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纪录片,培育学生地理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纪录片是以真实为核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是渗透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良好教学素材。本文分析了纪录片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意义,探讨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选用要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学科综合思维的强化、区域认知水平的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四个方面,探究运用纪录片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纪录片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24-0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要拓宽课堂教学素材来源,纪录片等视频资源是首先得推荐的。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真实,应用它所呈现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情景,有助于地理课堂创设真实、复杂、开放性的情境,强化学生地理思维训练,能极大有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
  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应用效果,应根据纪录片的内容、时长、呈现形式等,制定不同的应用策略。下面就列举一些笔者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类型纪录片视频片段,来启发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案例。
  1.人地协调观培育的教学应用案例
  笔者在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这样的一段纪录片。
  纪录片及来源:CCTV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总时长约48分钟
  选取时长:7分钟
  选取内容:吉林查干湖冬捕片段
  纪录片截图:如下图1
  视频中展示了查干湖冬捕的壮观画面,大自然为当地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渔类资源,也展示了当地渔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人地关系的朴素认识,代代心口相传的“猎杀不绝”观念,保证了查干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保障了他们的世代美好生活。在接下来学习人地关系历史演变的进程以后,学生会更清楚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统筹兼顾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纪录片的运用很好地引导学生對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2.学科综合思维强化的教学应用案例
  借助纪录片进行案例教学资源开发,可以丰富地理教材案例,锻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笔者针对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新课教学后,结合纪录片所设计的拓展案例探究。
  纪录片及来源:CCTV纪录频道《超级工程Ⅲ》第二集,总时长约50分钟
  选取时长:5分钟
  选取内容:德令哈塔式和槽式光热发电片段
  纪录片截图:如下图2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1)相比较煤炭资源,分析光电资源开发的优、缺点。(2)说明德令哈光电基地选址的有利条件。(3)分析德令哈建设大型光电基地的不利条件。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播放纪录片片段,再引导学生翻阅地图册和相关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问题探究。第一小题,片段中直观展示了太阳能发电的利用方式和场景,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容易得出优点是:清洁,可再生;缺点是:光电设施、输电线路等前期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第二、三小题,需要学生从德令哈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可利用土地面积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口、经济水平、资金和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多方面去自主查找资料,形成知识链条,构建综合思维网络。通过探究,学生深入理解德令哈的自然环境对光电产业开发的影响,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
  3.区域认知水平提升的教学应用案例
  笔者在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中,在讲授西北干旱的自然特征时,引入这样一段纪录片。
  纪录片及来源:CCTV军事·农业频道《大漠长河》第一集,总时长约30分钟
  选取时长:约4分钟
  选取内容:荒漠地区的气候特征及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地质成因片段
  纪录片截图:如下图3
  视频片段展示了西北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大风日数多、风沙活动频繁、降水稀少、蒸发量巨大,还介绍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质和气候成因。用动画形象演示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南季风的阻挡,历史上气候异常的干湿交替,这两大因素导致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通过这样直观、动态的呈现,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省掉对区域特征内容的枯燥解读,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应用案例
  高中选修旅游地理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这节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的课堂讲解教学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在这节内容教学之前给学生提供了如下纪录片资源。
  纪录片及来源:CCTV纪录频道《航拍中国第二季》第五集广东,总时长约50分钟
  选取时长:全集50分钟
  选取内容:以空中视角俯瞰广东多地
  纪录片截图:如下图4
  全集纪录片时间很长,旅游地理教学课时有限,所以这部纪录片推荐学生课后自行观看。教师可布置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适合家庭短期出游的广东省内旅游线路,要求阐述设计理由。该纪录片从多条线路,空中俯瞰广东,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资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实践活动思路。教师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可让学生自主组合成不同实践小组,充分利用教材内外资源设计旅游路线。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设计出更优的旅行线路,学生需要搜集掌握各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综合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和检验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能渗透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汪阳.纪录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8):51-54
其他文献
【摘要】 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经过人为的规定,在一定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它是综合人体的跑、跳、投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形式,而创编出来的各种形体动作。   【关键词】 体育 游戏 学校 教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20-01  游戏可以让学
期刊
【摘要】 初中学生英语话题写作教学可以对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当前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英语写作兴趣不高,甚至对英语写作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缺乏较好的逻辑框架,其词汇过于简单,经常会乱用英语语法,这就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关键
期刊
【摘要】 笔者致力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中低年级的统计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有效策略。从设计研学案、构建研学小组、激发统计兴趣、合作探究、掌握统计的多样化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阐述,努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 研学后教 统计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
期刊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和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一节数学教学课的两种设计,与自己同课异构,打磨好一节数学课,思考如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落实。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核心素养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随着英语教学课改的深化,初中英语终端评价方式的深层革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而阅读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枢纽之一。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本文通过阅读习惯养成、师生角色定位、巧妙质疑设问、复述讨论强化,践行学以致用四方面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优化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优化阅读教学 路径探索   【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深圳牛津版英语为例,从还原词义、还原历史和还原背景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文化品格 詞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88-02  一、引言  英语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
期刊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山区 高中 英语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
期刊
【摘要】 在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科目增加,知识学习难度增加,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课堂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重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落实,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就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分组合作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動性,让学生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碰撞,增强对于知识的了解,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与素养的发展。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如何通过小学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 分组合作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期刊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行,需要学生不仅能拥有丰富且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平衡性,促使学生的运动更加协调,使其掌握更多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核心力量训练 初三 体育 中考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