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音乐体验能力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要通过对音乐文化赏析,树立学生独具个性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的使命,不能只是做一个传递音乐作品的“邮递员”,而应该指导学生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进而主动地去获得音乐知识和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达到以学生理解、醒悟和经验积累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要达到这个原则。本文从感知感悟、比较分析、合作探究三个方面来对高职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感知感悟,体验音乐
  所谓感知感悟,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在听觉上的感知和体验,进而对音乐与文化的双重融合与理解,从而达到自己对某种音乐文化领悟过程的教学方法。感悟式情感体验教学,是最能够体现音乐鉴赏课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法。前提是要求师生共同确立一个音乐文化主题,来展开研究,并通过这种方法延伸到以各类主题的音乐体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与探究、合作、比较等教学法混合使用。
  案例:以“月”为主题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良宵》、《月儿高》、《花好月圆》、《得阳夜月》、《月夜》、《汉宫秋月》、《二泉映月》、《关山月》、《平湖秋月》等人所皆知的名曲,都源于中国古人对“月”文化的喜爱,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浪漫主义东方文化情怀,对每一位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因此,通过以“月”为主题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透露出来的独具魅力的“东方神韵”,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传统音乐。
  二、比较分析,审美音乐
  比较式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很多,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可以横向的、纵向的进行音乐作品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音乐文化的比较,也可以进行相同的曲牌名、相同的作曲手法、人文背景音乐文化的比较,通过比较的手法进行音乐体验,能有效地提高兴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音乐思维发展和分析、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把握中外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合作探究,鉴赏音乐
  本方法基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这对于实现学生为主体性的参与音乐情感体验有很好的益处。具体形式表现为:课堂外,教师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课堂内,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构建学生独立的精神世界。这体现了高职教育强调的“知、情、意”三维目标,也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多元音乐文化教学理念。缺点就是教师要能够掌控课堂,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情感体验,做到“活而不乱”。
  案例:动画电影《狮子王》配音与配乐体验。此片堪称动画世界中的“哈姆雷特”,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影片不仅视觉形象非常壮丽,有传统史诗片的气魄,又巧妙融进了真人片难以拍摄的新颖视角。动物形象的绘制精美生动,既有拟人的妙趣,又保持了动物的本色。场景描写更是气壮山河,非洲草原在此片中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主要角色。影片从头到尾有大量来自非洲元素的音承,同时非洲音乐和西方通俗摇滚乐水乳交融,没有丝毫刺耳的摩擦。教师可以将不同音乐主题素材进行消音处理,并安排实验小组分别为该无声视频配音配乐,并进行演绎。通过小组间的PK,享受音乐创编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学习的基站。
  总之,我国的音乐对于世界音乐体系而言,也如沧海一粟,世界各地还有着不胜枚举的优秀音乐文化,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大艺术视野,加强学习与研究,把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文化引进到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加以介绍和消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艺术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闻.21世纪文化多元化与我国音乐教育单一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管建华.克莱南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09)
  【作者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创作于1979年的颂歌,由瞿琮(男,湖南长沙人。1944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作词,郑秋枫(男,1931年出生,著名作曲家。辽东丹宁人。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现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这首歌曲可分为三部分:引子、本体、尾声,共12句。原唱者叶佩英,翻唱者无数,大多用美声唱法,是声乐系考生必考歌曲之一,听
期刊
>摘要:  著名军旅音乐家时乐濛,一生执著于音乐创作事业。他热爱祖国、热爱音乐事业;创作了许多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强烈时代感的音乐作品,在全军、全国都产生了广泛与深远的影响;献身音乐事业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一、志在为国,谱写多首战歌  时乐濛同志自1938到达延安从事音乐活动后,他的一生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70多年来,献身于音乐事业,为祖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标准与要求。大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与社会教学发展互相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大学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而大学的品德教育是与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相互衔接的,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因此,大学品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国大学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期刊
>摘要:  “迹”与“象”是构成绘画的两个基本元素,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努力探索,展现自己艺术风格的两个方面。李戈晔是当代女性工笔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带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离气息。游泳系列是李戈晔相对较成熟的代表作品,其中不难看出李戈晔作品中“迹”与“象”的表现。  一、绘画与迹象  (一)“迹”与“象”是如何产生的  何为“迹象”?“迹”是指一种做痕迹的过程,是艺术家用工具在材料上留下的痕
期刊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令后人们引为自豪的灿烂文化。在这个群芳争艳的百花园中,戏曲更是一朵绚丽无比的奇葩!戏曲行当是我国戏曲里特有的表演体制,它指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全部类型,以演员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如性别、年龄、身份和气质等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划分的。它是戏曲角色的总称,史称“脚色”、“部色”,有的称其为“角色”、“行当”,昆曲称为“家门”,统称“行当”,简称“行”。
期刊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环境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的四川大学,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其环境的营造离不开园林植物的点缀,而植物配置是时空的变化,原则的应用以及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的综合体现。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城市规划已从单一的钢筋混凝土式的人工化环境向建筑与环境整体协调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环境
期刊
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中国建筑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其中明清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顶峰时期。在存留的古建筑群中,寺庙则完整地保存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和建筑风格,被誉为“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一、郑州城隍庙  在有着36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都郑州,有一座金碧辉煌
期刊
>摘要:  滨水度假酒店是集合度假、休闲、旅游于一身的综合型酒店,它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绿色植物与湛蓝的湖水相映成趣。它不仅仅是以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为主体景观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并且也要具备酒店的功能。其设计上要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融合统一,将一些列空间构成了最富有特色、迷人而诗意的文化空间。在保留期自然风貌与功能需要的同时,充分展示其形式美、构造美。注重保持当地原有的自然风貌,讲求天人合一。拉近自然
期刊
>摘要:  南朝刘勰的“比”、“兴”概念,众说纷纭,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于词源学这一语言学部门的原理,以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为理论模型,解剖“比”、“兴”概念,进而抽象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称之为“二维度美学”。据此,对美的类型做出区分;可以看出,美有不可选择的一面,美又有可以选择的一面;美具有天然的一面,美又具有可生成的一面;美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美又是一种艺术的需求;美是遗传的,美又是变异的。
期刊
>摘要:  艺术设计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应当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怎样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展开开放性的理论教学、项目式的实践教学和运营模式的设计工作室探索,是对创新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益探索。  21世纪环境艺术领域面临着一场全球化的变革。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理论也翻开了新的篇章,环境艺术专业已向综合方向发展,影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