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出没请注意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爱而美丽的东西。只是看一眼就让人内心充满了天真情感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尽管随处可见,却隐藏着某种神秘感的东西。”
  ——【日】四方田犬彦《论可爱》
  在远离自然的城市环境和焦虑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小动物们温柔、乖巧的影像,成为很多“压力山大”的都市人心灵上的一剂抚慰良药。
  2006年2月,日本岩手县的一位农场主为爱猫“大白”开设博客“篮子”,发表了第一篇图文日志《耶!》。从此,这只胖猫凭借着主人每天给它拍摄的憨态可掬的面容及头顶万物的特技红遍网络。由于它的表情太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叔,而且又是已有八九岁高龄的老猫,所以被中国网民亲昵地称呼为“猫叔”。
  6位数粉丝的明星猫
  “猫叔”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不亚于诸多日本明星。它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销魂眼神与最淡定表情拥有者”。“猫叔”不仅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在2010年,中国粉丝还为它开通新浪微博,每日翻译转载博客“篮子”的图文。“猫叔”微博的关注者很快突破15万,目前已超过29万。
  2011年,“猫叔”的三部写真《你猫叔了没?》先后引入国内。在粉丝们的心目中,“猫叔”的照片因为常与农场风物一起出现,而成为一种趣味“植物图鉴”,同时也更透出一种闲散、平和、知足的人生哲学。
  “难过的时候好像只要看看猫叔就什么烦恼都没了”;“每天总有那么几分钟‘猫叔’能使我开心”;“它是我现在的精神寄托,开心果”……“猫叔”为什么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治愈系神兽”?答案或许在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的专著《论可爱》中可以找到:“人们以微缩物为契机,沉迷于幻想,想逃离这个世风日下、历史与罪孽意识横行的现实世界,逃往一个只由私密性支配的世界。……‘可爱’这个观念的作用,就是回避危机,保持洁净,充满安定感,保障内部的神圣。”
  在“猫叔”风潮的引领之下,旨在“治愈”的动物摄影依靠新媒介飞速播散,活跃在都市青年的电子产品界面和社交平台相册中。无忧无虑的大白和它五湖四海的“同道”们,被定格在无数洋溢着幸福感的画面中。
  萌宠影像为都市人减压
  动物在流行影像中的地位直线飙升,猫叔“大白”恐怕要算作一个里程碑。当它进入摄影开始成为主角之后,也难脱“自然”、“活泼”、“童趣”的窠臼。或许谁也没有想到,一张硕大慵懒、表情少变的猫脸直接进驻画面中心甚至占据全部,竟然会掀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与模仿热潮。
  和一般摄影凝固时空的理念不同,“篮子”博客的照片从不尝试捕捉复杂的瞬间动态,也极少抓拍连续的、有故事性的情节。大白和它的伙伴都是体格已经定型的成年猫,除了主人戏谑地用当季的花草果蔬装扮它,除了室外蓝天草地与室内柔软的榻榻米,照片几乎不包含其他定位时空、暗示更替的元素,每一天、每一张都放之四海而皆可。猫咪几年如一日永远睡不醒的神态,流露出绝对的安全感和对人类世界的完全信任。照片的构图和拍摄技巧极简单,对猫乃至猫咪头部的大特写,用“千篇一律”形容也并不为过。而看点和“萌点”,正在于这种放大对细节的重新发现。照片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大白眼开眼闭、舌头是否打卷、头戴什么品种的花草、四肢如何伸展、哪位同伴作为配角出现……不断在同一基调下,赋予观者“找茬”式的惊喜与满足。
  在日本,饲主为爱宠开设博客的行为十分流行,但相较之下,多数以记录宠物成长过程、抓拍趣味生活场景为主。像“篮子”这样大巧若拙的每日“摆拍”,才能以超越时空的持续影响力一炮而红。2010年,萌犬“俊介”的走红显然也符合这条规律。俊介的主人在Twitter上连续上传它身着各种服装、模拟不同职业造型的照片。大概与犬类的适应能力和易驯养有关,俊介很快赶超了大白:除了发行写真,还登上了杂志封面和电视访谈节目。2011年,俊介经各大微博传入中国后,迅速被誉为能与猫叔“PK”的“汪星人”。但较之大白的安详懒散,俊介恐怕更接近于“萌”的原意:以高度醒目的可爱,让人瞬间热血沸腾。猫文化源自本能的“慢”与亲近自然,仍然能超越众多模仿者,在“治愈”都市紧张的意义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2012年,日本猫博客集锦《猫叔来了》被引进中国,收录了日本宠物专题博客中最具人气的十二只猫的写真。其中专门插入了博客讲座,讨论了与猫相关的图文制作技巧。其中即包括“记住!不要让读者看完后产生负面情绪”、“随手拍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表情”、“以猫为主题时背景中应是纯粹的图案”、“让猫习惯被拍”等多条“基本守则”。由此可见,在新媒介的再创造中,影像猫文化已经和“治愈”、“细节”、“日常”等理念水乳交融了。
  不只是慰藉众生
  在“3.11”日本大地震之后,面对人群中出现心理危机及末日情绪,很多活跃在网络上的知名博客都用自己的方式,快速地发出了“精神应援”。其中,一些知名宠物博客成为了这只队伍中的主力军,很多可爱的小猫小狗的照片被发布在网络上,配上温馨、鼓舞的文字,来给刚刚经历过灾难的人们打气。“猫叔”的博客上也发布了告知大家“猫叔”安全的消息,并附上了安慰的语句和“猫叔”一如既往的淡定表情。不到9小时,这个消息就在互联网上被转载近万次。
  猫叔和它的伙伴们所代表的田园背景与理想生活,并非凭空出世。日本摄影师伊原美代子持续记录了近十年的“祖母与猫”系列,就反映了农家老祖母与听力有缺陷的白猫相依为命的朴素生活,致力表现温暖的生活场景,带有传统的写实性“治愈”意味。作品一度被各大网站和摄影论坛转载报道,广受好评。而与之相比,猫叔的流行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放大“卡通化”的简单构图,二是将人猫的互动深深地隐藏起来。大白的目光总是向着自己的前方,极少与镜头交流,主人连一根手指也不曾进入画面。在“篮子”里,猫的生活自得其乐,看不到人的介入与干涉。“祖母与猫”系列照片更多的是一次童年亲情记忆怀旧式的投射,而在大白和它的伙伴那里,田园似乎只是衬托“猫生”的底色,它们在纯“猫”的乌托邦中,自由自足地陪伴着彼此——至少,镜头想要呈现的是这样。
  与此同时,充满治愈感的宠物摄影也逐渐成为经济链条上的一环。比较典型的,或许也是由此应运而生的,是猫咖啡店、猫酒馆、猫旅社、猫书吧等以猫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场所。这些店家从世纪初在日本兴起,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客人无论结伴还是独坐,都乐于和店中饲养的镇店猫咪“沟通”减压。店内风格虽然各异,但都基本遵循“治愈”路线:舒适的座椅,柔和的光线,精致的宠物家居用品,创意主题的各种细节呈现。来店的年轻客人无不怀揣手机、相机,在各个角落搜寻惊喜,记录甚至上网直播抓拍到的“萌”镜头,以及与猫咪的合影。
  这样的空间创造了消费者投身影像拍摄与传播的机会,“治愈系”由一种纯粹的“调调”,落实成为有一定创造性的行为方式。虽然很可能只是对网络图片和流行文艺腔的跟风模仿,但猫吧摄影还是提供了一种健康有益的公共活动模式。引用新浪微博网友的评论,就是:“谢天谢地,我们这里还有猫。”
其他文献
在摄影和手机紧密结合的今天,手机拍摄可以说是视觉上的“零食”,就像走在路上看到摆设诱人的零食摊一样,会让人产生一种不想错过的冲动和激情,特别在当今利用数码技术进行拍摄的时代里,几乎在按下快门以后,每个人都会立刻去检视自己拍到了什么。这就相当于让每个人即刻就“尝”到了这份“零食”为自己带来的视觉上的“味道”。这份冲动和所获得的感觉,确实和品尝零食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一份享受。也可能正因此,无论
期刊
编者提示:本期月赛主题为荷花睡莲。2011年度“尼康奖”月赛,继续以主题形式开展,后续的主题分别如下:八月,民族风情;九月,神州风光;十月,时尚风采;十一月,人物肖像;十二月,街拍纪实。    蜂拥而至 *  (江西) 李伟民  难得的瞬间,构图简洁,色调雅致,动静相宜,逆光造就画面的舞台感。左下花瓣靠下的光斑略为分散视线,可考虑以此为界剪裁。    含羞待放 *   (河北)王树良  光线控制到
期刊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新闻发布会5月27日在北京举行,大赛官网(http: //www.zoom-inpoverty.org)、微博(http://t.home.news.cn/photoxh#M)随后上线,大赛进入征稿阶段。  大赛由新华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旨在通过摄影大赛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聚焦贫困,将造成贫困的原因、应对办法和消除贫困取得的成果反映出来,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贫困问
期刊
6月10日,经过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刘灿国、人像摄影师刘明、本刊编辑洛瑶对参赛的38人(每人限投3张)113幅作品的多轮评选,在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专业市场部3位职员的监督下,“新康华杯”新华社红楼人像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出炉。一等奖,奖价值1500元的奖品;二等奖,各奖价值800元的奖品;三等奖,各奖价值300元的奖品;优秀奖,各奖价值50元的奖品。奖品由新康华有限公司和新康华影友俱乐部赞助,感谢佳能公
期刊
我们站在尘埃中,紧握梦想。  春天距离冬天只有一季,却显得最为漫长。在又一个轮回里,我们重又燃起希望,努力说服自己,开始新的等待。  据说,人类一切的智慧都蕴藏在这两个词之中:等待与希望。  1月19日,在孟加拉首都达卡,一名男孩手持气球站在河边的垃圾堆旁。  点评:我们站在尘埃中,紧握梦想。  1月24日,美国人马特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举行的纹身展上进行展示。(法新社照片)  点评:纹身的理由有很
期刊
“模特儿出来了!”不知谁喊一声,一位五四时期女学生模样造型的模特儿走出新华社综合楼一层大厅,朝着南面的红楼走去。一大片“长枪短炮”瞬间调转方向,随着模特儿的脚步奔了过去,快门的咔嚓声骤然响起。  6月2日下午,“新康华杯”新华社红楼人像拍摄比赛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红一楼、红二楼进行。本次比赛由新华社培训中心、新华网、《摄影世界》杂志社主办,旨在通过这样的提高性培训班课程设置,来巩固学员们经
期刊
由奥神传媒、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三清山管委会旅游局、《旅伴》杂志承办的沿着铁路线去旅行第三站“清灵之韵至善之美”活动于2011年5月18日至21日在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如期举办并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联合众多知名媒体,面向全国免费招募摄影爱好者,最终来自北京、天津、广东、湖北、湖南、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等地5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另外还有来自韩国及孟加拉的四位外籍影友
期刊
编者按:2011年5月17~19日,在北京CBD一个约300平方米的房间里,整齐地展示了几千张从19世纪中叶的摄影名作到当代影像艺术品。跨越了150年的影像艺术品,让观者如同行走在岁月的长河里,感受着心灵里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震撼。这是华辰2011年春拍的预展现场,也是2011年众多春春季拍卖会中唯一的影像专场,吸引着远至纽约、巴黎的摄影藏家的到来。春拍落锤后,本刊采访了华辰影像,以期探究中国影像
期刊
摄影师安德烈·柯特兹(1894~1985)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作为现代摄影的拓荒者,他的作品和拍摄理念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启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罗伯特·卡帕、比尔·布兰德、曼·雷、布列松等后来的摄影大师们。  但在他的拍摄生涯中,有那么一组照片,非常地与众不同。这是一组用宝丽来拍摄的作品。照片中沉郁的色彩和光影中饱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宝丽来的相纸和色调本身便带有一种怀旧和超现实感。最令
期刊
在39岁的匈牙利摄影师阿科什·马约尔(Akos Major)的作品中,湖泊、河流、山川,甚至水边的娱乐设施都变成了一个个梦境之地。他用手中的相机将世间的嘈杂喧嚣通通过滤,为观者呈现一片在日常生活中难寻的宁静。走进他创造的梦境之地——静谧、祥和、纯净,你只想在这里深深地吸一口气,释放压力,抚平心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失望、难过、悲伤、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仿佛得到了治愈。  这位来自匈牙利的摄影家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