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分支,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分支,而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样美育在艺术教育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态度,这对加强和推进美育建设与素质教育,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育;美育
  声乐艺术教育,就是通过声乐艺术训练,使学生学会“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好与坏,与演唱者的审美观直接相连,演唱者在作品处理中,必须用心去挖掘歌词、曲调的优美之处,用心体味歌曲的社会背景、时代意义和歌曲的艺术韵味,用真情去表演,情感交融,以情感人,在大众心理引起共鸣,得到美的启迪。
  一、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融通
  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又是相互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的。声乐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美育,还包括更多的教育内容,如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进行声乐艺术的专业训练,使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美的愉悦、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感染力、创造力和声乐艺术修养等。美育是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无论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还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看,美育比声乐艺术教育范围都更广阔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形式更灵活一些,思想更深邃一些,覆盖面大。美育可以渗透各种教育之中,包括声乐艺术教育,这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虽然美育与声乐艺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但是,它们又是融通的,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有人经常用艺术教育代替素质教育、代替美育,将两者混为一谈。声乐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声乐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教育。
  谈到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融通,就不能不谈到声乐美学,声乐美学是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融通的产物,是探索声乐艺术所特有的美与审美普遍规律的学科。作为音乐两大表现类别之一的声乐艺术,其创作、表演、欣赏三个实践环节所呈现出的过程、环节、结果、反馈等种种事象和意识活动以及功能作用,无时无处不反映美的身影、留下美的足迹,同时,也无时无处不需要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如果单从声乐艺术的结构、表情机制讲,所反映的仅仅是声乐艺术美的本质。而声乐艺术教育则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声乐艺术技巧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掌握普遍的审美规律,具备一定的审美功能。
  二、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互动
  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既是融通的,也是互动的。主要反映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一致性上。互动点之一: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声乐艺术教育是通过声乐艺术的专业训练,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巧之中,融入美的教育,灌输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美育则是通过艺术美、形式美、社会美、自然美等活生生的形象体系的具体展现,供人观照、感受,从中得以实现美的陶冶、培育。互动点之二: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声乐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一种艺术,声乐教育就是实打实的艺术教育,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艺术技能,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提高艺术修养进行的。而美育是把艺术教育作为核心,把艺术美作为主要载体,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就要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愉悦。互动点之三: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我國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就是要展开人们想像的翅膀,感知世界的奥妙,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声乐美学讲“三情”,即:诗情、曲情、声情。每一首好歌,都是一首好诗,都有一个优美的旋律,都需要用真心真情去演唱;动人的歌词、动人的曲调、动人的歌声,需要人用心去感知、体味、想像。这就是声乐艺术的独特韵味,美育的独到之处。互动点之四: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都属于一种情感教育,声乐艺术讲求声音技巧,讲究专业技能,但是更注重情感,不仅要求“字正腔圆”,更注意“声情并茂”。美育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激发学生情感的活动、心灵的感应,促使思想的升华。通过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这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进而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构建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总之,美好的生活,不能没有美好的歌声,美好的歌声能充实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凝结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无穷魅力所在。声乐艺术教育与美育既然是相互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就要加强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把美育融会贯通到声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之中。声音怎样才能好听、动听。
  参考文献:
  【1】叶林著,《艺术歌曲的发展问题》【J】《人民音乐》2000年第8期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8月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开展关于广西高校学风建设的管理以及对于学风建设的思考进行总结,主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三个大的方面提出决绝方法分别是:一、加强纪律检查,让学习成为习惯 ;二、管理是辅助,引导是重点;三、提高学生幸福感加强学风建设。通过实践和努力找到了一些行知有效的关于加强学生学习风气的方法。  关键词:广西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管理  学风即学校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
期刊
摘 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般情况下,笙的发音孔开发对于笙的不发音或者发声有较大的影响,笙的开发促进民族音乐的繁荣,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笙这件传统的乐器,吹奏起来感觉簧片反应不灵敏(不是簧片自身的原民族乐器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在众多的笙艺术家通常称之为“闷墒”;发音孔开低了,发出的声音的共同努力下,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良:直,簧管的共振作用得不到体现,也就是通常讲的“亮音域更加宽广,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阔步向前,艺术体态也早已分布成多元化的局面。现当代版画在艺术的熔炉中展示着本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而黑白木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具一格的品质也驱使了黑白木刻版画朝着更宽广的空间发展。目前,纵观整个艺术大圈子,“当代性”是一个在艺术界十分活跃又未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但是,時代必将影响艺术,当代性问题间接推动着版画的理论库和创作手段的提升。当然,黑白木刻版画有其独特的艺
期刊
摘 要:色彩的运用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元素,充分发挥其功能特性,有利于创造出协调、舒适的空间,满足大众对环境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研究色彩心理学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效果,为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运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室内环境;色彩;冷暖色  我们生活在这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色彩是万物的基本属性与外在表现,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色彩不仅是
期刊
摘 要:设计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思想使事物或产品的发展更符合用户的使用,艺术设计是在设计的基础上给用户以更美的精神和思想上的享受。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人们的审美眼光远远凌驾于简单的无需求,要求设计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不断追求简洁、新颖、大方的外观。与此同时,技术美不仅仅表现在现實中的产品设计之中,更多地表现在网络设计之中。该项目通过深入探索研究艺术设计与技术设计的关系,进
期刊
摘 要:当代雕塑中,材料的运用对于雕塑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传统的木,石,金属,树脂等等材料与雕塑本身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仅仅这些还不足够支撑雕塑材料的未来。自新媒体时代以来,各种材料层出不穷的出现在雕塑的运用当中,但我在此文中所讲的确实与之背道而驰,选取了一种更为传统的材料——大漆。说到大漆,也被成为国漆,是中国古代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我通过创作把大漆与雕塑造型相结合。本文主要结合创
期刊
摘 要:当波兰科学家在1857年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的时候,术语人体工程学(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工作”,意思是“自然法则”)首先进入了现代词典(人体工程学的概要,即工作科学,基于自然科学的真相)。这个术语在英国词汇中的引用广泛归因于英国心理学家在1949年英国海军大会上的会议,这导致了人类工程学协会。他用它来包含他在二战期间和之后从事的研究。  人为因素的表达主要是北美,这一术语被用来强调同样的方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家长的细心培养和教师的专业指导。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实际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希望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教师通过美术教学,开发学生智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期刊
摘 要: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中间间隔几个世纪之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下,思想不斷被解放,这两个时期的音乐也必然出现了很多不同。巴洛克时期,人们创作出了不同类型的音乐,音响效果比中世纪时期要更加丰富、饱满。但这两个时期音乐的相通点与紧密联系也体现在方方面面,这都离不开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中世纪的复调音乐思想、复调音乐创作、记谱法与新艺术时期的音乐等,都对之后音乐发展有了启
期刊
摘 要:对于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来说,其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发展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其中,《视唱练耳》作为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更熟促进学生音乐感觉发展,锻炼学生识谱能力提高,推动学生音乐语言积累的必然途径。文章主要以高校艺术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为例,概要分析了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创新教学理念及其具体实施和践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