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载文、引文、下载情况分析

来源 :党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政治理论刊物,于1985年创刊,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收录并在国内公开发行的特色学术期刊。《学报》主要刊载政治学、党史党建、行政管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书刊评论及观点综述。《学报》自创刊以来,前后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高理论价值、高质量水平的科学论文。在2012年度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排名中,本刊位居全国党政干部院校学报第19名,具有一定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载文情况、引文情况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情况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学报》的办刊情况。
  一、载文情况
  (一)载文量
  载文量即期刊在固定时间内刊载的论文数量,是衡量期刊传递和吸收信息能力的指标之一,反映了期刊的信息含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期刊载文量的多少代表这种期刊内容丰富与否,信息量的大与否,以及期刊的重要性程度等。
  从表一可以看出,2011年—2013年《学报》共出版了16期,载文375篇,期均载文约23.44篇,从期数来看,2011年及之前每一年的期数都是4期,2012年起每年的期数变成了6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大大提高了载文量。说明该刊期数设置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作为党校系统一块重要的学术交流阵地,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为党校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要;从论文总数来看,2011年受期数限制只有102篇,但是从2012年起,随着期数的增加每一年的论文总篇数都有所增加,但期数增加后每年的论文总篇数上下波动并不大,说明一方面该杂志的信息量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扩大,内容在不断丰富,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该刊在改革后注重自身载文的稳定性,力求健康持续发展。
  (二)栏目设置
  任何一种刊物都是由不同栏目构成的,栏目设置既体现了学科体系,又表明了科研成果。栏目的好坏,既依赖编辑的学术水平,又依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根据表二可知,《学报》自创刊以来,不断改革、积极进取,设置了特稿、学术前沿、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人文研究、公共行政管理研究、学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十余个栏目,栏目的不断完善使《学报》别具学术特色,绽放理论光彩。
  从表二分析得出:(1)以2011-2013年14个主要栏目为例,14个栏目载文量达到352篇,占载文总量的93.86%:(2)其中,“党的建设”栏目刊登文章54篇,占载文总量的14.40%,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栏目是“经济研究”,该栏目刊登文章49篇,占载文总量的13.07%;“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栏目刊登文章45篇,占载文总量的12%,排名第三;说明这些栏目持续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在学术界拥有一定的口碑,吸引了诸多学者去探究,它们的设置既保证了刊物质量,又促进了刊物的发展;(3)该刊紧跟改革潮流,不断调整栏目布局,如“公共问题研究”、“法制论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调研与对策”等栏目的文章被重新分类归纳,避免了栏目的冗杂,此外根据统计,诸如2011年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3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等临时增加的时事热点栏目,自2012年起,重新整理规划,以“特稿”、“学术前沿”等形式表现出来,栏目设置更加规范完善,使整个期刊整齐稳定、一目了然;(4)随着学科进步和应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许多领域需要我们集中研究,增设栏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它体现并演示了杂志的不断进步。为此本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辟新的栏目,除了表二中长期稳定的栏目,该刊还设置了“公共行政管理研究”、“ 学术前沿”、“ 政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特稿”等新栏目,这些栏目的增设,表明《学报》注重对新兴学科的研究,关注国家政策,能够更好地为读者和社会服务。出色的栏目能促进学科的发展,相信《学报》不断完善的栏目设置能有效促进学科的发展。
  (三)学科分布情况
  每一篇论文都有所属学科分类,2011年-2013年《学报》刊登的375篇载文的学科分布情况见表三。
  从表三得知,“政治法律”学科共267篇,占全部载文71.20%,数量最多;位居第二的“经济”学科共49篇,占全部载文13.06%,“文化科学教育”学科共29篇,占全部载文7.73%,剩下的学科所占比重仅约8%,说明该杂志更加侧重于研究现实问题,颇具党校特色。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与国家管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不断困扰着党、国家和人民,我们迫切的需要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期刊杂志,而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许多的期刊杂志不断走向综合化,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期刊布局有所保留有所改革,根据学科的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走向特色化,走向专业化,以便更好地支撑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四)基金项目统计
  “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往往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用期刊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分析其学术水平,是简便又较直观的标准之一。”〔1〕它对学术创新和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报》2011-2013年的375篇文章中,共有201篇载文受到122种基金的资助,资助5篇及以上的基金类型可参考表四。
  表四显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载文数量最多,共81篇,占资助论文总数的40.3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的载文篇数为23篇,占资助论文总数的11.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和“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的载文篇数都为8篇,各自占资助论文总数的3.9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资助的载文篇数为7篇,占资助论文总数的3.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载文篇数为5篇,占资助论文总数的2.49%。根据数据,在所有的基金项目论文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该刊基金项目论文基金的主要来源,同时可以发现,各项基金项目对社会科学项目支持力度较大,有关社会科学的基金项目占基金论文总篇数的55.72%   (五)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
  “了解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可以了解期刊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它既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研究队伍的分布现状,又可以获取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单位的信息。”〔2〕通过对《学报》2011-2013年所有载文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表五的结果。(作者数10个及以上)(由于文章的作者可能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故不用发文篇数统计,而用作者数量统计)
  从表五得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作者数最多,有45位;四川大学42位,排名第二;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30位,位居第三。从排名情况来看,四川地区高校排名都比较靠前,不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排在前三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占据了第四、第五、第六和第八,在发文篇数10篇及以上的单位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榜上有名。
  “一般而言,期刊论文作者分布越广越能较全面反映该学科领域研究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期刊的影响,全面反映研究概貌。”〔3〕
  表六告诉我们,在发文篇数密集的高校单位中,位于四川地区的作者数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共计270人,占表六所列单位作者数的62.36%,比位居第二的北京地区多了220人。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学报》立足本省,致力于四川省的学术文化发展与改革,是重要的学术交流基地;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报》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除四川、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外,在其他地区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稿件来源的广泛性,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人才流动,以便更广泛地吸引优秀学者人才,提升理论的广度与深度,更好地服务社会。
  表六显示,《学报》的作者大多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特别是高校、研究机构密集的城市,如北京、四川、江苏、上海、广州等,这既说明这些城市的学术水平较强,同时也说明《学报》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广泛。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科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研合作显得愈发重要。结合表一、表五和表六可以看出,《学报》中有较多合作文章,参与的作者或者是同一单位同一地区,或者来自不同的单位,或者处于不同的地区,这些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科研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为《学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者和编辑应以此为借鉴,不仅要加强同单位同学科的合作,还要加强跨地域跨学科合作,进一步提高论文的广度和深度。
  (六)中文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对论文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能简洁直接地反映论文主题,使读者对正文概况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它方便读者利用检索工具通过二次文献检索迅速找到自己需要主题的相关论文,方便迅速。
  从表七可以看出,在2011-2013年《学报》出现的所有关键词中,出现15次及以上的共有16个,其中,“中国共产党”位居第一,高达33次;接下来是“农村”有28次作为关键词; “建设”位居第三,有27次,此外还有“法律制度”、“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城市化”、“改革”等关键词名列表中。这表明《学报》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国家社会的核心问题,探寻解决当下矛盾的途径,力求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结合表四和表七可以看出,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非常明显。依赖实证方法的学科,基金资助比例较高,有关党、新政策和时事的论文,如农村建设、城市化、生态、法制等在被刊载的基金项目论文中比重极大。但依赖思辨方法的学科,比如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等,在基金项目论文中所占比例较低,相关论文的刊载几乎不见。
  由此可见基金资助对学科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011年-2013年资助的重点大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关键词统计可见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民生等国计民生的前瞻性问题是基金项目的主要资助方向。这说明国家对人文社科领域投入的科研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科研究方向。
  二、引文情况
  (一)引文量与篇均引文量
  引文量就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引文(参考文献)的总条数,它反映了所载文章与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方便读者查实论文观点的来源,对评价期刊论文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根据表二可知,《学报》自2001年起到2013年的375篇载文中共有3480篇引文,篇均引文量为9.28,这既说明了学术科研领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取资料相对比较容易,也体现了《学报》的文献意识、体现了作者对以往科研成果的吸收借鉴能力、体现了专家学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同时表八还反映出2012年、2013年《学报》的篇均引文量与2011年相比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2013年较之2012年却有所回落。虽然引文量对评价期刊论文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这并非绝对的关系。结合表十可以发现《学报》载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数量逐年提升,这反映出《学报》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并未下滑,《学报》篇均引文量的减少恰恰反映出作者的独创和改革能力的提升,反映出《学报》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立足现实问题,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二)被引统计情况
  被引频次是指期刊文章自刊载以来被引用的总次数,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期刊受重视的的程度及影响力的大小,可以作为综合评价期刊的指标之一。通过统计CNKI检索的数据,对2011-2013年《学报》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表九的结果。
  表九显示,2012年《学报》载文被引频次超过了2011年,这说明了至2012年该刊的发文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当然这与载文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2013年的载文被引频次大幅下滑,这说明2013年的载文影响力暂时下降了,不过从基金资助情况和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情况看,2013年载文质量是有所提升的,不排除由于刊载时间较近,载文还没有充足时间被充分引用的情况。   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情况
  随着我国人文社科的飞速发展,能够体现质量和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能够得到大多数学者专家认可的评价机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显然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学界的认可。现在以《学报》在2011-2013年度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数为统计对象,以此为根据概要分析了《学报》的学术创新力度和刊物的质量状况,统计结果如表十。
  从表十可以看出;(1)从整体看,《学报》2011年-2013年共有375篇载文,其中有28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转载率为7.47%;(2)从单个年份来看,2011年到2013年的文章转载数和文章占年度载文量的百分比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学报》的学术论证程度在加深、创新程度在提升、难易程度在变难、社会价值在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四、对策建议
  1.注重《学报》在稿件内容和栏目设置的前沿化、学术化,进一步增强《学报》“D”类特色的针对性、鲜明性。2011年—2013年《学报》在以上各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其质量和学术地位不断被肯定。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学报》基金项目论文的主要来源,各项基金项目对社会科学项目的巨大支持有效引领了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提升了《学报》的学术水平。因此该刊应积极吸纳更多的基金项目论文,让学术和实践形成良好互动。如《学报》在注重时事热点、理论和当下实际相结合,受到了基金资助对学科研究方向的引导,但涉及思辨方法学科的载文较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该刊的不足,恰恰是该刊的特色。如《学报》以“政治法律”学科为主,更加侧重于研究现实问题,颇具党校特色,说明《学报》正在不断走向特色化和专业化。但是《学报》所属的“D”类特征还需进一步增强,如经济类的载文量依然占据重要比重,今后应在保持“政治类”文章占有绝对数量的前提下,其他类学科的文章适度均衡。《学报》应紧跟改革发展潮流,不断调整栏目布局,关注国家政策,注重栏目设置的完整性和新兴学科研究的规范性。
  2.提升《学报》的载文来源、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的广泛性,进一步增强《学报》的全国性全面性特色。《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载文量有所提高,其信息量能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但是改为双月刊后,该刊并未盲目增加载文量,2012年后载文量相当稳定,说明该刊不仅追求载文的数量,也在不断追求载文的质量,力求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学报》的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都以四川境内的高校为主,作者大多分布在高校、研究机构密集的发达城市,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广泛,但是在其他地区的宣传力度不够。今后,应加强信息交流,吸纳文人志士,建立一支知名度高、学术造诣较深的作者队伍群;同时《学报》中有较多合作文章,通过资源共享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不仅局限于同单位同学科,还要加强跨地域跨学科合作,方能取长补短。
  3.提高知名学者、时效性、新颖性文章的采用率,进一步提升“转引率”和编辑出版的影响力。《学报》的被引情况一直很乐观,虽2013年较之2012年有下滑,但文章质量和影响度并未下降,作者对以往科研成果有较强的吸收借鉴能力,比较严谨。今后《学报》应继承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彰显《学报》自身特色,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加在理论深度、高质量方面的论文,继续保持文章严谨性,突出采用稿件的时效性和新颖性。
  最后,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情况来看,《学报》2011年到2013年的文章转量数和转载率都呈上升趋势。据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网站数据显示,《学报》在2013年度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排名中位居党政干部院校学报第7名,首次进入综合性期刊总排名榜,列第67位,首次进入政治学科期刊排行榜,列第15位。这说明《学报》在创新和质量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宏,杨如华.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意义〔J〕. 编辑学报,1994,(2).
  〔2〕宋晓燕,王惠翔.《污染防治技术》论文作者及引文定量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03,(1).
  〔3〕苏新宁.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12).【责任编辑:朱凤霞】
其他文献
卵巢癌102例临床分析张林燕王丽岩乔惠珍陈丽萍1(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关键词卵巢肿瘤;分期;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分类号R737.31迄今为止,卵巢癌是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居女
【正】简介:总投资121亿元、总长达191公里、串联杭州5个区县市的杭千高速公路,经过高速公路建设者两年半的奋战,于2006年10月28日正式全线开通,同日杭徽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
<正>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的现象,指在本无外声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中鸣响,或如蝉鸣,或如风声雨声,常是全身性疾病在耳部的反映。耳聋则是听觉功能减退或丧失,轻者听而不真(称
近年来,四川省各地在推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方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办事公开内容程序日益规范,载体平台日趋丰富,公众参与日趋广泛,有效地保障了公众
【正】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赏荷名地。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赞誉西湖荷花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到盛夏时节,西湖便成
墨白的《欲望三部曲》(《裸奔的年代》《欲望与恐惧》《手的十种语言》),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社会变革中人们精神蜕变时的挣扎。作者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描写人物对物欲、权欲和情
【正】人间天堂是对杭州非常恰当的评价。这里有非常丰富生动的生活、休闲、创业的实践经验,而且研究和实践发展已经从旅游、休闲上升到生活品质阶段,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这
针对中医高校临床课程考试现状与高校培养目标的不符,进行了多门临床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结果:(1)临床教学和考试改革必须以中医高校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理论运
关节内游离体是造成膝关节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引起关节疼痛交锁.我院自1999-02~2001-04收治23例膝关节游离体,随访3mo~2a,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肝脏可以发生病理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多样化的肿瘤病变,为了较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肝脏肿瘤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我们对我院28年间手术切除121例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