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以急诊形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溶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间后心肌梗死、心绞痛、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间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血管溶栓再通率,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左旋精氨酸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9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77-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给与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临床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升高[1]。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我院应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以急诊形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提示出患者的ST段抬高,經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10例患者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龄38—7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3±8.6)岁,50例患者中,24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0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例为前间壁,2例为广泛前壁。患者的基础疾病分布为,15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血脂症,6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50例患者,男22例,女28例,患者年龄39—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5±8.2)岁,50例患者中,25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2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例为前间壁,1例为广泛前壁。患者的基础疾病分布为,16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高血脂症,5例合并糖尿病。
  1.2临床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各项临床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范围内,同时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和心电监护[3]。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式与用药剂量为:150万U尿激酶加入到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式与用药剂量为:左旋精氨酸200mg/kg,1次/d,连续使用3天时间。两组患者在治疗12小时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溶栓,具体的剂量为:1mg/kg,2次/d[4]。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90min和120min是的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间后患者心肌梗死、心绞痛、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死亡情况[5]。
  1.4统计学方法。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临床血管再通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溶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记录的具体数据见表1。
  2.2〖JP+3〗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间后心肌梗死、心绞痛、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间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记录的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急诊静脉溶栓是目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急诊静脉溶栓的主要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恢复患者心肌组织细胞的血流灌注,避免心肌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受到进一步的损害。本次研究中,应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显著地提高了患者血管溶栓再通率,同时显著降低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代荣,刘宏.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1):811—813
  [2]李彦文,刘立新,赵艳红,等.中等剂量尿激酶救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13):1786—1786
  [3]彭丽华.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7):55—56
  [4]王建军,李志民,赵淑芳,等.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0,39(3):263—264
  [5]李帆,彭刚.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35(17):20—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FFP融解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  方法20份成人合格全血在冷冻至-30℃前平均分成4组(27℃,37℃,47℃ 和57℃组),成功制备FFP后抽取标本测量INR、PT、APTT、FIB和D二聚体。  结果INR、PT和APTT在57℃最高(P<0.05);FIB在27-37℃基本稳定,但在57℃时较37℃有所下降(P<0.05);D二聚体在各个温度下都较高。  结论FF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再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再手术后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再手术后一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总例数的19.35%,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后并发症均痊愈。其余25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  结论甲状腺再手术困难重重,因此术前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手术中医生自身应仔细认真,准
期刊
摘要现代医学教育开始实行新模式,为了适应这样的新形势,同时将医学院的学生培养成高质量、实用性人才。就不得不改革我们传统的病理學教学。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角度来思考病理学教学改革,从而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99  【中图分类号】R-1【文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受到自我血压监测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通过问卷对医院入住的1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他们的基本状况、自我血压监测状况以及他们对药物的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 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会受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患者的自我血压检测的影响。而其他的因素在统计时没有明显的意义。  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血压监测会积极的影响他们对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状况,并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乳腺的良恶性肿块在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的表现有较大的差异,恶性肿瘤血流信号丰富。  结论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可以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准确性比较高,对指导临床手术有比较高的价值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中医护生对死亡的理解,为进一步开展生死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中医护生进行《生死观教育》课程,在课程前、课程后,采用死亡焦虑量表(CT-DAS)对226名18-21岁女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课程前、课程后比较,CT-DAS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T-DAS量表中条目4、条目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T-DAS量表中条目4“
期刊
摘要考试目前仍然是我国各大学校最常用的测量学生学习情况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某医学专科学校三年制护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复习时间对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期末试卷各题型的得分情况的分析。  结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而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得分两组则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总成绩也显示有统计学差异,提前两天复习的班级比提前七天复习的班级总成绩更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10月我院收治1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效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物器官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购置新鲜的与人体器官形态与结构近似的动物器官用于课堂教学,以解决人体解剖标本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认识能力与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结果与结论通过把新鲜的动物器官引入解剖学实验教学,弥补了教学中人体标本资源不足,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内容,观察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健康状态与健康意识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所收集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健康教育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在60例患者接受了健康教育后,其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科学认识以及健康意识也明显提升。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