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正在全面融入现阶段的高职教学课堂,而与之有关的课堂教学流程也呈现转型的趋向。在高职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建设工程监理构成了其中很关键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当关注该学科的实务性课程的日常教学,通过全面渗透翻转课堂的手段与措施来优化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建设工程监理实务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25-02
  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本身具备突显的实践特征,这是由于其与工程建设实践之间具备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近些年来,高职院校针对该类课程日益增强了涉及到的实务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探求适用于翻转课堂新模式的教学改革。与传统的实务课程模式对比,翻转课堂在客观上更加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紧密衔接了工程监理实践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原理。
  一、针对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课程全面引进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
  《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建设监理主要理论与相关实务操作,熟悉并掌握建设工程的质量、投资和工期控制,了解建设合同履行监督及安全管理。
  课程全面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强调事前的控制。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寻找问题。比如:关于工程建设有必要核验各类建材能够达到的材料基本质量,如果察觉到其中某些建材尚未达到相应的规格或者材料质量,那么不应准许其运送入场。
  其次是学习和体会全面管控关键性工程环节。该课程的侧重点应当落实于最根本的目标控制,其中核心为质量、安全。在涉及到建设主体工程时,针对隐蔽性较强的特殊工程部位有必要反复予以核验,而不能只依靠事后再去对其进行核验;同时,针对多种多样的隐蔽部位,有必要增强全方位的巡视。
  第三是做好细节监管。从当前现状来看,关于工程建设监理应当突显全方位的落实,对于细节性的特殊工程部位有必要做好监管。然而,现实中往往习惯于忽视施工细节。但是实质上如果没能关注工程细节监管,则会埋下深层次的工程建设风险或者施工安全隐患。
  二、探析课程教改要点
  翻转课堂具备的核心与关键点在于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辅助开展自主探究,确保将学生置于整个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与此同时,运用翻转课堂还应当包含多层次的师生互动,师生有必要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进行配合,从而创造了愉悦并且轻松的整体课堂氛围。因此,高职院校针对翻转课堂正在着眼于全面予以引进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更新现有的翻转课堂模式。
  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实务》课程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为如下的关键点:
  1.整合现有的高职课堂资源
  对于网教平台来讲,关键在于搭设必要的师生互动桥梁。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整合当前现存的课堂资源,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整合。运用既有的网教平台能够用来传输信息并且承载各种网络资源。与此同时,运用上述平台也有助于集合资料知识以及消息情报。与传统模式的网络平台进行对比,经实务性课程整合的网教平台除体现为多样化的信息特征外,也涉及到较快的教学信息传播以及较多的网络信息总数。在目前看来,在致力于全面引进网教平台的同时,更应简化教学流程、减少综合性的网络教学成本。
  2.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从客观上来讲,现代远程教育必须依赖于网教载体,因此有必要创建开放式更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当前网络教学盛行的大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的实务性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自主性,也更符合现阶段翻转课堂的宗旨。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围绕“三控三管一协调”的课程核心,引导学生搜索和设置必要的网教资源和情景案例。师生共同运用网教资源来实现全方位的互动与配合。依照因材施教的宗旨与思路来激发学习自主性。
  3.师生之间密切进行配合
  在全面实现多层次的师生配合前提下,教师有必要全过程的实务课程教学中渗透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师生配合,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工程监理实务中蕴含的趣味性,从而发自内心喜爱学习该学科。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妥善引导同学们大胆予以探究,在激发自主性的基础上也要拉近师生距离。由此可见,师生配合构成了翻转课堂得以顺利施行的前提,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对于整个建设工程来讲,工程监理应当体现为全程性監管。而监理实务课程旨在将岗位工作内容具体化地让学生在学习阶段有一个系统、全面、着实的认知。截至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已意识到实务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因此也在探求适用于监理实务性课程的教学模式。但不应忽视,高职院校当前施行的翻转课堂模式仍然表现为有待改进之处。因此,针对建设工程监理有关的实务教学仍需致力于归纳经验、因地制宜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张超,张慧.高职院校工程监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16(21):29.
  [2]付盛忠,陈新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建设工程监理教学[J].江西建材,2016(16):265+269.
  [3]唐利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建设工程监理的教学实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173-174.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中心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为基础,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大学生“创新中心”和“创业中心”两大实践平台;为实现“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创新中心 创业中心 创新创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转型建设项目;2016年大连工业大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是高中教育主体的观念被广泛认同,这就使得高中班主任也应及时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式,与时俱进地把“以人为本”的观念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尽可能使得班级管理成为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实现快乐成长目标的保障。本文就人本管理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藝术,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人本管理 高中班主任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革教育民生是改革的动力之一,通过对W市某区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调查,介绍了教育现状与民生压力情况,对课业负担的界定及是否过重的标准进行阐述,接着对各中学情况和课业负担总体状况和问题以及成因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教育民生压力视角下如何看待课业负担重的教育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进而希望能够增进教育民生福祉,缓释教育民生压力。  【关键词】民生压力视角 中学
期刊
【摘要】为适应创新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高等院校应该将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及时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计划,深入分析与总结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从而制定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从而为各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基本问题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79-01  1.高校创新人才培
期刊
【摘要】计算机领域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精彩的动画效果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动画设计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04-01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任何一门学科都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教学工作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需求进行结合,在此主要研究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的相关改革实践,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毕业设计 改革实践  【基金支持】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期刊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为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入门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后续网上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 虽然有关人员经过多年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该课程的实际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现阶段更多教育教学组织机构开始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对成人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新途径与新方法进行探索,如研讨会与交流会等。要想达到应有的培
期刊
【摘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历史的,现如今已经得到了许多院校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对我国大学生影响较大的课外科技活动。而高职院校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在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数学课程由于受到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效果十分不理想,很多高职学生甚至觉得数学对日后工作起不了多大帮助,因此出现了較多问题,相关工作者应积极探寻与思考数学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可用性人才的主要课程,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显得越发明显。在中职财会课堂教学中,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当前中职财会课堂教学质量较差。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职财会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中职财会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  【关键词】中职财会 教学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88-02  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规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并提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