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牵引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思考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培养高中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问题牵引式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从注重历史问题难易度的把控、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的挖掘、运用史料内容强化问题设置以及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四个方面,探讨问题牵引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牵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相关历史知识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快速地解决问题。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落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利用历史问题的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历史教学发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注重历史问题难易度的把控
  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层次,分析史料的能力也有高有低。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问题牵引式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把控历史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高中生的实际层次为依据,设置在难易程度上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既要设置一些简单问题,以巩固基础知识点,满足那些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和探究才能解决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思维思考,满足那些历史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那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和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切忌一味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历史问题,这会打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针对中美关系问题进行提问,首先提出简单问题:“冷战时期中美关系是因为什么得到缓解的?”然后提出难一点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形势角度进行分析。”在这种能够回答上来,但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对历史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的挖掘
  传统模式下,学生主要是依靠背诵来记忆教材中的概括性、总结性文字,以及重难知识点,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很多问题可能换一种方式问学生就答不上来,影响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和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和知识的挖掘,通过问题的设置和牵引,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文字背后隐藏的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挖掘历史隐性问题的过程是充满趣味性的过程,学生在思考和挖掘过程中,学习热情会变得更高、自信心更足,历史分析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运用史料内容强化问题设置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会发现,史料分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首先会给出两段或几段史料,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史料回答问题。史料分析题,一方面是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情况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对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的考查。史料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是单个,可能是多个,所以难度较大,对高中生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史料阅读、分析能力,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历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精力去探究和思考。在高效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显著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为高考打好基础。
  四、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所以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数量,不能一味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这会使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在提出和回答問题中度过,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同时也会模糊历史知识的重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分主次,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围绕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例如,在“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即儒家思想产生的因由是什么?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演变?发展趋势上的特征有哪些?我们应怎样进行评价?在相关问题的牵引下,学生的脑海中会构建起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完整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化,不仅解决中教学重难点,问题意识也有所增强。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有效地设置和提出历史问题,调动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若云.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7).
  [2]梅凤琴.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4).
  [3]赵秀敏.巧用问题教学,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J].知识文库,2019(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讓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以老师的启发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小组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把这一自主学习式教学理念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本文主要从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引导者;巧设情境与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式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的配合,以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优化。中职机电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机电;问题;改革措施  一、中职机电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教学中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高中物理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利用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学重点内容的整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核心素养。所以,笔者在对微课以及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设计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需求,对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发挥的优势进行把握,以此通过理论知识的有效剖析,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
期刊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既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又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文从编写教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评价效果四个方面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技能。  关键词:中职教育;物理教学;理实一体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领域也正随之做出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院校实施德育与就业导师制,积极探索中职德育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因此践行就业导师制,注重德育与就业工作的相互结合,有效实现中职院校育人队伍的发展。  一、中职学校实施德育与就业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就业导师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根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在思想上给予相应的引导。因此,
期刊
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我们在假期里就饱受煎熬。新学期开学我们都居家隔离,本着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理念指导思想,我们在省市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网课的教学。这对我县俄语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平均年龄51岁,平时工作忙,连微信都是工作需要才上。我县民族中学俄语教师都用钉钉软件通过教师直播、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老师焦虑,我也惶恐,学生倒是很高兴,也有家庭困
期刊
摘 要: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党建和思政教育之间的一致性,积极采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打造出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利用网络平台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出来,为大学生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视阈;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引言:  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都是将培养学生思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进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以传递知识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探究,意在改善以往美术教学思维,促使美术教学有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思维  引言:  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和法律知识素养上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其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
期刊
摘 要:课堂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切教育措施的出发点皆为“有效”,评价也是如此。有效的课堂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课堂评价;有效;对话  课堂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