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曲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应对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氨曲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14年4月十年间在临床上应用氨曲南注射液进行抗菌治疗的所有患者资料,共统计出发生不良反应的事件为36例。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好转情况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出氨曲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针對其特点探讨临床上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
  结果在这36例氨曲南的不良反应中,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为52.8%;注射液用量为2.0g/次,2次/d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5%,较其他用量较高;在所有不良反应的症状中,过敏反应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8.3%;首次用药30分钟内和连续用药大于2次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他因素如性别,过敏史等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在停药后对症治疗的72h内好转并消失。
  结论临床分析表明,氨曲南的不良反应并不仅限于其药品说明书上标识的不良反应,因此,要引起临床应用中的重视,并给予及时的应对。
  关键词:氨曲南不良反应临床分析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7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67-02
  氨曲南是一种新型的第一个用于临床的[1]单酰胺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它口服会被破坏,因此均为注射制剂。它的抗菌谱较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大肠杆菌,沙雷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杀灭。它不仅能够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3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细菌溶解死亡,而且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也高度稳定,因此,可以作为其他耐青霉素,耐头孢菌素等的耐药菌的杀灭。再加上其临床不良反应较其他抗生素较少,临床应用不做皮试,不易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等特点[2],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国内的临床上,但是,随着其应用的增加,其更多的不良反应也逐步被发掘。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在我院使用氨曲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4月十年间在我院使用氨曲南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统计出发生不良反应的事件3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36例患者中,因尿路感染用药者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用药者9例,肺炎,支气管炎用药者11例,腹腔感染用药者4例,子宫内膜感染,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用药者7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为49.3±6.1岁。
  1.2方法。分别对这36名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氨曲南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好转的时间做出统计,分析出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根据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究其临床应对措施。
  1.3数据统计学方法。本次分析统计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性别,年龄等)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性别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在此次临床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可以看出,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关系。
  2.2年龄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从我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中年龄为54~73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52.8%,明显高于小于其年龄段的患者,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3过敏史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经统计,36名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17例无既往过敏史,8例患者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3例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3例对解热止痛类药物过敏,5例患者对海鲜,鸡蛋等食物过敏。这些数据说明,氨曲南的过敏反应没有预期性。另外,虽然氨曲南不易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交叉过敏现象,但是,对这两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也有可能会发生对氨曲南过敏的现象。
  2.4氨曲南的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这3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根据患者感染的程度,药物的用量分为1.0g/次,1次/d或2次/d;2.0g/次,1次/d或2次/d。将1.0g或2.0g的药量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然后缓慢静脉滴注。经统计发现,在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中,药物用量为2.0g/次,2次/d的患者发生率较高,为44.5%。见表2。
  2.5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据统计,在这3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21例出现了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出现红疹,发热,口唇发麻。其中有2例表现为剥脱性皮炎,1例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其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除过敏反应外,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反应症状;有7例仅发生了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3例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症状。2例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症状;3例患者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肌肉酸痛等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症状。在这些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8.3%。如表3。
  2.6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好转时间。在这36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中,为首次给药并在给药后30分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7例,所占比例为47.2%。首次给药在30分钟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为6例,比例为16.7%。多次给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3例,所占比例为36.1%。可以看出,首次给药后30分钟内出现不良反应和多次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两种情况所占的比例较高。   36名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在立即停药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均在72h内好转并消失。
  3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氨曲南所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应该引起重视,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缓解治疗。
  (1)用药前:在给患者用药前应该严格按照氨曲南的说明书进行用药,虽然氨曲南在用药前不需要做皮试,但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尽量给患者做皮试;在用药前应该详细的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程度合理给药,以防用药过量引起不良反应。另外,上述的不良反应统计中,年老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其身体耐受力有关,故对于老年患者应该慎用。
  (2)用药中:在對患者静脉滴注用药时,要控制好滴注的速度,以防滴注速度过快,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一般情况下,一次静脉滴注的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另外,一次性的用药量也不易过大,以防超过患者的耐受量,引起不良反应。因为氨曲南的使用具有时间依赖性,且其半衰期短[3],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遵循“少量多次”的用药原则。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特别是用药初期,注意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医生和护士应该加强对氨曲南不良反应的学习,并有使患者知晓的责任。在用药中共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4)出现不良反应的对策:对于用药过程中已经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该立即停药,观察症状消失的情况,如果症状不能自行消失,则要采取一定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进行吸氧,使用抗组胺,抗过敏的药物等,如效果较差,可加用强的松。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该立即给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
  4讨论
  氨曲南虽然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其不良反应仍在陆续发现中,除了上述我院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国内还有其他关于氨曲南不良反应的报告的出现,如急性喉水肿的报告文献[4],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报告文献[5]等,另外,目前虽无关于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但是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也需谨慎并加强肝功检测[6]。对于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育青.氨曲南不良反应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5:99
  [2]李翠静,崔红霞,孟丽华.氨曲南的临床不良反应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09:139-140
  [3]王慧,葛艳.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32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8:30-31
  [4]连建强,董乐乐,朱文毅,左强,荀伟.氨曲南不良反应临床之见[J].中国医药指南,2010,14:133-134
  [5]周芳,张竹丹.氨曲南致慢性不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03:281-282
  [6]柳海环.氨曲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J].海峡药学,2011,09:216-217
其他文献
摘要考试目前仍然是我国各大学校最常用的测量学生学习情况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某医学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复习时间对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期末试卷各题型的得分情况的分析。  结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而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得分两组则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总成绩也显示有统计学差异,提前两天复习的班级比提前七天复习的班级总成绩更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10月我院收治1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效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物器官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购置新鲜的与人体器官形态与结构近似的动物器官用于课堂教学,以解决人体解剖标本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认识能力与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结果与结论通过把新鲜的动物器官引入解剖学实验教学,弥补了教学中人体标本资源不足,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内容,观察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健康状态与健康意识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所收集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健康教育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在60例患者接受了健康教育后,其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科学认识以及健康意识也明显提升。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以急诊形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溶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电刀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62例疝气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24例)采用高频电刀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普通手术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程度。  结果66例疝气患中研究组切口不良愈合率为54.2%,对照组切口不良愈合率为5.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62例患者都在硬膜
期刊
摘要:目的探察传统板书与多媒体PPT两种教学方式在生理学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选取我校08级临床医学专科两个班,共82名学生,按照不同的教学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学生实行多媒体PPT方式教学,对照组学生实行传统的板书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  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观察组为79.3分,对照组为75.6分,两组学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发现,
期刊
摘要解剖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解剖学的知识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如何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任务驱动教学理论和方法入手,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解刨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影像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年,但却包含了临床科室及影像各部门的工作等多种内容,并且要通过实习训练,让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胜任影像科住院医师的工作的标准。因此,只有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与计划,才能对实习生的培养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学生在一年的实习过程中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技能及工作技巧,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与学习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交好地进入影像科医师的角色。  关键词:医学影像实习教学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如何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方法观察对比本院护理实习生在加强培训患者护理安全教育与否后实习成绩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采取培训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实习生,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结论护理安全教育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预见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确保患者住院安全[1]。  关键词:安全目标护理安全护理技术操作  Doi:1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