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分析,结合学生职业成长、职业迁移和终身学习所需,应用“VOCSCUM”的“双证课程”模型设计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突出了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的融合。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 VOCSCUM 课程开发方法 职业标准 “双证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33-02
一、“VOCSCUM”的涵义
“VOCSCUM”是“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的简称,《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是由北京联合大学高林教授牵头,北京联合大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十个研究所、学院和部门相关同志共同组成课题组,承担了《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课题的成果。
“VOCSCUM”的基本思想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关键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将职业所需知识、技能、态度按不同的单项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化;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由通识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双证课程”(认证课程)、专业任务课程(实训课程)等类型的课程系统组合而成。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是“双证”融通的载体。从宏观上看,“双证课程”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的统称。从微观上看,“双证课程”是某专业设置的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相关职业(岗位)特定职业能力直接对应、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它需要解决好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问题。
“双证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课程形式之一,具有标准的规范性、很强的针对性和较强的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院在2008-2010年间承担了省级课题《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在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借助“VOCSCUM”的开发思想及其所设计的“双证课程”模型构建了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
二、以“VOCSCUM”方法构建“双证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按照VOCSCUM的基本思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
先从职业分析入手,确定职业方向(领域)和每个职业方向(领域)适应的职业岗位;了解每个职业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职业标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领域知识、能力要求,按照“VOCSCUM”能力培养综合化的思想,设计难度逐步递增的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并形成链式“双证课程”结构。
三、以“VOCSCUM”方法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的过程
(一)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领域、职业岗位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在我国已颁布的职业标准体系中, 国家职业标准给食品检验工的职业定义为:使用检测设备,用抽样检查方式对粮油及制品、糕点糖果、乳及乳制品、白酒、果酒、啤酒、饮料、罐头食品、肉蛋及制品、调味品、酱腌制品、茶叶等各类食品的感官、理化、卫生及食品内包装材料等指标进行检验的人员;给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定义为: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关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及“就业面向”,教育部给出的说明是:培养能从事食品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包括食品营养开发与保健、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主要的就业面向是在食品工业企业从事食品检验监测、食品营养与开发等工作。
比照教育部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本要求和食品检验工与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要求,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就业面向与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这两个职业工种基本一致。经综合分析,结合业内专家意见,确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面向的职业领域主要有两个:食品检验方向和公共营养方向。
根据目前的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这两个职业领域高职职业岗位如下:
食品检验方向——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类物流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研究所、酒店等,从事食品质量检验、品质管理、食品生产研发、食品安全、卫生监督、餐饮管理、食品营销。
公共营养师方向——公共配餐业的营养师,学校、托幼机构等食堂营养管理,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社区营养顾问,私人营养顾问,社会机构中从事公共营养及营养咨询,保健食品营销等岗位。
与两个职业领域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是食品检验工与公共营养师,学生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规定课程学习后通过考核应获得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必考)或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选考)。
(二)明确各职业领域的基本要求和能力要求
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其各自的职业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都给予了明确,同时也明确了不同等级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具体见表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等级的规定,适于高职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分别是食品检验工(高级)、公共营养师(三级)(如表1所示),表1中所列的仅是这个等级的职业要求。
(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基本定位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针对性很强,其所列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大都是针对某一确定职业或工种的,而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则认为,高职教育除了要满足社会需要外,还应该要考虑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要求,再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在综合考虑职业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基础上,结合业内专家意见,综合分析,确定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 关于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VOCSCUM”方法是将综合职业能力按关键能力(核心能力,面向各行各业工作岗位)、行业通用能力(面向一群工种或岗位)、职业特定能力(面向单个职业工种或岗位)三个层次分。而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则将综合职业能力分四个层次,即除“VOCSCUM”所述的三个层次外,还加了一个跨行业职业能力。在应用“VOCSCUM”方法时,笔者在遵循“VOCSCUM”方法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根据职教发展的实际需要而适当改变。在应用“VOCSCUM”方法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时,笔者从职业需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并未完全按照“VOCSCUM”方法将综合职业能力按三层次来分层,而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能力分层方法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并以此能力框架来定位课程体系。
在此课程体系框架中,课程体系由职业方向课程、行业通用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通识课程组成。职业方向课程主要是一些认证课程(“双证课程”),主要针对专业职业方向所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需要来定位,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技能课程针对行业通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定位。职业拓展课程包括职业纵向拓展课程和职业横向拓展课程,课程形式多样,可以是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技能竞赛、研究型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权威机构的资格培训等,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社会服务项目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跨行业职业能力和延伸专业专长。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价值观教育课程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主要针对核心能力(包括数字运算、外语应用、交流表达、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技能、自我提高等)培养来定位。
(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结构
“双证课程”(或认证课程)是与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直接对应、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虽然其仅是整个专业课程中的一部分,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双证课程”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设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时,遵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按照“VOCSCUM”能力培养综合化的基本思想,利用“VOCSCUM”的“双证课程”模型设计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
在“双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必需、够用”为度,食品检验方向“双证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卫生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根据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授课。公共营养师方向“双证课程”公共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采用技能鉴定教材,根据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授课。将职业技能的传授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中。
【参考文献】
[1]高林,许远,张方.职业院校“双证书”教学工作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05)
[2]许远.双证结合的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
[3]马必学,刘晓欢,向丽.工学结合的三种课程形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4]鲍洁,高林,赵楠.高职课程开发中职业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27(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2008B50)
【作者简介】李芳良(1964- ),女,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开发及职业教育;麻昌爱(1958- ),男,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及高职教育课程;韦汉昌(1962- )男,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磁性材料及高职教育课程。
(责编 丁 梦)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 VOCSCUM 课程开发方法 职业标准 “双证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33-02
一、“VOCSCUM”的涵义
“VOCSCUM”是“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的简称,《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是由北京联合大学高林教授牵头,北京联合大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十个研究所、学院和部门相关同志共同组成课题组,承担了《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课题的成果。
“VOCSCUM”的基本思想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关键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将职业所需知识、技能、态度按不同的单项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化;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由通识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双证课程”(认证课程)、专业任务课程(实训课程)等类型的课程系统组合而成。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是“双证”融通的载体。从宏观上看,“双证课程”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的统称。从微观上看,“双证课程”是某专业设置的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相关职业(岗位)特定职业能力直接对应、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它需要解决好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问题。
“双证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课程形式之一,具有标准的规范性、很强的针对性和较强的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院在2008-2010年间承担了省级课题《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在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借助“VOCSCUM”的开发思想及其所设计的“双证课程”模型构建了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
二、以“VOCSCUM”方法构建“双证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按照VOCSCUM的基本思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
先从职业分析入手,确定职业方向(领域)和每个职业方向(领域)适应的职业岗位;了解每个职业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职业标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领域知识、能力要求,按照“VOCSCUM”能力培养综合化的思想,设计难度逐步递增的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并形成链式“双证课程”结构。
三、以“VOCSCUM”方法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的过程
(一)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领域、职业岗位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在我国已颁布的职业标准体系中, 国家职业标准给食品检验工的职业定义为:使用检测设备,用抽样检查方式对粮油及制品、糕点糖果、乳及乳制品、白酒、果酒、啤酒、饮料、罐头食品、肉蛋及制品、调味品、酱腌制品、茶叶等各类食品的感官、理化、卫生及食品内包装材料等指标进行检验的人员;给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定义为: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关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及“就业面向”,教育部给出的说明是:培养能从事食品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包括食品营养开发与保健、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主要的就业面向是在食品工业企业从事食品检验监测、食品营养与开发等工作。
比照教育部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本要求和食品检验工与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要求,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就业面向与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这两个职业工种基本一致。经综合分析,结合业内专家意见,确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面向的职业领域主要有两个:食品检验方向和公共营养方向。
根据目前的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这两个职业领域高职职业岗位如下:
食品检验方向——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类物流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研究所、酒店等,从事食品质量检验、品质管理、食品生产研发、食品安全、卫生监督、餐饮管理、食品营销。
公共营养师方向——公共配餐业的营养师,学校、托幼机构等食堂营养管理,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社区营养顾问,私人营养顾问,社会机构中从事公共营养及营养咨询,保健食品营销等岗位。
与两个职业领域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是食品检验工与公共营养师,学生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规定课程学习后通过考核应获得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必考)或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选考)。
(二)明确各职业领域的基本要求和能力要求
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其各自的职业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都给予了明确,同时也明确了不同等级工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具体见表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食品检验工和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等级的规定,适于高职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分别是食品检验工(高级)、公共营养师(三级)(如表1所示),表1中所列的仅是这个等级的职业要求。
(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基本定位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针对性很强,其所列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大都是针对某一确定职业或工种的,而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则认为,高职教育除了要满足社会需要外,还应该要考虑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要求,再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在综合考虑职业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基础上,结合业内专家意见,综合分析,确定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 关于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VOCSCUM”方法是将综合职业能力按关键能力(核心能力,面向各行各业工作岗位)、行业通用能力(面向一群工种或岗位)、职业特定能力(面向单个职业工种或岗位)三个层次分。而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则将综合职业能力分四个层次,即除“VOCSCUM”所述的三个层次外,还加了一个跨行业职业能力。在应用“VOCSCUM”方法时,笔者在遵循“VOCSCUM”方法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根据职教发展的实际需要而适当改变。在应用“VOCSCUM”方法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时,笔者从职业需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并未完全按照“VOCSCUM”方法将综合职业能力按三层次来分层,而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能力分层方法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并以此能力框架来定位课程体系。
在此课程体系框架中,课程体系由职业方向课程、行业通用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通识课程组成。职业方向课程主要是一些认证课程(“双证课程”),主要针对专业职业方向所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需要来定位,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技能课程针对行业通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定位。职业拓展课程包括职业纵向拓展课程和职业横向拓展课程,课程形式多样,可以是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技能竞赛、研究型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权威机构的资格培训等,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社会服务项目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跨行业职业能力和延伸专业专长。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价值观教育课程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主要针对核心能力(包括数字运算、外语应用、交流表达、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技能、自我提高等)培养来定位。
(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结构
“双证课程”(或认证课程)是与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直接对应、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虽然其仅是整个专业课程中的一部分,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双证课程”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设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时,遵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按照“VOCSCUM”能力培养综合化的基本思想,利用“VOCSCUM”的“双证课程”模型设计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课程”。
在“双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必需、够用”为度,食品检验方向“双证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卫生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根据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授课。公共营养师方向“双证课程”公共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采用技能鉴定教材,根据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授课。将职业技能的传授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中。
【参考文献】
[1]高林,许远,张方.职业院校“双证书”教学工作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05)
[2]许远.双证结合的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
[3]马必学,刘晓欢,向丽.工学结合的三种课程形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4]鲍洁,高林,赵楠.高职课程开发中职业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27(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2008B50)
【作者简介】李芳良(1964- ),女,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开发及职业教育;麻昌爱(1958- ),男,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及高职教育课程;韦汉昌(1962- )男,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理工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磁性材料及高职教育课程。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