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时期中国-罗马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文化想象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jzs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人类学"向下研究"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汉晋时期中国-罗马丝绸之路开辟及其文化想象。文献分析表明,汉晋时期罗马帝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交通发达、政治制度健全、农业发达、物产富饶的大帝国,中国-罗马双方在财货需求和政治建功推动下共同开创了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商贸、文化交往通道,但两国之间的直接交流交往依然较少,汉晋时期的史家沿用传统的见识与宇宙观等来比附、想象罗马国人的形象、地理位置。
其他文献
壮族情歌具独特民族性、地域性,其英译不仅要契合音乐、文学规律,还需跨越英壮语言、文化、思维及审美差异。为此,应以“以歌译歌”为基准,“形神兼具”为理想。具言之,译词的音韵、轻重音、语调走向与原歌旋律融为一体,语法、语篇与原歌“元功能对等”。经此,众“讹”可消,“化境”可期。相应策略,可“异化优先,归化相辅”。方法与技巧包括:音译、直译、意象像似、视角转换、形意互合、“得意忘形”等。
期刊
曲枫教授是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学习人类学的中国学生,也是爱斯基摩研究史上的第一位中国人。他1967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市,先后在中国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荷兰莱顿大学考古系、美国阿拉斯加大学人类学系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在该中心与阿拉斯加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中担任博士生导师。
以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为例,从灵性本体论视角考察人与动物的关系。传统人类学以笛卡尔二元论为理论基础,将文化与自然、人与动物视为二元对立关系。通过对爱斯基摩民族志学数据分析并不支持二元对立学说。爱斯基摩社会中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与共享两大原则,其身体观念和仪式中的面具使用习俗都证明人与动物关系的本质是平等的、互惠的、互动的主体间关系而非主体凌驾于客体的分层关系。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仪式活动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均体现了社会的、文化的、符号的、经济的、生态的、环境的、自然的、物质的各种因素的交织与互动。
回顾了有关雅库特人起源的不同研究路径,从最早的旅行者猜想,直到最新的DNA分析。研究考察了18~19世纪与传统口述文学相关的文字研究,19世纪的考古学相关研究。对口述文学的样本分析,语文学与语言学的相关发展,以及2000年后对雅库特人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做相关概述。
通过考察9世纪至15世纪维京时代海上活动及其经济影响的考古学证据,收集并整合过去四十年从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一系列材料,发现冰岛居民一千年前来到这片数百万年未受到人类影响的处女地,这些居民带来的一系列文化和经济传统(如土地所有权和农耕价值观)深受他们气候温和的北大西洋故乡的影响。他们到来后,冰岛环境受到影响并开始恶化,脆弱的自然资源受到侵蚀,这导致他们依赖海洋资源为主要生存和出口贸易来源。其中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形成了居民的长期生存策略。
曲枫教授早期对史前艺术感兴趣,在硕士学习之后开始转向宗教考古学研究,其博士研究跨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从萨满教神经心理学模式和结构主义入手,最后转向对灵性本体论的研究。在曲枫看来,不仅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在世存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作为学科本身也是一种在世的存在,必将与其他学科,甚至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密切的关联。因而,他力主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同时对人类学在中国学术界地位的提升充满期待。
在综合分析国内学界走廊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不同学科对走廊的界定不同,研究目的各异,费孝通先生倡导走廊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诠释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民族学界提及的六大走廊做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可以用"榫卯"来重新阐述这些走廊在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民间文献为基础,结合多元史料,梳理桂林毛村水上人的来源和其在水上陆上生活的变迁脉络,探讨其透过重述祖先来源和历史权利,建设宗族和改变信仰称号,从而利用国家的话语符号塑造新的身份,认同主流文化和国家权威,以期掌握话语权和利益最大化。透过这一案例,认识边缘人群实现国家认同的途径。
采取布迪厄提出的资本转换理论,通过对贵州侗族村寨"N"合作社精英Y的行动轨迹转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精英既受惠于又受制于地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合作社发起阶段处理强关系网络时,其行动习性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但是进入外部市场世界的弱关系网络时,其行动策略却难以适应,陷入各种麻烦和危机中。该案例研究启示,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转型需要通过能力建设,帮助合作社精英矫正行动轨迹,不断调适新的经营环境和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