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思考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经济政策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使用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 绩效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及实践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市场化的政策手段。与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构成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旨在改变任意和无偿开发利用资源的环境政策,如推动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的环境资源核算政策;排污者付费、超标排污罚款和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收费政策;鼓励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污权交易的政策等。目标是將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降到最低限度直至彻底消除。
  1.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根据经济学理论,环境问题是企业外部不经济的产物,因此,要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也就须将这种外部不经济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成本,迫使企业在生产时考虑到环境因素。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基于两类理论:第一类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即“科斯手段”。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市场产权界定不清,因此要明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应建立环境产权市场,例如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与排放配额等。第二类是基于福利经济学观点,即“庇古手段”。认为通过征收税费的办法就可以把环境污染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迫使企业治理污染。其中有征收污染税或污染费,由此又衍生出其他一些手段,如罚款、金融、财政、资金赔偿等。但国际上真正成功的使用的只有环境税收、环境收费、超标罚款、绿色金融、财政补偿与排污权交易。前者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具体包括明确产权、建立市场等措施。后者通过“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具体包括税收、收费、债券和押金等制度。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有利于于降低环保的成本,提高环保的效率和效果。
  2.环境经济政策时提高环保绩效的长效机制
  保护环境的政策主要有: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直接管制是依靠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对环境污染进行直接的控制,如环境标准等。直接管制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是直接管制在治理污染方面缺乏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因为企业没有为降低污染而进行创新的激励,企业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标准,就没有进一步降低污染的激励,哪怕其降低污染的成本很小。此外,管制需要政府对排污企业进行严格监管,行政成本高。此外根据斯蒂格利茨的“俘虏理论”,管制者很可能被企业“收买”,出现腐败行为。
  而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可以克服直接管制手段的不足,其在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诸多方面,具有行政命令手段所不具备的显著优点,故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用。比起直接的行政管制,经济手段在防止污染、保护生态方面具有优势:(1)经济效率优势。经济手段通过内化企业环境成本,促使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时考虑到环境成本,它通过税收、收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实现对经济的间接调控。通过确定和改变市场游戏规则来影响污染者的经济利益,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让污染者也来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2)体现了社会公平。如,“污染者付费”原则,即谁污染,谁承担责任,体现了社会公平;再如,生态补偿机制,遭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应得到补偿,享受到环境保护带来的收益,则应付费,不能无偿的消费环保带来的好处。(3)可以实现环境治理的模式从“终端治理”向“全程监控”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某些类型的经济手段,如产品收费、注册管理费、清洁技术开发的补贴和押金制度等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
  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环境经济政策是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就积极应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取得了成功。1972年OECD首次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在以后的20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机制和财税政策进行了基于环境考虑的一系列改革。在长期的污染防治实践过程中,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例如,OECD许多成员国针对农药、化肥、含铅汽油、电池、包装材料等许多会产生污染的产品征收产品税,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向无污染、少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起,OECD国家开始绿化其税制体系,实行绿色税制改革,以制定可行的、对保护环境有效的政策。同时绿化财政体制,调整或取消对环境保护不利的财税政策。
  二、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绩效不佳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已经推行多年,我国也一直在探索。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单纯的行政管理逐步向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环境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这对于推动节能减排,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在体系的完善性、手段的科学和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绩效不佳。
  1.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还主要以行政方式为主,真正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工具很少,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政策体系。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中,以排污收费制度最为典型和成熟。近些年来,环境融资、排污交易、清洁生、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环保部门行政权力有限,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太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使得排污收费制度在调控企业经济活动方面起步到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目前在我国,排污收费在本质上只是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仅仅属于局部、微观的调控,远未达到对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整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而排污权交易、清洁生产、生态补偿机制等,在我国仍处于试点状态,尚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于环境保护的调控作用。尽管银监会将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央行决定推动将企业环境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等,但总体而言,这些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目前仍处在探索和启动阶段,远未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
  2.环境经济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目前,不仅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远未形成体系,而且现有的政策也呈现执行乏力,效果不佳的状态。导致环境经济政策推行困难,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1)环境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有些环境经济政策虽然有政策性规定,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也没有与其他部门形成默契配合,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早在1995年就制定政策,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项目不贷款”,可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这项很好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没有得以真正实施。直至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这3个公章才第一次盖在同一份文件上,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2)地方目标和中央政策相背离。中央政府力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一些地方政府出于集团乃至个人的利益,却片面强调GDP增长。
  3.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不健全
  要有效建立起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将环境经济政策上升到立法的高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各部门分散的行政手段上。加强制度法律建设,是环境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虽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等,但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不少空白和不规范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绩效。如生态补偿政策,虽然早在1989年就已开始在一些地方实施,但是由于没有法律依据,没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规划,这项政策至今仍处在试点阶段。另外,一些城市正在试行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也没有相关法律的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4.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的缺乏绩效
  环境经济政策是集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修正于一体的一个完整体系。科学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强有力的执行以及对执行效果的评估和修正,是环境经济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保证。哪一环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环境政策的绩效。而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在制定的程序、方式等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直接导致制定出来的环境经济政策不尽科学合理,从而使政策效果达不到政府的预期目标。(1)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机关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这些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机构不仅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利益服务,而且也有自身的利益要求,这就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现象。(2)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缺乏系统和详细地研究及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往往是先由有关的职能部门提出意见,然后由领导决定,而没有环境政策利益相关者,如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参与,导致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环境公平问题的产生。(3)在制定有关环境经济政策时,总是在环境管理系统内部考虑,而很少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转换以及与其它政策相协调等角度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经济政策就只能局限于一些对环境进行管理的微观经济手段,而很少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战略、财政税收和金融以及农业和交通政策中引入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刺激手段。换言之,环境经济政策与这些部门政策之间往往难以协调,同时由于部门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部门往往热衷于出台具有资金收入的环境经济政策,以致出现一些环境经济政策的混乱现象。这些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政策执行成本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环境经济政策的经济效率。(4)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乏成本——收益分析。发达国家早已将制定的环境经济政策纳入成本——收益的分析,通过对拟实施和已生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可全面衡量政策对就业、经济增长、环境、生产率等的总影响,将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在科学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并以效率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可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和效果。
  三、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绩效
  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议。
  1.进一步完善有关环境经济政策,并推动环境政策法律化
  逐步完善、丰富环境经济政策工具,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在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更多地使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让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内在化,进入生产成本。比如将污染许可证交易制度作为防治污染的主要工具,同时完善污染税费制度,使之相互配合,发挥协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尽快推动逐步成熟的环境经济政策进入法律框架系统,使其成为规范社会经济行为的硬约束,提高环境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配套措施建设
  应通过法律规定,使各部门相关政策与环境经济政策相配套,发挥政策的协同作用。一是政策之间要配套。比如,我国要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却依据其他文件规定,还在违法占用耕地,搞开发区的建设。因此,环境政策之间要配套,环境政策与其他的政策之间也要配套协调,否则,政策之间的冲突会削弱了环境政策的权威和效力。二是措施要具体化,配套文件要及时。配套的法规应当在法律生效之前就制定完毕。
  3.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环境经济政策,特别是保证有关宏观政策对环境有利,必须要发挥综合决策的作用。(1)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时引进“公共参与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实施是一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农工商等多部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这是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环境政策也会对市场、企业、个人等产生重大影响,在制定政策时应听取和吸收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中央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有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有效参与,确保宏观经济政策考虑到环境因素;中央制定的环境政策,要有地方的参与,使地方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建立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机制;此外,政府有关的环境经济的制定,还要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方面的意见,取得共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未来政策执行成本。(2)组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是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政策科学研究。为此,建议组织以政策研究部门为主、大学研究机构为辅,同时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研究队伍。同时设立技术顾问组,主要由有关部门政府等官员以及环境政策专家组成。此外也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OECD国家、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充分利用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功经验及资金支持。(3)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制定政策時,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通过对拟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量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对执行政策可能产生的收益及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预测,可为政府选择科学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政府筛选出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环境政策。
  4.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1)加强监测、监督和执法能力。可考虑将环保总局升级为环境部,同时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对地方环保局的监督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也离不开立法机构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要充分发挥人大、社会和民众的监督作用。(2)公开有关环保环境政策的信息。信息公开有利于强化社会公众对环境政策的监督,同时也使人们对执行政策的效果有清楚的认识,提高人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降低政府实施规制政策的监督和执行成本。有些环境政策台后,执行效果不佳,这虽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有关,但与人们对执行政策可能带来的收益没有很好了解也有关。如果人们对环境政策可能带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无疑会增加人们执行的激励,降低政府监督成本,并减少因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造成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潘 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经济观察报,2007~9~14
  [2]徐 琦:继续在环境经济政策上下功夫.中国环境报,2007~9~11
  [3]胡蓓蓓 徐利淼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和建议[J].北方环境,2003,4
  [4]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以"公转铁"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国家的政治决策,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成为与能源、产业并重的三大结构治污新"药方"。2017年天津港等环渤海港口煤炭集港"公转铁"和国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随之提高,人们所购买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也成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而,食品包装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
本文主要对一个设想矿山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当前南非在深部开采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进行深部开采时应注意的某些问题,简介了国外深部开采矿山状况。
本文论述了高带8mm录像磁带技术,着重讨论金属蒸镀(ME)磁带的电磁特性和可靠性。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知识联盟中的学习障碍,然后针对这些学习障碍提供一种学习机制的运行模式模型,其目的是提供给企业一种客观的知识联盟下学习机制的运行模式,协助企业知识联盟下学习和创造知识的目标的实现,促使知识联盟走向成功。  [关键词]知识联盟 知识转移 心智模式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食品安全预警和监测工作是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文章针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相关环节,在分析基本预警
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是控制理论及应用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涵盖了系统的镇定、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和抑制干扰等特殊的控制问题。输出调节的目标是寻找反馈控制器使所得到的
淀粉连续液化喷射器为味精、酒精、柠檬酸、葡萄糖、饴糖、麦芽糊精等工厂的关键设备,体积小,效率高。该设备应用于双酶法淀粉制糖,液化均匀,糖化液葡萄糖值高达97%,纯度高,过滤速度快
优化问题是从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以达到时间、工程量、经济等方面的最优化。传统的优化问题主要是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来求解各种复杂工程优化应用问题,但基于数值
南非一些主要的金矿已计划大幅扩产 ,一些公司甚至将增加在其他地区的矿产量。这种有组织的行动将缓解南非过去 2 0多年来黄金产量持续下降的局面。世界最大的金矿———安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