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中考试题都在向以应用为核心的总趋势进行改革,这在历年语文中考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目前取消语文必修课资格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为使语文学科找到更好的出路,并且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历程做好铺垫,初中语文教师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创新的责任,以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教学需求。本文在此种情况之下,对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获得学习动力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观点并提出相应方法。
关键字:培养动力、自主学习、综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性技能,如果缺失该能力则根本无法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并且初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足以应对中考的水平。但初中学生的学科倾向性强、能力水平不均,而阅读能力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无疑给教师们平添负担。因此要切实开展阅读能力训练,就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不受他人指导的情况下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增强动力,让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成绩能够突破的基点,使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受益。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应着眼于以下两点:
一、创新课本讲解,化兴趣为动力
本校选用的语文课本不仅包括课文和习题,还包括作文、积累素材等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感、思维能力及情感价值等综合素质的优质教材。课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以独立的主题命名,并且这些主题都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能够展开讨论的基本论题。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创新课本的讲解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化兴趣为动力,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现行的教学模式大抵是对每篇课文进行非常详尽的讲解,首先理解生字词、标出段落并概括文章结构,再分析重点句段内容,详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已经习以为常,若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的创新力就至关重要,不但要更注重细节和实际,还要建立新型课堂。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运用力不断增强,从阅读中总结相关的词汇、佳句及作文素材来投入学习。
例如,在讲《金色花》这篇散文诗前先让学生们搜集本文的作者、出处、创作背景等文学常识,并且整理成文。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进行预判性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上课时分享资料成果,并结合课文说出看法,这为课文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可以在课前提出几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来解答,比如泰戈尔的写作风格,本文的结构特征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阅读思维,同时促进课文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的好方法。资料的形式不受約束,可以是图片、数据、新闻等;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本和资料来合作一篇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自主查阅、思考以及准备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兴趣,并引发他们想要完成的动力,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科学地使学生得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把语言的功能性完整地展示出来。
二、自主合作学习,高效提高成绩
学校对于班级的编排和教师的分配都是以学生们的中考成绩以及开学测试来确定的,但每个班级中学生们对于文理科的倾向性不同,就意味着班级语文水平不均。因此,我们就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来普遍提高学生成绩,并且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每个小组的成员。每个成员都要有所长又有所短,并且在同组内形成互补,让整组具有一定综合实力以与其他小组竞争。这帮助优秀的学生查漏补缺,更为后进生积蓄能力,增加其學习自觉性,最终促进全班共同进步。教师应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但也要规定每位同学都要在活动中有所贡献,让每个人都能抛开成绩,融入其中。
例如: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它在历年来的中考试题中都占很大篇幅。但阅读也有层次之分:对易读文进行理解时,选择知识经验较少的同学来发言,若有不足,再让程度好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让他总结小组成员的想法,再在全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后进生因为承担责任就会认真思考并发言,成绩好的同学也会因此进一步领悟。这样的方法促成了“一石二鸟”的理想结果,不仅两者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也拉平了全班的水准;而面对艰涩文时,则由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来汇报,因此成绩优秀者在小组探讨中应具备引导力,带动其他小组成员的逻辑思维。同时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时可以结合PPT和视频资料,给足学生们准备时间,并进行简单指导,让他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充分表现,以增强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们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若学生经其自主高效的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做到合理引导和分配,就能为学生们带来积极的学习动力,使人人得以发展。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自主学习和激发动力的方法,使它助初中语文教学一臂之力,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密利英. 浅谈任务驱动下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设计[J]. 语文广场,2015,06:162-163.
[2]龚朝霞.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史秀娟. 让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持久动力——初中语文趣味阅读系列研究[J]. 校园语文,2012,05:146-147.
关键字:培养动力、自主学习、综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性技能,如果缺失该能力则根本无法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并且初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足以应对中考的水平。但初中学生的学科倾向性强、能力水平不均,而阅读能力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无疑给教师们平添负担。因此要切实开展阅读能力训练,就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不受他人指导的情况下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增强动力,让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成绩能够突破的基点,使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受益。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应着眼于以下两点:
一、创新课本讲解,化兴趣为动力
本校选用的语文课本不仅包括课文和习题,还包括作文、积累素材等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感、思维能力及情感价值等综合素质的优质教材。课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以独立的主题命名,并且这些主题都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能够展开讨论的基本论题。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创新课本的讲解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化兴趣为动力,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现行的教学模式大抵是对每篇课文进行非常详尽的讲解,首先理解生字词、标出段落并概括文章结构,再分析重点句段内容,详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已经习以为常,若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的创新力就至关重要,不但要更注重细节和实际,还要建立新型课堂。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运用力不断增强,从阅读中总结相关的词汇、佳句及作文素材来投入学习。
例如,在讲《金色花》这篇散文诗前先让学生们搜集本文的作者、出处、创作背景等文学常识,并且整理成文。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进行预判性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上课时分享资料成果,并结合课文说出看法,这为课文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可以在课前提出几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来解答,比如泰戈尔的写作风格,本文的结构特征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阅读思维,同时促进课文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的好方法。资料的形式不受約束,可以是图片、数据、新闻等;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本和资料来合作一篇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自主查阅、思考以及准备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兴趣,并引发他们想要完成的动力,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科学地使学生得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把语言的功能性完整地展示出来。
二、自主合作学习,高效提高成绩
学校对于班级的编排和教师的分配都是以学生们的中考成绩以及开学测试来确定的,但每个班级中学生们对于文理科的倾向性不同,就意味着班级语文水平不均。因此,我们就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来普遍提高学生成绩,并且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每个小组的成员。每个成员都要有所长又有所短,并且在同组内形成互补,让整组具有一定综合实力以与其他小组竞争。这帮助优秀的学生查漏补缺,更为后进生积蓄能力,增加其學习自觉性,最终促进全班共同进步。教师应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但也要规定每位同学都要在活动中有所贡献,让每个人都能抛开成绩,融入其中。
例如: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它在历年来的中考试题中都占很大篇幅。但阅读也有层次之分:对易读文进行理解时,选择知识经验较少的同学来发言,若有不足,再让程度好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让他总结小组成员的想法,再在全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后进生因为承担责任就会认真思考并发言,成绩好的同学也会因此进一步领悟。这样的方法促成了“一石二鸟”的理想结果,不仅两者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也拉平了全班的水准;而面对艰涩文时,则由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来汇报,因此成绩优秀者在小组探讨中应具备引导力,带动其他小组成员的逻辑思维。同时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时可以结合PPT和视频资料,给足学生们准备时间,并进行简单指导,让他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充分表现,以增强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们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若学生经其自主高效的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做到合理引导和分配,就能为学生们带来积极的学习动力,使人人得以发展。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自主学习和激发动力的方法,使它助初中语文教学一臂之力,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密利英. 浅谈任务驱动下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设计[J]. 语文广场,2015,06:162-163.
[2]龚朝霞.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史秀娟. 让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持久动力——初中语文趣味阅读系列研究[J]. 校园语文,2012,0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