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教育心理学表明:人获取的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10%以上来自听觉,这充分表明在教学中增加视觉、听觉信息是让学生更多地获取信息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多媒体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信息,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些古语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显而易见,这两句话都提到了一个“读”字,都强调读对于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有些知识是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领会,在读中知识便不知不觉地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而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语言词汇的积累,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声情并茂的动画朗读来作示范,教会学生朗读,而动画里面的画面往往和文章内容相得益彰,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让学生在一边听一边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进行赏析。
  中学的古诗文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寓意深邃。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所以我在古诗的教学中收集和制作了大量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仿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闲游,或曲径通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配合表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怡人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进而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特色,也接触到了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有表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情怀,也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自由自在、远离官场的恬静与愉悦。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配以优美的图片,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三、利用多媒体,情景再现,获取知识。
  多媒体辅助工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客观教学环境的限制。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好需要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张力,想象空间的形成能够使学生更好,更便捷的获取知识和技能。多媒体教学技术通過合理利用各类多媒体素材,对抽象的物体进行生动形象的表现,再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例如在实习期间,我们在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诗时,考虑到这首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理解上,我找来了大量描写春潮,海上明月的图片,从视觉上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场景,同时在多媒体制作中插入音乐朗诵的环节,昂扬有力的配音朗诵,对学生有无穷的震撼力和新鲜感,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总之,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于一体,能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重视古诗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在古诗教学要做到: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探讨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从教学顺序而言,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承前启后的一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体现为初中与小学数学衔接;同时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又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有理数教学带领学生从小学数学走向更高级的数学学习,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拓展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有理数教学中,做好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至关重要。那如何利用有理数的教学,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新课标》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确定为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一新生难免在各方面存在着不成熟,面对高中英语大量词汇、复杂抽象的语法以及一定篇幅的阅读训练等常感到迷茫,一旦落后,就容易产生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追求、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且趣味盎然,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变成让学生头痛的课。因此,老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情感教育是全面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和养成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教师必须用情感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效课堂 愉悦学习  情感
情商(EQ)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活动的重要指标。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由此可见,情商对于一个人的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不断地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趣味
[关键词]遵循学科特点 激求知欲 转变学习方式 开发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能力 凭借学法减轻学习负担  统观现代教育教学论,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自学方面的方法,更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的攻坚战,也是新课改核心——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科学法指导实验、探索。笔者深感,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科学法指导,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遵
[摘要]告别语文课堂“闷课”,已经成为了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广大师生的共同呼声。本文就新课改语文课堂“闷课”这一现象问题,从什么是语文课堂“闷课”、语文课堂“闷课”的表现、原因、怎样告别语文课堂“闷课”四个方面作简单阐述,探讨如何使语文课堂“闷课”成为“活课”。  [关键词]语文课堂 闷课 表现 原因 出路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
摘要: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历史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性、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和感染性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养,以便于与各位同仁共同商讨。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