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字知多少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取二“木”之意,表示树木非常多,而且两棵树长在一起含有共生共长的意思。
  
  篆书写作: 隶书写作: 楷书写作:
  
  说到“林”字,自然想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三国时有位医生,名叫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治病从不收钱。凡治愈的病人,只须在他家周围种一株杏树。多年后,董奉治愈了无数的患者,而患者种植的杏树也多达十余万株,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仙杏林”。后来,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
  “林”字表示树木多,后来又引申为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如,“艺林”“碑林”。陕西省西安市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其中就有著名的《曹全碑》,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现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
  “林”字也指林业。发展林业,除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说到林业,自然想到木材,木材的用处十分广泛,有谚语为证:
  桃子扁担杉木桶,香樟木箱子不怕虫(装衣服不生虫)。
  檀子梆子枣木锤(敲击乐器),踩“高跷”要使“柳木腿”。
  “林”是由双“木”组成的字,怎样写好与“木”字有关的字呢?写好“木”字是关键:
  先写短横,再写中间竖,撇带尖,捺出脚,撇低捺稍高。当“木”字作为偏旁构字,捺要变成点。
  请小朋友也临摹一遍。
其他文献
寒假,西西跟爷爷一起登泰山。  泰山号称“天下第一名山”,也是中国书法名山。爷爷先带西西乘车到中天门,然后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西西发现,石级两旁只要有石头,上面就会刻有文字,“登欢喜地”“勇力登高”“从善如登”“共登青云梯”……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爷爷拉着西西的手神采飞扬地说:“这里作品形式多样,有横幅,有条幅,有对联,有斗方……还有不少名人的书法,就像一个露天的书法展!”  登上南天门,转过碧霞祠
期刊
同学们,这次我们要仔细观察“英、第、然、想”这四个字。它们包括两个字头——草字头和竹字头,两个字底——四点底和心字底。字头要收紧,而字底却要写扁,起承托作用。    撇画略竖显紧凑,  四点呼应起承托。
期刊
“点”是八个基本笔画中形状最小的一个,但它的作用可不小,可以说,它是书法运笔的开始。“点”应写得饱满有力,“头尖尾重”,并富有精神。请小朋友们先扎实掌握“点”的基本写法,再结合字例,琢磨着写出它们的变化形态。    读书一刻   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齐平。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
期刊
2011年10月初,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王惠松老师在南京凤凰国际书城作了一次硬笔书法讲座。  王老师来到听众中间,示范了握笔的几种不同的误区:第一种是食指伸在前面;第二种是大拇指包过食指紧握笔;第三种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尖捏住笔,他戏称这种执笔是“鸡爪子式执笔”;第四种则是拳头式。每讲一种,王老师都亲自示范,家长和学生们都深表赞同。  王老师认为,正确的硬笔执笔方法应该是:食指和大拇指平行
期刊
进入三年级后,小朋友们的作业开始用横条格书写,与方格相比,横条格窄而长,书写难度也就大了。于是,二年级时清清爽爽的书写顿时就变得不那么赏心悦目了,各种问题都来了!  一是笔画过满。字写得过满,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甚至“撑”到线外。  二是字距不当。字和字之间的距离一会儿过远,显得稀稀拉拉;一会儿过近,显得挨挨挤挤。  三是大小不一。同一行字,每一个的大小却不一致,而且忽上忽下,好像“波涛翻涌”。  
期刊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印章,不论是公章还是私章,印文大多都是楷书的。这是因为现在流行(或者说是“通行”)的字体是楷书。楷书印文能被多数人所认识,便于流通使用。  从古至今,印章的印文会随着社会流行字体的改变而悄然地发生变化(如图1-3)。这就像同学们的玩具一样,去年流行溜溜球,今年流行陀螺,明年又换其他玩具了。只是印文的字体变化没有同学们的玩具种类更换得这么快,几千年下来也就是几种字体
期刊
徐唐棣同学这幅作品中所有捺画处理得比较到位,这是很多同学不易做到的。很多字结构把握得也比较好,如“风、毕、竟、别、样”等。  建议:  1.字迹大小要均匀,作品中“翻墨、忽、望湖楼、碧”等处字形明显偏大,感觉“撑眼”;  2.“白、日、首、四、黑”中的“框形”,“框形”末横应与竖画相连,结构才稳(如图1);  3.作品中“竖弯钩”的书写不到位,如“卷、光、无、花”等字,应做到弯转自然、底部宜平(如
期刊
装癫索砚
期刊
朱玉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曾荣获王安石杯全国书法大赛钢笔书法金奖、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二等奖等。
期刊
张松莲,字逸君,广东开平县人,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台湾墨缘书会、中华妇女书会会长,中华书道学会理事长。  逸君先生素来热爱传统文化,在台北市立阳明国中任美术教师25年,培育美术人才不遗余力。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幅扇面,挂在逸君先生家客厅的中央,十分引人注目。  扇面中,水墨着色舒朗明快,书法线条简练流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