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给了一个很高的介定,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机能,特别是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提倡辐射发展,多元发展,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情感,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显得十分必要,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平时感悟,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養学生情感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首先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悟“文情”。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读课文,通过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初步感受主人公的伟大精神及人格魅力,感受文、词、句等语文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当学生读到“漓江的水”时,许多同学不由的“啊!”、“呀!”等一连串的语气词出现了。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当学生读完谈感受时,有同学说:我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读后感到桂林太美了!什么时候也想去玩一玩!等等,学生感受十分丰富。
  二、再读课文,深入感悟,引导学生动情用情。
  经过初读课文,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个大略的感知。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较深入的去感悟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用情去朗读、思考、体会,能与文章的作者和主人公产生共鸣,分析写作意图、主人公的感情线索,把自己体悟到的全部倾注到自己的学习、交流、汇报之中。
  三、品读课文,用心鉴赏,引导学生抒情。
  让学生理解句子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及句子节奏、停顿,重读字词,使其品味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者笔下的人和事,理解文章中心,领会作者主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当引导学生品读“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我先让学生抓住“伟大”、“最后”、“也没”、“没”字词,体会邱少云精神的伟大,然后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朗读出来,可以全班比赛,还可以在旁边写一写对这句话的理解,感受。学生将自己对邱少云的深情尽情的表达出来,这堂课学生在紧张而又悲愤的气愤中度过,实现了教学预期。
  四、拓展训练,引导学生移情。
  在组织课堂扩展中,让学生将课文中体悟到的感情转移到生活中去。以《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想想自己是怎样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训练,把体验到的转为自己的能力。通过设计适当的训练项目,才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悟,训练学生情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复推敲。大胆探索,合理设计,用满腔的热血去浇灌娇艳的花朵。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说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自
【摘要】学习困难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学法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三个不同班级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实证调查为,着重从语文单科学习困难这一方向来研究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就如何提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应对策略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现行的中、高考政
【摘要】教学生以情作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教学生在名篇名作中学会欣赏情感;教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活的主人,细心留意身边的景和物、人和事,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积累、蕴蓄情感;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情商,引导学生以情作文。  【关键词】欣赏积累蕴蓄情感凝聚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有句话:“《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也就是诗人作诗之旨,终究
我们学校的地形很特别,为了准确预报天气,我们组建了一支天气预报小队.你知道我们怎么做天气预报吗?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预留出创造空间,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评价学习成果,
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教师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让教育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呼吸自由的空气,为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而教育,将
X,在这样的夜里,忽然很想给你写封信,说一些久远的,早已散落在风里的故事.
期刊
情境创设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如何把书本知识讲好,对学生的兴趣关注不够。其实,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能够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实用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的公共阅览场所。 “Farm House ” is to meet the cultural need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具有其它科学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