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立法的亮点与若干争议问题——以《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例

来源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亮点在于明确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地位与性质,同时体现了儿童本位的立法理念。然而,《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学前教育是否应当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应当采取幼托一体化还是幼托分离、学前教育中政府财政投入占比、学前教育课程是否应当去小学化、学前教师是否应当纳入教师编制及学前教师的任职资格等问题上仍存有争议。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应当在三个方面予以完善:明确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大力兴办公立幼儿园;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促进幼小衔接;在提高学前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无拼音状态的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创设集直观性、趣味性、多变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营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
【摘 要】劳动周是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校外集体劳动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对劳动周的解读和认识还不够到位,各地劳动周还未真正落实开展。文章对劳动周的价值、意义和中小学实施劳动周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与探索,为劳动周的实施路径提供区域样本。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周;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张丽虹,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广东省基础教育骨干督学,深圳市第六届基础教育督学,深圳市
物理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可以增强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学习物理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学生对某些物理过程难以在头脑中建立,对某些抽象的物理规律的理解很吃力。笔者认为,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高中物理数字教学资源,将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进行动态模拟、数字化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图景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者在分析概述物理图景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对高中物理图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即课堂中重视图景,学会读图;练习中强调图景,学会画图;训练中积累图景,学会用图;评价中突出图景,体现评价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并理解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体会物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