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的世界是现代化、科学化的世界,而未来的科学是数学化的科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数学是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数学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与研究工具.没有数学,社会将停滞不前,人类将无法进步,如此等等,数学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然的,数学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要求相关领域的人们学好数学,发挥数学的重要推动作用. 高中生是大学生的后备人员,是未来国家建设人员的重要领航者,学好数学,不仅关系到学生考取大学的前途问题,关系到祖国未来科学领域的创新与推动问题,最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以及生活道路的走向,是一个人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学好一门学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的影响也有外因的影响,那么高中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教师在这方面应该做何引导呢?
  
  一、 内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1]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学好数学势在必行.
  1.注重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刚升高中,很多学生都有一番重新开始,乘风破浪的劲头,因此,高一的数学教师应当好好抓住这个好时机,做好高一新生起始阶段的引导工作,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多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慢慢引导对数学产生恐惧的或者有厌倦心理的学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同时多对其进行解题的帮助和鼓励,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老师,向往着数学.
  这样,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培养起学生内在的对数学的渴望和兴趣, 兴趣一旦建立起来,对数学的恐惧就会转变为对数学喜爱.有了心理上的认可,学生学起数学来自然如鱼得水.
  2.唤醒好奇心,以激发学生持续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来自于好奇心,好奇心有知觉性好奇和认识性好奇两种,其中后者是由不一致的观念造成的,也就是因认知冲突,导致唤醒水平的提高,继而引发消除这种冲突的行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情境,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使学生经历认知冲突,就可以预期学生将采取消除这种冲突状态的步骤,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的数学来源于丰富生动的实际生活,教师如能有心观察、联想定会使数学变得更容易、更贴近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些难以记住的数学公式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来达到促使学生快速记住的目的,教师在寻求这种教授方式时不但不会耽误学生的功课,反而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思考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灌输式教授方法更有效.
  
  二、外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下仍然保留着学习上依靠教师的现状,所以,教师这个外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有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在面对当前“不进则退”的社会现状,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加强理论研究的能力,掌握和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根据情况探索适合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积极向上,好学的课堂氛围.
  第一,由“教”变成“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 ,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第二, 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上的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去捕获他们的心灵.工整的板书,精练的语言,独特的思维,巧妙的引导,非凡的耐心等都可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区别于其他教师的课堂,不陷入他人的俗套.我们应充分挖掘数学与周围事物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授相关知识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诗词形式,幽默而俏皮地表达意思,让学生在开怀大笑的同时爱上教师的独特教学法,从而爱上这门学科,产生一种期盼这门课快点来临的感觉,能达到这样的学生心理效果,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平时不需要老师催促,学生也会自动学习和复习相关功课了.
  第三,科学安排作业,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协商,合理安排数学学科的学习时间.
  每天安排适当的时间,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引导学生做作业,复习.量适当即可,少搞题海战术,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心理状态.
  第四,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加以解疑.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学生学好学会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课堂上讲习题,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有的学生表面上看是听懂了,但当他自己真正实践解题时却发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得十分精巧,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教学,真的结果会是这样吗?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如果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的思维误区跟学生讲讲,勉励他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解好数学题的,就算老师也不能做到,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尽量避免类似误区.而且这样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老师,消除老师给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感觉,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交流,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总之,知识应用素质的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应用型问题有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多视角的横向联系,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其多功能的教育价值早已是众所公认的事实,它已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社会、认识评价社会的一个窗口.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因此教师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
  
  参考文献
  [1]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
  [3] 朱及群.社会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初中化学新课教学又是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和形成各种能力技巧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优化初中化学新课的教学?一、从教师自身做起我认为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竭力地履行职责,能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抓住知识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本学科最本质的内容,就能化繁为简,详略得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袁贵仁部长在最近召开的第十八届美学大会上指出,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有一种宽阔、平和的心胸,美育的作用不可或缺。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科,责无旁贷地承担着美
新修订的《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已经工信部2016年第56号公告批准发布,标准编号为JC/T1072—2016,自2017年4月1日开始实施。本文介绍了该标准的修订背景、任务来源、
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词汇丰富、词义纷繁、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为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逃避在英语词汇的浩瀚大海中游泳。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C Ron Hubber先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词汇教学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词汇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过构词法教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1.派生法  掌握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