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规的小学体育教学以重复的运动技能练习为主,虽然必要的技能练习是培养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过程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小学生的运动情绪十分低迷,而这就直接影响了体育学科的育人质量。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坚守生本教育理念,懂得只有培养出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自觉参与运动锻炼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所以要客观分析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及时实现寓教于乐。本文将从设计趣味的体育游戏、设计激烈的体育比赛、设计开放的体育探究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实现寓教于乐。
  关键词小学体育;寓教于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51-01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发育情况变动十分明显,他们的器官发育、运动能力等都处于飞速成长时期,而如果在此阶段小学生可以接受科学、适当的体育锻炼,那么他们便会进一步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本课程对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勤锻炼的好习惯。为此,趣味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趣味教学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自觉性,是优化小学生运动习惯与运动能力的前提条件,也可促使小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健康生活意识,便于小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投身于趣味性教学改革,切实实现寓教于乐。
  一、设计趣味的体育游戏
  对于幼稚、单纯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活动比游戏更具有吸引力了,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能力水平低下,而且理解能力也不甚乐观,难以自觉克制个人行为,且无法通过被动接受来内化运动技能。在这时,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游戏来组织运动教学,那么则可切实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之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设计趣味十足的体育游戏,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游戏活动初步实现寓教于乐。
  就如在“50米快速跑”一课教学中,笔者便引入了“老狼老狼吃饭了”游戏,即小学生可分为两拨人,一名学生负责扮演老狼,其余学生负责扮演小羊;当小羊询问时间时,老狼可以随意答出一个数字,而小羊则需朝着老狼的方向迈出相应的步数;如果老狼回答“吃饭了”,则可转身逮捕羊群,而小羊要跑回起点,若不幸被老狼逮住,则会被淘汰。本班学生都很喜欢这个游戏,积极学习了快速跑的技巧与姿势,希望可以在逮捕与被逮捕过程中有优异的表现,而这就切实优化了学生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了体育运动。
  二、设计激烈的体育比赛
  实际上,争强好胜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本性,小学生正处于渴望被肯定、赏识、展现自我的关键成长时期,所以他们更加在乎外界的评价与看法,时刻准备展现自己的风采。而且,小学生又极易受到环境感染,易于被调动起激烈、热血等情绪。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激烈的体育比赛,借此丰富课堂活动,以便全面优化小学生的运动行为与精神状态。
  在体育课上,笔者会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来优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希望学生可以通过比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好强的运动品质。比如,在跳绳运动中,笔者就设计了一分钟跳绳比赛,由此检测本班学生的跳绳能力,具体规则为:在一分钟内连续跳绳数量最多的学生获胜;如果学生中间不甚绊住绳子,则需选择其中数量最多的一次跳绳活动作为最终成绩;如果学生采用了花样跳绳方法,那么则可登记双倍数量。由此,本班学生便会积极创新,自主表现,从而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全面练习跳绳运动。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情绪与能力水平,便于学生及时实现运动进步。
  三、设计开放的体育探究
  常规的小学体育教学是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讲、观察与模仿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只需听讲、接受即可,并不会主动思考为什么。由于小学生无法及时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难以在枯燥、机械的技能练习中产生积极的运动情绪,所以导致体育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设计开放的、自由的体育探究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自主性,由此优化学生的运动情绪。
  就如在“排球垫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为学生演示并伴随动作讲解了排球垫球的技术要点,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垫球练习中,小学生会产生诸多疑问,比如垫球的部位、垫球的力度、垫球的姿势等等。对此,笔者鼓励学生以6人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及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排球垫球技术的了解,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来突破这一运动瓶颈。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而这就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感受。接下来,笔者会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正确、规范的运动建议,帮助学生规范垫球动作。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寓教于樂教学改革十分重要,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客观分析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全面观察小学生的精神状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来优化体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争弟.趣味教学:解决小学生体育“厌课”现象的全新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8(15):73-74.
  [2]吴妍.探索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以生为本[J].当代体育科技,2018(25):144-145.
其他文献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目教学对学生观念形成影响较大,需要给予重视。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足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论述相关科目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就合理选取体验内容、采用分组体验方法、重视体验教学延伸展开分析,服务后续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分组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主要通过《圆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推理能力。  关键词转化;极限思想;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O629.1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17-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摘 要数学是学生在学校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没有被定型,因而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思维进行一个正确的观念塑造较为必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人才需求也都逐漸倾向于个人的自身素养,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数学学科教育的开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新课标改革要求各门科目都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不能一味要求和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因此降低。本文提出了几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阅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
摘 要阅读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情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出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相较于纯文本阅读,农村小学生对情景阅读这种有意思的阅读方式也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中情景的创设。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创设真实情景,通过形真吸引学生;重视情感因素,融入感情感染学生;共同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深远想象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的方法进行实践探究,希望对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心设问,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是引导学生有效探究的关键。  关键词设问;引导;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82-01  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在问题设计上由五大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分别是: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只要有三
摘 要随着小学课堂中微课的日盛兴起,小学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微课需求越来越多,在各小学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开展的如火如荼,深受学生的青睐与爱戴。本文主要阐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16-0
摘 要高中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物理学科不仅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当中提出了趣味实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趣味实验;高中物理;教学应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并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对此,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元素,丰富互动内容,实现师生的相互促进,让语文教学回归文学本质。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088-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深
摘 要当代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巨大潜力,对于这一主体,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对其给予厚望。现如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这便要求学校有过硬的培养人才的素质,也要求当代青少年拥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核心素养是现代人在生活中所必备的技能,它不仅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生存技能,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理念与情感态度。而课堂中核心素养更多体现的则是知识储备的能力与过程方法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