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9年5月~2007年2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33~68岁,平均52.4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3年。病变部位:C5~6节段3例,C4~5节段25例,C5~6节段31例,C6~7节段6例,合计65个节段,其中单节段28例,双节段14例,三节段3例。
  本组病人的主要症状:躯干部双下肢和(或)双上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经常无故跌倒,动作笨拙,足底踩棉感,躯干束带感,不全瘫,大小便障碍如便秘、尿失禁或尿滴沥,少数病人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和眼花等症状。
  主要体征:①肢体感觉麻木, 躯干有感觉障碍平面存在。26例病人的感觉障碍平面与病变阶段不一致,比MRI显示的病变阶段低2~11个阶段。②肌张力升高,肌力不同程度下降,有肌肉萎缩,这种改变以下肢为主或下肢重于上肢。③浅反射如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或减弱,腱反射亢进或减弱。④巴宾斯基征和霍夫曼征多为阳性,髌、踝振挛部分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常规进行X线和MRI检查。X线投照位置为正侧双斜位,13例加照过屈和过伸位片。X线片显示出颈椎曲度变直、反曲或呈现S型,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下降,椎体前后缘、关节突和钩椎关节增生,12例病人椎间孔狭窄,4例病变节段合并有病变节段退变性滑脱,过屈和过伸位片明显,尤其是过伸位片,滑脱距离为1~2mm。MRI主要进行矢状位和横断面扫描。MRI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大多数病例MRI均显示退变间盘变薄,信号降低且不均匀,与椎体相比,正常椎间盘呈现长T1与长T2信号,含水量减少后T1与T2信号均变低,髓核向后突出,将后纵韧带顶起压迫脊髓。增生骨刺较大者亦对脊髓造成压迫。在矢状位T2WI上突出的髓核呈高信号,骨刺为低信号,如髓核突出部分与盘内部分相连,则显示为连续一体的形态。如果已经断裂,则显示为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外形。脊髓受压处在T2WI多表现为压迹和局部水肿,呈高信号,脑脊液信号中断。后纵韧带在T2WI上为连续的较低信号,受压处向后突出,无斷裂。椎管内静脉丛因为回流受阻,血流呈现出高信号线状影,而在正常情况下因为血流的流空效应而呈无信号的黑色。脊髓受压较轻时可以无信号的改变,稍重时有水肿改变,如信号变高,脊髓增粗,曲度改变,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脊髓变性的直接征象,如软化灶囊变和萎缩。
  手术适应证:有明确的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无出血性疾患和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或虽有但可以纠正者,无精神疾患,能够配合检查和治疗者。
  治疗方法:在就诊过程中,45例病人进行过理疗、按摩、牵引、颈椎制动和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在治疗初期症状多有缓解,随时间延长,疗效变差,症状复发甚至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症状。术前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常规进行颈部MRI和X线检查,病人进行气管推移训练和颈椎过屈练习以耐受手术。麻醉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切口为平环状软骨右侧颈前横切口,依据病变节段进行上下调整。术中采用C型臂X光机进行透视定位。手术采用环锯法切除病变间盘或进行椎体次全切除[1],钻孔时要注意环钻必须与所在阶段垂直,避免出现一侧骨质已经钻透,另一侧未透,再钻时可能损伤脊髓。均取右侧髂骨植骨,其中14例利用植骨块与骨洞的嵌插固定;其余病例在嵌插固定的基础上,根据病变节段采用不同长度钛板固定。术中仔细止血,减少术后出血。手术过程中术者和麻醉师多次询问病人的感觉,以便及时发现手术是否引起神经和脊髓损伤的加重,或者引起新的损伤如喉返神经损伤。
  术后情况:术后颈椎围领固定3个月,以利于植骨块愈合。术后颈部切口无感染,无症状加重,3例病人出现取骨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和清创后愈合。24例在术后第1天自觉四肢麻木感减轻,肌力恢复。查体发现体征明显优于术前,感觉障碍平面下降,肌力恢复Ⅰ~Ⅲ级不等。病理反射转为阴性,其他病人在术后3~45天内开始恢复,逐渐好转。在本组病例中,恢复早且快的是病程较短的病人。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X线片显示,植骨块位置良好,无移位和塌陷,已和周围骨质愈合。
  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3个月。在随访期内病人症状都有进一步好转,部分病人残留有较轻的局部症状,如颈肩部酸痛、活动受限等,但仍可以从事手术前的工作和正常生活。多数病人由于担心病变的复发和发展,减少或停止了手术前的一些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少数病人恢复以前的工作和生活。
  
  讨 论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任其发展,可以导致严重的残疾。我们认为,根据病史、查体和影象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一些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基本明确诊断并确定分型和脊髓损伤的部位,包括有无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一旦明确存在脊髓损伤,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解除脊髓的压迫,最大程度地保留脊髓的功能。术中按照手术的操作要求操作,应小心轻柔,避免对脊髓的误损伤,造成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在植骨时应当保持植骨块与骨洞壁有适当的压力,使二者间紧密接触,可以减少骨块移位和骨不连的几率,术后要固定足够长的时间,以利于骨块的愈合。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及早发现喉水肿、切口内血肿、脊髓损伤加重、声音嘶哑、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供骨区的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总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安全,操作比较简单,并发症较少[2]。利用微创技术可以将手术损伤减到最小[3]。尽管如此,术前也要作好各种准备提高手术的效果,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主编.实用骨科学.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109.
  2 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前路择期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中华骨科杂志,2004,9:538-542.
  3 张小明,卞传华,陈伟民,等.内镜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吉林医学,2006,3:63-6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25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后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进行充分血液透析的同时加用适当药物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并发症    材料与方法  2003年5月~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6年收治糖尿病合并感染病人76例,其中肺内感染25例,泌尿系感染39例,创口感染6例,肠道感染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26~80岁,平均59岁;2型糖尿病65例,1型糖尿病11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4例,血糖8.0~27mmol/L,平均13.9mmol/L,白细胞(7.5~19.2)×109/L,平均16.7×109/L。  肺部感染痰培养:卡他布兰汉菌6例,肺
期刊
摘 要 目的:明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社区医院的地位,进一步规范AMI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近10年治疗42例AMI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规范静脉溶栓组的急性期死亡率、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下降50%所需时间、心功能、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内科传统治疗组(P<0.01)。 结论:在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快速发展及医疗费用巨增的时代,社区医院内科医生进一步掌握和推广静脉溶栓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保肝治療。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好转率为53%,对照组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白蛋白上升。③无效:病情恶化或死亡。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治疗前后均值间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8年4月~2002年3月收治5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7例,坠落伤14例,打击伤9例。出血部位:侧脑池出血28例,大脑纵裂11例,鞍上池及脑沟出血8例,单纯脑室出血3例。  临床表现:神志清醒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30例,嗜睡16例,昏迷4例。按GCS评分标准:3~7分4例,8~12分46例。  治疗方法:先行脱水、止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2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4mg加入5%GS500ml静滴;常规治疗组并发CVS后再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尼莫地平组CVS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及偏瘫者预后不良。结论:SAH后早期应用尼莫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E-选择素和肺损伤评分联合测定,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为试验组,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两组血浆E-选择素水平,同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E-选择素水平、肺损伤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血浆E-选择素水平与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MODS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患者。结论:E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诊断要点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胸腔积液病人在入院1周左右被分别确诊各种恶性胸腔积液。结论:恶性胸腔积液常见,可涉及各个系统的恶性肿瘤。原发病以肺癌最多,胸腔转移乳腺癌第一。恶性胸液增长迅速,可由直接侵犯种植转移或纵隔淋巴受限引起。采取反复抽胸水查癌细胞、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痰涂片病检,可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60~69岁23例,70~79岁11例,≥80岁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跌倒伤9例,打击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损伤类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5例。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昏迷29例,嗜睡7例,GCS评分3~5分13例,6~8分17例,8分以上6例,兩侧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97~2006年31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论: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腔狭窄以及脑血流变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外伤 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1997~2006年收治经CT证实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6~57岁,平均34.7岁,其中6~13岁7例,14~20岁1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