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交融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彩作为绘画种类的一种,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彩语言本身具备的独特魅力,给其他设计领域带来了崭新的活力。文章以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彩语言表现形式的特点,结合案例探寻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阐述了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领域存在的艺术价值,并试图引起人们对海报设计的关注。
  关键词:水彩语言;海报设计;艺术表现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产品宣传、公益宣传等方面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海报,海报的需求量在日益上升的同时也促使海报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对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研究甚少,文章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案例,以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析水彩语言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其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研究表明,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充分挖掘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作用,有利于让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得到创新。
  一、水彩语言概述
  (一)水彩语言的认知
  水彩语言是一种较为特别的绘画艺术语言。它通過水呈现在纸张上,水与颜料稀释交融,使得颜色的覆盖力减弱。但水彩有着很强的偶然性、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肌理语言,让艺术作品更为亮丽多彩[1]。它在意境上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着相似之处。
  从古至今,水彩在绘画的世界里是一种很常见的绘画方式。它能够很好地诠释各种艺术思想,富有丰厚的时代内涵,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如今,水彩语言这一表现形式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比如海报设计、绘本设计、动漫创作以及建筑设计等。
  (二)水彩语言的特点
  1. 色彩意蕴深长
  水是水彩颜料的介质,它在纸张上的流动,造就了水彩语言在颜色上的丰富性。在运用水彩语言的海报里,色彩表现的冲击力极强,能够让观者在视觉欣赏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视觉语言的韵律,展现出匠心独具的艺术风趣。不同颜色之间的交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渗透效果,古韵十足,水色淡彩间充满了东方气息。
  设计师黄海与插画师虢子楷共同创作的中国动漫《大鱼海棠》海报,就是以水彩为表现形式。整幅画面以红色与蓝绿色为主,淡黄色的零星点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使海报的颜色饱和度增强,创作者多次叠加颜色。流动的水彩使自然洒脱的意蕴得以形成,手绘水彩呈现出来的质感是电脑技术无法替代的[2]。海报画面中海底的间层和水波纹的层次画得栩栩如生,灵动与寂静的气息由内而外地散发。水彩语言的色彩在海报中犹如轻纱薄雾般韵味十足,让作品的视觉效果得到了升华。
  2. 技法丰富多样
  一幅优秀的水彩作品势必会融合不同的绘画技法,在展示精妙技法的同时将画家的情感融入在视觉画面里。传统水彩画主要有两种类型:干画法和湿画法。干、湿结合,使得画面的效果显得更加通透、清新,视觉效果强烈。在大的主干里,还有一些小的分支,比如:层涂法、罩色法、接色法等表现技法[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技法,如撒盐法,它能够表现出特殊的效果,展示出水彩语言的艺术魅力。不同的技法,展现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由鹿菏设计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中国版海报,画面视觉语言冲击力极强,运用了湿画法的水,潺潺流动,慢慢向背景大量晕染过渡,相互融合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与人物身体上干画法的线条虚实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技法的相互融合为视觉语言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3. 肌理独具风采
  肌理在水彩语言中有着极强的偶然性和可塑性。每一种肌理都富有相应的特点,并能够在作品中展现出自身的魅力特性。在水彩视觉效果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肌理效果,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法,如喷水或者是刮刀等[4]。在全国大中学生第七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中,由郭梦楠和潘爽毓共同设计的《Deep sea and shallow sea》海报作品,颜色与颜色相互交融处的水彩肌理,犹如被火燃烧过的痕迹,给观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海报画面里的动物局部采用了喷水的技法稀释颜色,使得物体产生立体和虚实的质感肌理,传达出海报的内涵信息。与众不同的水彩语言肌理,为画面增添视觉内涵,使得画面内容层次显得更加地丰富。
  二、海报设计释义
  海报设计通常又被称为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能够通过画面内容给人们传达相对应的宣传信息。海报设计要求主题鲜明突出,文案语言简明扼要,形式上新颖美观。根据书籍记载,公认最早的海报广告是大约公元前三千年,在埃及古城底比斯的废墟中发现的莎草纸《寻奴》广告[5]
  社会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导致海报呈现出多种类别,大致分为商业海报、公益海报、文化海报和电影海报。海报设计具有极强的创意性以及强烈的视觉效果,刺激人们的感官,与大众达到共鸣。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下,现代海报设计多由二维静态向三维动态海报转变,以适应时尚潮流的发展趋势。
  三、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人们习惯向大自然索取,却忽略了生物链的平衡。出于此,笔者创作了《和谐》系列海报(如图1、图2),呼吁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处。因为水彩语言具备意境美的特性,能够为系列海报的主题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大众更好地进入海报的视觉画面并展开联想,感受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所以此系列海报采用了水彩的艺术形式。
  (一)色彩韵味隽永
  由于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够强烈地吸引大众注意,所以色彩之间的完美融合能够为海报作品带来感染力。笔者创作的系列海报,为更大力度吸引大众的眼球,在颜色上大面积选取了饱和度高的色彩。动物与人物形象元素结合在一起,加以鲜亮的颜色,增加了海报的亲和力,拉近了系列海报作品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颜料遇到水之后,开始慢慢渗透、交融其中,冷色调与暖色调结合,对比强烈,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语言并拓宽了空间感,同时增添了系列海报的感染力,艺术性也随之提升。画面中动物的局部,受水稀释后,颜色虚实相生,犹如中国的水墨画,赋予了海报崭新的灵魂。海报的颜色基调以冷色调为主,让人感受到自然般的清新,更加贴近海报所传递的主题。   (二)巧妙运用水彩技法
  在该系列海报创作中,融合了不同的技法,让海报的画面层级更加丰富。前期在绘制明确的物体形态的时候,用干画法表现出物体的灵动性。海报视觉画面里有的动物通过使用层涂的技法,颜色由浅到深递增,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吸引大众。海报中的动物元素大面积使用湿画法,该技法的使用让画面呈现出特殊的肌理形态,颜色的重叠与水的相互交融让颜色之间虚实结合,充满了韵味。在一些局部则是采用了干畫法,先涂一层颜色待其干后再覆盖另外一层颜色,这个技法虽然没有渗透的效果,但也可以让海报的视觉语言变得非常丰富。水彩语言技法的不断创新,为海报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升了海报的视觉感染力,传递出准确、生动的水彩水韵特性。
  (三)探索肌理语言特质
  视觉画面是通过水彩肌理阐述的,水彩肌理借助多种技法塑造物体的质感,传递出画面内容的意境感。海报里的动物形象通过滴水的方式,让水在画面里流动,最终沉淀下来呈现的画面效果更具有生命力,传达出画面的内容。每个人对肌理在海报中呈现的视觉语言效果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水滴本身随意流动的特性,造就了变化无常的肌理效果,强化了和谐的海报主题思想。海报的动物与水彩纸张凹凸不平特性融合,将水彩的肌理运用至视觉语言中,凸显出富含艺术特色的肌理之美。
  四、结语
  水彩语言作为一种魅力非凡的艺术表现形式,因其在艺术世界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韧性而深受大众喜爱。随着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水彩语言与海报结合,使海报的呈现方式得到了较大的创新,为海报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结合创作实践探索水彩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不仅利于发掘海报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而且水彩语言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升。水彩语言与海报的融合,为平面设计师开辟一个崭新的设计构思,利于激发设计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且更加有艺术价值的海报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尹莉,孙若愚,马艺萍.浅析水彩在现代绘本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9):155-157.
  [2]丁芮涵.水彩艺术在当代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54-55.
  [3]王晓飞.水彩技法的传承与创新[J].美与时代(下),2020(11):65-67.
  [4]刘美茜.浅析水彩画肌理语言的视觉表现[J].文化产业,2020(33):48-49.
  [5]刘秀伟.广告设计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10-11.
  作者简介:蒙桂镔,广西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高瑾
其他文献
>摘要:  南朝刘勰的“比”、“兴”概念,众说纷纭,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于词源学这一语言学部门的原理,以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为理论模型,解剖“比”、“兴”概念,进而抽象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称之为“二维度美学”。据此,对美的类型做出区分;可以看出,美有不可选择的一面,美又有可以选择的一面;美具有天然的一面,美又具有可生成的一面;美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美又是一种艺术的需求;美是遗传的,美又是变异的。
期刊
>摘要:  艺术设计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应当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怎样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展开开放性的理论教学、项目式的实践教学和运营模式的设计工作室探索,是对创新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益探索。  21世纪环境艺术领域面临着一场全球化的变革。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理论也翻开了新的篇章,环境艺术专业已向综合方向发展,影响到
期刊
>摘要: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要通过对音乐文化赏析,树立学生独具个性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的使命,不能只是做一个传递音乐作品的“邮递员”,而应该指导学生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进而主动地去获得音乐知识和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达到以学生理解、醒悟和经验积累为教学的中
期刊
>摘要:  一幅作品境界的高低,构图至为关键。在诸多构图因素中,“留白”形式是最自然也是最独特的一种。“留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感及意境延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作品的主题、意境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是画面效果成败的关键之一。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视意境的传达和形式美的体现,而“留白”的构图形式,能使观者在单纯的黑白空间里得到美的享受,以在那白而不空的空间里徜徉。  中国画非常重视对画面意境和情感
期刊
>摘要:  “空”这一传统美学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就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我国的多种艺术形式之中。“留白”作为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形式,它所蕴蓄的无限、悠远、空灵的审美“意境”,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空白”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在传统绘画中不仅成为画家寻意索境的载体,也是画家托物寄情的手段。如今在众多艺术领域中,也都能感受到“空白”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一  中国的艺术,十分强调意境的渲染,这种意境
期刊
>摘要:  张冰——作为新疆电影制片厂的编剧,在蝉联两次获得电影频道举办的百合奖中获得了最佳编剧奖之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得到瞩目。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一方面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另一方面他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剧作手法,加入新颖的元素,加强体现中国民族特色,深刻揭示社会问题。不仅使影片的主旋律深入人心也具备了十足的观赏性。  新疆电影制片厂的著名编剧张冰凭借《男人上路》曾获得2006年上海国际电视节最
期刊
王成,(1976- ),男,汉,广西桂林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环艺教研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设计分会第七届全国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桂林)秘书长,CIID全国高级室内建筑师,广西建筑装饰协会建筑装饰设计专家,广西高级建筑装饰设计师。作品入选《广西百名优秀室内设计师作品集》,入选“2010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AIDIA)设计联展·广西设计名家作品廊”,
期刊
海外并购作为扩大经营规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内涌现出许多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案例。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和同期世界银行业的海外并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情况  (一)中国工商银行近十年的较大海外并购情况简介  年份目标地区业务结果  2000.4香港  友联银行中国香港  电子银行功
期刊
严建林作品选
期刊
梁燕莺,男,汉族,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