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生成逻辑、价值内涵、实践路径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与民本思想合理内核的坚守与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当代践诺,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规定了民生建设的一般性特征,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目标和归宿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要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民生制度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基本价值立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价值立场,规定着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动力来源以及目标归宿,科学回答了“民生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时代课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之生成逻辑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合理内核的坚守与传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当代践诺,同时也是聚焦新时代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必然要求。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合理内核的坚守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实践主体和最高价值主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28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明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唯物主义观点,并由此提出“现实的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基于人民群众的这种主体性及历史作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考察、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作为一切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提出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并指明了實现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路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旧世界。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并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指出无产阶级的百万大军才是万能的,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制定的政策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表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则是其具体的实践体现。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典型命题。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就有提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体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仁”“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孟子主张“重民”“贵民”,墨子主张“节用爱民”,荀子强调“君人者,爱民而安”;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宋代,朱熹将此进一步发扬,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也都强调“以民为基”,并号召统治者将此作为第一准则;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更是将传统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与西方民主和人权思想融合在一起,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民生主义理论。传统民本思想以及民生主义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蕴含着许多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积极因素,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在汲取这些民本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当代践诺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经成立便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追求;在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转变,正朝向共同富裕迈进。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并通过发展经济、组织生产、进行土地改革等措施来改变人民的生存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党明确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幸福,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与巩固新生政权同等重要的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经济、政治前提以及体制机制保障。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继续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邓小平认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坚持“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面对新世纪党执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江泽民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明确了党的执政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从这一理念出发,他特别强调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
  中国共产党这种“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新时代被凝练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意在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党执政的各个方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党没有自身利益、只有人民利益的性质。因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就成为新时代党领导的民生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三)是回应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及其能动反映,人的需要呈现出层次上由低级到高级、内容上由单一到多元发展的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并逐渐有了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以至于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表现为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人们的需求从对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进一步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的获得,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求,表明当前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更加高质量、多样化。然而,囿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当前民生建设的总体水平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以教育为例,“上学难”的问题已经解决,但诸如“上好学”的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们的民生需求就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此,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个实际出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之内涵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价值立场,贯穿于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全部内容,指引着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方向。从基本出发点来看,是为了不断满足人的利益和需要;从整个实践过程来看,是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目标归宿来看,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价值出发点:为了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其精神实质在于维护和实现具有平等权利的每个社会成员合理的、切身的利益。它从宏观层面解决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重大而关键的问题,规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出发点是为了不断满足人的利益和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它激励着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社会需要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进行思考和实施社会行为的动因所在,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和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这个理论前提从根本上决定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本真精神在于实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利益要求尤其是共同利益要求,保证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否则,社会就可能丧失自身发展的动力因素。利益与需要密切相关,人的需要是利益形成的基础,一定的需要形成一定的利益,一定的自然生理需要构成一定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自然基础。那么,何为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进行生产生活首先需要吃喝穿住等一些东西,它们从总体上构成了人的需要本身,所以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531。人的这些需要体现了人对其所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依赖关系,反映的是处在贫乏状态中的人对物质、精神需求对象的一种追求。从这个角度讲,需要是利益形成的自然基础。但需要本身不是利益,人的需要往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并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以利益的形式表現出来,因此利益可以看成是社会化了的需要,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本质上既是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也是坚持以人民的需要本身为中心。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民生是各种利益和需要的直接反映,更是最现实的生活需要,关乎人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涉及到利益的共享。人们的民生需要既包括维持自己生命和存在的生存需要,也包括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品质的享受需要,还包括为了完善发展自身个性而产生的发展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为了满足人的这些民生需要而进行的,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社会、生态等需要为中心,使他们的根本利益得到真正实现。由于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因此民生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目标要求也自然会随着需要和利益的变化而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层次变得更高、内容变得更多了,由最初渴望过上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的生活到现在期望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得到更高质量、更公平、更优质的民生公共服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民生诉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民生问题入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实践,适时推出一系列见效快、覆盖面广的民生社会政策创新,解决了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许多操心事烦心事,真正做到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些举措符合人的需要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核心价值。
  (二)基本过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价值立场,意味着在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民生建设作为一项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创造,其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实践一再证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众生活状况的关键。自成立以来,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引导人民群众自己解决民生问题。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实践中就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个环节中来。首先,人民群众是民生社会政策制定的主体。社会政策为民生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智力支持,其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在进行民生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通过实地调研等多种多样的途径倾听民众的诉求、收集民众的意见及其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并对这些诉求、意见、经验进行认真分析,确保在最终的政策中体现出公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政策仅仅成为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工具,真正达到持续改善民生的目的。其次,人民群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实践活动的主体。民生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活动。民生事业的最终完成,必然要依靠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克服影响民生改善的各种障碍,去不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民众的普遍参与,民生建设的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失去强大的生命力。最后,人民群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际成效的评价主体。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评价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如何,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评价和检验。其评价和检验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民生建设是否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是否满足了民众的需要,是否让民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实施每一项惠民方案之前,相关部门都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进行详实的调研,以便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6]。遇到重大决策,还会与人民群众进行商量,争取寻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在改善民生的具体方略上,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7],而不是单纯地靠政府大包大揽。这一点深刻反映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资金、技术、教育等途径鼓励和引导困难群众自力更生、努力奋斗,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实现富裕。此外,在衡量民生工作上,十八大以来的民生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6],民生建设搞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民众的满意程度。他强调,人民群众对哪个领域不满意,政策的着力点就放在哪个领域;人民群众最期望什么,民生建设就重点做什么。例如,针对近年来房价飞涨影响了人们在城市的住房需求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而为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定位。总之,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目标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价值立场,更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归宿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秉承这一崇高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写入报告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加以强调,同时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纠正了以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忽视人的作用的问题。例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要求。新时代民生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
  就目标的内容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既指每个人的需要、个性、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和发展中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整,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新时代,民生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经济民生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保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政治民生要求保证人民平等参与政治事务的各项权利;文化民生要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素质;社会民生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生态民生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这五个方面的民生目标分别对应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五种生活”,内在包含着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全部要求。新时代民生建设正是致力于对这些民生需求的改善和发展,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个性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就目标的层次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目标转化为社会现实,依赖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逐步实现的过程。最初是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达,个人用于谋生的时间越来越少,相应地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这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就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由此可见,民生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的过程。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内涵和范围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由最初满足衣食住行这些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发展到要求民主、法治、文化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与此相对应,民生建设的目标也是分层次、分阶段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已经达到了解决基本温饱、实现总体小康的阶段性目标,人们的基本民生需求得到了满足。新时代,人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也应发生变化,要在不断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才会被推动。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之实践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空洞、玄奥的,而是要外化于民生建设实践的全过程。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要坚持党对民生建设的领导、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循环、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民生制度改革。唯有如此,民生建设才具备坚实的政治保障、经济前提以及制度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坚持党对民生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来始终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进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的实践。经过不懈努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普遍达到小康水平,正向共同富裕的民生目标迈进。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样需要始终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直接关于“民生”的论述,却蕴含着深厚的民生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生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要旨主要体现在:坚持将民生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之一,从根本上重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坚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民生建设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坚持民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要旨的基础上,党才能准确充分地认识民生的本质、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而把握好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实施方略、目標导向。   其次,要坚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民生建设如何推进、方向在哪,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就目前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离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还有很大距离。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不能照抄照搬别国在民生建设方面的经验模式,而是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有选择性地借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方案。如果不加选择地进行简单的复制模仿,不仅会陷入西方福利社会的困境,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民生发展成果,而且还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再次,要明确阶段内民生建设的行动路线。党对民生建设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不断明确当前及未来阶段内民生建设的行动路线。党应该围绕着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民生需求对民生建设作出整体安排,重点突出每项民生建设任务的实现路径、改革方向和中长期目标。
  最后,要从高层面建立专门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为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支撑。
  (二)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民生建设的前提条件。将“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贯彻落实到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使二者始终保持一种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状态。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在这个关系中,经济发展水平每向前推进一步,民生改善程度就提升一层;社会物质产品愈加丰富,民生问题解决得就越全面。反过来,民生改善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空间就越大;人们的民生诉求越得到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就越加充足。因此,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民生建设,要重视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8]。
  首先,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民生建设的实践。改善民生并不是空头支票,而是需要依靠巨大的财政能力,归根到底要靠经济发展来解决。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民生需求却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引发民生建设投入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让人们享受到全新的、高品质的生活内容和形态;协调发展着力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性特点,强调民生建设的普惠型,促进民生成果更多地惠及到人民群众;绿色发展强调摒弃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民生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发展旨在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实现人民群众不同生活方式及理念的相互交流、融合,使人们获得更多的民生资源;共享发展关注的是财富“蛋糕”的分配问题,内在地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其次,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助推经济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有了充足的获得感后,就会相应地释放预防性储蓄,其有效消费的潜力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时代,人们既追求高质量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也注重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些能够提升自身精神素质的需要的满足,这就对社会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推进居家服务、养老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等等,于是就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可以扩大经济总量,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结构更多地向第三产业倾斜,从而在新常态下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生改善可以说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的突破口,是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结合点。这也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原因,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社会发展方式,使市场经济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三)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民生制度改革
  在民生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途径在于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民生保障制度,使得民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首先,要以系统观念推进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教育、就业、社保、健康等方面,基本涵盖了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所必须经历的方方面面。它们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后,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他的收入也随之增多,相应地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方面都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在对民生制度体系的安排上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各个制度的功能定位及相互关系,以民生建设取得最优效果、人民最大程度享受到民生发展成果为准则。比如,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安排,要使之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就业的发展,以避免出现所受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此外,坚持系统观念还意味着要确保民生制度的普适性,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应该有同等的民生制度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些适度调整,逐步消除民生制度的碎片化,促进制度体系高效协同地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优化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既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城市化、工业化、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等诸多外部挑战,又面临着现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化、碎片化问题。有些制度长期处于试验状态,还有些制度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空转现象。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还处于不成熟状态,公平性和持续性不足,因此优化和改进现行的制度安排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涉及的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如果在顶层设计中忽视科学性,就会造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与其他制度体系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发生冲突,导致社会保障的效应降低。二是要注重对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优化。例如,要调整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比重。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是以劳动者充分就业为前提的,主要面向的是有工资收入的群体,而对那些自由职业、自雇佣人员的保障程度不足,因此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和水平也就会越来越有限。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的比重,提高以教育、卫生、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比重,强化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从而使每个人都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三是要加强社会保障的法治化建设。要通过推进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确保社会保障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来运行,对那些违法行为和现象要依法处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執法必严。   最后,要加快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来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影响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直观感受,因而必须加快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范围的界定必须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不可过分“调高”。其次,要強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力保障。政府应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比重,尤其是对那些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要加大财政投入。在此基础上,要将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对于事权要适当上划,中央政府应积极承担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项目,并给予地方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一些发展建设类项目以及社会管理类事务则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最后,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必须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同时逐步缩小城乡服务差距,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和标准,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地方政府要将社会事业的重点放在农村,使民生资源诸如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社会保障等由城市向农村地区倾斜,解决农村居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基本民生问题。此外,也应致力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基本公共服务向落后地区、困难群体更多地倾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8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2.
   责任编辑:曹桂芝
其他文献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持续融入国际体系,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和贡献日益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一些国家国内冲突加剧及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国际社会对安全威胁来源及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联合国国际和平安全议程的重大调整及规范竞争。中国将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推行国际和平安全理念及方案的重要平台。安理会中的议程设置、方案选择、投票权、联盟结构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参与和塑造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国日益重视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塑造安理会议程,但未能充分参与决议草案起草且被
在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城市——哈尔滨既留下了难忘的红色历史和丰厚的红色资源,也留下了值得永远赓续的红色血脉。这里的红色基因,不仅是城市的软实力,还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和青年一代需要珍视与传承的精神财富。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文章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
发展—安全联结是国际安全领域的重大课题,它们的互动关系深刻影响着全球秩序与安全事态,这在“区域”这一国际互动与研究的关键层面尤其显著。通过引入“发展”这一关键变量,提供一个包括“发展”在内的“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分析框架,探究发展区域主义在区域安全与互动演进中的角色作用。湄公河下游区域是东亚发展—安全复合体塑造与演进的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发展合作活动,该区域的发展—安全复合体实现了从初级到深入的演变,从安全互动主导的“战争前线”转变为发展与安全和谐互促的“商业走廊”。在这一过程中,
摘要:“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命题,体现了以道治国的根本原则,是自然之道在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从政治意涵上看,“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了“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政治目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政治手段,“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政治境界。这一政治命题中所包含的重民思想、权力制约思想及政治品质修养等内容,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治大国;自然之
摘要: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生了新变化,网络舆情治理面临新挑战,政府回应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成为关注的焦点。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受到政策、制度和利益层面诸多制约。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必须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创新回应、沟通、互动机制,形成综合治网格局。  关键词:网络舆情;合作治理;政府回应;理性沟通;良性互动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的规模双双超过9.8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
摘要: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公私观发表重要论述,并身体力行,为树立正确的公私观铸就了崇高典范。习近平新时代公私观的产生有现实之需、理论之基,形成了三个层次、七个方面系统科学的公私观体系,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特质。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履职监督、探索“三不”机制等多措并举,广大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学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公私观,切实防止私心作怪导致作风乃至腐败问题,永葆共产党人公私分明、先公后私、秉
摘要:实现美丽中国梦,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面临着治理力度不够、生态意识不强等诸多挑战,要实现广大农村的生态宜居,必须通过多元共治、完善制度建设等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让老百姓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大地的颜值和气质都发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思想教育过程,是对青年思想教育的历史追寻和时代回应。以“融入要素维度”为基础,坚定教育者要素的信仰,强化受教育者要素的自觉,加强教育内容要素的契合;以“融入主要环节维度”为抓手,纳入青年思想教育目标设置,促进青年知行转化,引领青年思想教育的评估;以“融入矛盾运动维度”为动力,保持教育引导的张力,发挥实践养成的引力,构建制度保障的合力,多维度同时作用,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思想教育过程的引领,促进其教育功能的实现。
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罕见奇迹,但我国市场基础制度还不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仍然不高,公平竞争政策亟待加强,市场环境还有薄弱环节,市场监管效能还不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调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这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