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お土産”文化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从室町时代开始出现赠送“お土産”的习俗,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风格。本文通过分析“お土産”的歷史由来和赠与动机,旨在揭示“お土産”文化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お土産;动机;价值
  在日本人的礼物赠答中,最频繁的便是出差或旅行归来时赠送“お土産”的习俗。“お土産”多为当地富有特色的点心,其价格也许并不昂贵,但却代表着赠送者的心意。在送上“お土産”的时候,日本人通常会用一张素雅的纸皮将其包装起来亲手交给对方,并且附上一句客套话:“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ほんの気持ちです(这个小礼物,是我的一点心意)”。其实在中国,人们也有旅行归来赠送礼物的习惯,但一般仅限于家人和朋友之间,而日本人却连邻居和同事也要送上“お土産”。
  一、“お土産”的历史由来
  “土産”一词在平安时代的史料中读作“とさん”或者“どさん”,指的是各地向国衙缴纳的特产。“土産”现在常读作“みやげ”,则源于室町时代从神社参拜归来的贵族们献给贞成亲王的神符——“宮笥(みやげ)”。根据《看闻日记》和《满济准后日记》的记载,在日本的室町时代,上至将军下至庶民都十分流行参拜伊势神宫和熊野神社[1]。参拜神社一般需要斋戒七日,贞成亲王在贵族们进斋戒和出斋戒的日子都会举行宴会,前者叫做“餞送(饯行)”,后者叫做“坂迎え(接风)”。“坂迎え”原指在国境迎接国司的宴请习俗,自室町时代起意指迎接从神社参拜归来的人们。在举行“坂迎え”的宴会上,参拜神社归来的贵族们边喝酒边畅聊旅途趣闻,并向贞成亲王献上宮笥。
  对当时的庶民而言,最大的梦想便是参拜伊势神宫。由于路途遥远、旅费昂贵,村落共同体中的人们依据相同的信仰组成一种叫做“伊勢講”的组织,该组织的成员定期集资,抽签决定代表远赴伊势神宫。临行前,村民们向被选中的代表赠送“餞別(向远行的人赠礼作别)”并拜托对方为自己祈愿,而被选中的代表在参拜归来时则会向其他村民赠送“宮笥”。“土産”和“宮笥”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当地的特色物品,即前者是地方特产,后者是神社神符。“宮笥”成为“土産”表明了“土産”从纳税品到赠答品的蜕变过程。室町时代的“宮笥”原指神社的神符,伴随参拜伊势神宫的热潮,在伊势神宫的周边出现了大量以参拜客对目标的特产店,不久,这些特产店售卖的商品也被称为“宮笥(みやげ)”,现代的“お土産(みやげ)”指的便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名产。
  二、“お土産”的动机分析
  现代的日本人之所以保持着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主要是为了调和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按照井下理对赠与动机的分类方法[2],人们赠送“お土産”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①表达纯粹的爱和好意;②为了弥补休假给同事带去的麻烦;③对日常关照的回礼;④对曾经受礼的回礼;⑤投资。
  第一种动机中饱含着对受赠者的爱和好意,是最有诚意、最理想的一种赠与态度。第二种动机是为了补偿休假给别人带去的麻烦,具有表达歉意和抵消罪恶感的意思。第三种动机传递的是对他人关照自己的感谢之情,和第一种动机一样也是较为理想的赠与态度。第四种动机则是纯粹的回礼,具有强烈的义务感。第五种动机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期待未来得到回报。第一、三种动机属于情感性赠礼,而第二、四、五种动机属于工具性赠礼。根据调查发现,第一种和第三种动机的总和占到了约60%[3],可见,情感性赠礼占据了更为突出的地位。
  与中国人赠送旅行土产的习惯相比,日本人在第二、三两种动机上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第二种动机反映了日本文化中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特点,因为自己的休假让同事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所以会购来礼物送给大家以示补偿。而中国人一般不会觉得休假有罪恶感,也没有必要给每个同事都带礼物。可见,日本人赠送“お土産”的对象是“大家”,强调的是整体关系的和谐;而中国人赠送旅行土产的对象是“个人”,注重的是私人关系的保持。此外,第三种动机尤其反映了日本赠答文化中跨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特点,即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对过去的关照表示感谢,同时期待未来也能继续关照,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情感性赠礼,但同时也隐含着工具性赠礼。
  三、“お土産”文化的价值所在
  平安时代的“土産”是一种国家向地方征税的形式。到了室町时代,随着“宮笥”成为“土産”,“土産”从纳税品转化为赠答品。不仅如此,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从贵族普及到庶民,意义在于大家共同分享旅行地的特产。“お土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是礼仪教养的体现。“礼物”二字,“礼”在前,“物”在后,意味着“礼”是目的,“物”是依托。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国家,赠答行为实际上表达了一个人的礼节和教养。每个人只有遵守大家约定俗成的共同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第二,是传达情感的媒介。以“物”的形式来表达感谢、爱和好意是礼物的本质意义所在,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情感性赠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的“お土産”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赠与的对象不是“个人”,而是“大家”,通过分享礼物强调一种集体的和谐。
  第三,是地域文化的象征。特色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对于弘扬地域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域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强化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也有助于增强日本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第四,是地域经济的推手。依靠特色产品的生产经营,对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为当地的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使得日本人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去购买旅行土产,从某种意义来说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赠礼行为,然而正是这种形式体现了日本“お土産”文化的符号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本昌広,贈答と宴会の中世[M],吉川弘文館,2008.
  [2]市川孝一,贈答の生活学[J],生活科学研究,1989(4).
  [3]平中翔太等,日本のお土産文化からみるギフト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への一提言[D],明治大学商学部第45回奨学論文.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动手能力是构成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部分,是素质教育开展和实施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现阶段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传统课程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的教学现象。知识习得方面的目标应定位于完善知识结构上;而在课外应将动手能力严格界定在,家长可监管范围下的课堂实验重复操作或有限创新领域。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能力;培养  在初中物理课堂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难,枯燥乏味,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忽视学生个性特点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了严重的数学学习兴趣缺失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初中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对初中生数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在大班教学的背景下,将学生依据学习情况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制定合理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达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能获得不同程度知识吸收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应注重积极沟通,明确目标  分层次教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教学管理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新策略。初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加强教学管理,做好统筹安排,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初中阶段的教育担负着既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
期刊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主要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高度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是学院乃至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特别是我校等新建高职院校招聘了大批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
期刊
摘 要:2016年的全球经济,正处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发展阶段的深度调整期,中国外贸亟待转型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转型从供给层面上要实现产品品质提升,既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又要有产品质量意识,而这就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供给的质量效益。  本文基于以上理念依次从我国外贸发展现状、选题意义、理论解析、与日本的实例对比以及对中
期刊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互联网+”的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的内在契合行。高职院校应在这一背景下,建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方式上应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过程上应实现课堂内外的联通,目标上应实现层次与结构的多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为社会培育人才。  关键词:高职;立体化;人才培养;“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建国一百年时,中国制造综合实力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
期刊
摘 要:基于Pedersen(2007)对超语言文化能指的翻译策略的分类,作者以美版电视剧《甄嬛传》为研究对象。作者对英汉双语字幕的美版电视剧《甄嬛传》的英语和汉语字幕进行了比较,以期发现汉语字幕翻译的准则。  关键词:字幕翻译;文化负载词,替代策略  一、研究背景  就字幕翻译而言,文化替代策略被使用的虽然很少,但它却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一定数量的文化交替是存在的。美版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清
期刊
摘 要:谦,是谦退,是谦让,是谦虚,是谦卑。拥有谦德品质的君子必定占问有利。  关键词:周易;谦卦;谦卑  《周易》六十四卦表征大生命时空流转变化中天、地、人的关联及人的生存境遇。其中的每一卦都蕴含着“道”。  在六十四卦之中唯有谦卦无微词,每一爻都为吉。谦卦位于第十五卦,地山谦,即坤上艮下,坤为地,艮为山。其卦象呈现为本来屹立于大地之上的山,现在却屈居于地下,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谦》卦的基
期刊
摘 要: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英美文学作用英汉翻译的效果,也是当前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简单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展现着历史发展的印迹,富含民族的浓郁韵味。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发展背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