的区域。如今,项目区农民比立项前人均增收300元~500元。
  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扶持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
  2003、2005和2008年度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540万元、银行贷款230万元,实施了南京东润食品有限公司獭兔加工项目,为农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全县獭兔养殖规模从2004年底的45万只增加到现在的100万只,獭兔深加工产品达到75万只,实现销售收入5121.36万元,带动农户35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04年度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200万元,银行贷款130万元,实施南京百汇食品有限公司特色蔬菜项目,黑莓生产“龙头企业+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全面推进,呈现出“龙型”经济的带动作用,黑莓加工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年加工蔬果产量达1.8万吨。
  2007和2008年度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960万元、银行贷款480万元,实施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黑莓产品加工推进项目和3000吨黑莓浓缩汁加工扩建项目。通过2007年项目的实施,每年可消化黑莓1.2万吨,年新增加工莓果能力5000吨,年均实现销售收入4490万元,利税363万元。通过2008年项目的实施,年新增产值16051万元,年新增利税1020.64万元,新增农村劳力就业245人。
  2005年和2007年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246万元的连续扶持,使溧水严景万茶场(去年挂牌成立了溧水县和凤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
  2009年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2个,治理面积3.28万亩,项目总投资10164.2万元,也将为农民就业与增收提供极大的便利。
  几年的不懈努力,有效推动并初步建成了永阳、傅家边两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白马、东屏、永阳三个有机蔬菜基地以及黑莓、茶叶、山栀、獭兔、有机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全县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开发格局基本形成。
  农业综合开发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惠,群众满怀深情地称它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袁文
其他文献
在江苏南部紧靠浙江、安徽的地方,有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县级市——溧阳市。这个在秦朝建县、在1990年撤县建市,拥有2200多年历史、78万人口、1500多平方公里的古县新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大手笔、大气魄轰轰烈烈地发展旅游业,通过发挥旅游业产业链长、消耗资源少、吸纳劳动力多、关联带动性强的优势,改造和带动第一产业,调整和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和壮大第三产业,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
期刊
张家港的前身为沙洲县。改革开放之初,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较差,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30年来,张家港人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历经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区域发展业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当时的沙洲县委明确提出“迅速转移,大干快上”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全县很快实现了农副工三业并举的飞跃,到1985年,全县经济
期刊
2007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我省须在2008 2012年5年中完成全省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46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在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按照这一要求,从2008年到2012年江苏应每年大体上解决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008年,在省委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省扶贫办的组织协调、省各挂钩单位的帮扶以及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我省顺利完成了年度目标。但进入2009年
期刊
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水泥路,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农舍,一行行生机盎然的绿化带,一片片花草溢香的绿地花坛,个个村落似泼墨彩绘,处处生机勃勃;奶牛宿“宾馆”、蔬菜住大棚、做饭沼气灶、购销农民经纪人+网络……这些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江宁区淳化街道农村已不鲜见,正从多方面向世人展示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人景象。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淳化街道的青龙社区,只见农村休闲娱乐广场内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村民们或在园内漫
期刊
去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江苏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举全省之力支援抗震救灾。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中央决定由江苏对口支援绵竹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梁保华书记为第一组长、罗志军省长为组长的对口援建领导小组。梁书记、罗省长第一时间亲赴绵竹,调查研究,慰问群众,共商恢复重建大计,并确定了“一市帮一镇”的机制,由13个省辖市和张家港、昆山、常熟、吴
期刊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从2009年3月开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推进了两个批次的学习实践活动,既努力实现了中央和省委“规定动作”要求,又突出了泰州“自选动作”特色,取得了较好成效。分类指导的农村工作方法、直评村官的做法分别得到了习近平同志、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必须始终紧扣”。  一是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始终紧扣经济社
期刊
近年来,我们沛县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发展,探索通过科技园、加工园、物流园、创业园、小康示范村等“四园一村”建设实现城乡融合、互动发展。以科技园集聚生产要素、提升现代农业,以加工园融合城乡产业、带动农村发展,以物流园搞活产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以创业园引领创业致富、培育新型农民,以小康示范村承载城市辐射、
期刊
江苏沿海开发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盛宴已经摆开。我们盱眙县作为苏北的门户,一个处于沿江和沿海过渡地带的内陆县,如何超前策应沿海、积极接轨沿海、主动融入沿海,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当前,面临“后危机”时代的严峻形势,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盱眙要抢得沿海开发的先机,必须做好“四个对接”。  一、在理念上实现超时空对接。经济学家认为,沿海地区指的是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0公里以内的地区
期刊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大超出人们预料。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力量源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财政收入6,13万亿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厚实的家底,为战胜
期刊
【编者按】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它直接承担着维护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困难群体的起码生活保障任务。2009年12月,民政部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对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克服国际性金融危机影响取得初步成果的背景下,回顾我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程,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省委、省政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