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职业精神匮乏现象,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精神和理念,养成敬业、乐业和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增强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打造和谐有序、积极奋进的优秀团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职业精神;创新
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混乱,职业观、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精神普遍缺失,这已引起了学术界同仁们的极大关注,为此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 高校图书馆职业精神现状
高校图书馆通过近几年的水平评估、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学习整顿和提高,职业精神总的来看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之先生在《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中指出的那样:“我以为中国图书馆界目前最匮乏的既不是经费,也不是人才,更不是技术,而是精神。”当前图书馆职业精神匮乏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思想不牢固
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办学层次较低的高校,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普遍存在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专心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大约占到总人数的1/3左右;没有专业思想或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人占一半以上。这些人整天考虑的只是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心目中的图书馆实际上就是“图舒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都撞不响,根本谈不上如何想办法为图书馆作贡献。
2. 服务意识不强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是图书馆的神圣口号,为达到这个目的,无数图书馆人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然而近几年来,一些人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口号,根本没在服务上下工夫,不去研究如何搞好服务,搞什么样的服务。这些人虽说只是一部分,但对整个图书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3. 跳槽现象严重
跳槽问题是高校图书馆的一贯问题,尽管前几年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新的问题仍然不断产生。有些年轻同志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搞图书管理没前途,不如去教书或搞行政工作;有的把图书馆仅仅看做是一个跳板,将来能够去谋取更好的位置;更有甚者,有些领导把图书馆看做是自己家里的大后院、安置所,把自己的配偶或子女安排在里面,因此造成了今天这种严重后果。
二、 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
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体制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现在正处在关键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追求的是享受和安逸,谋取的是金钱和权益,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和事业的发展,因此直接影响着职业精神的形成。
二是领导重视不够。图书馆对于高校来说,虽然地位凸显,但对个别领导来说,把它看得并没那样重要。基本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很少去过问图书馆,更谈不上去关心和支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很难说图书馆不会形成这种问题。
三是管理上的欠缺。图书馆在管理上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领导觉得能够正常运行就可以了,根本不去积极探讨和应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去解决图书馆存在的内在问题,这是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直接原因。
三、 图书馆职业精神形成的内在要求
图书馆职业精神和其他职业一样,是在这一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所表现的是这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品质。图书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传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内在要求,它突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精神和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服务。服务至上是图书馆以人为本职业精神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内化为图书馆从业者的心理和行为,努力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用心服务和创新服务。
2. 养成敬业、乐业和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
敬业、乐业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它承载着图书人强烈的主观需求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实践去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职业理念。正是有这样的精神支柱,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图书人把它看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并以此为莫大的幸福和荣耀。毋庸讳言,我国图书馆发展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图书馆社会地位不高,从业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等等。然而正是如此,更需要我们有一种对知识、图书、图书馆价值的坚定信念,有一种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 增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现代化已成为现实。今天的图书馆已不单是一个由馆舍、藏书构成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据,以数字馆藏建设和多种远程服务为标志建立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它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流水线,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构成了一个输出、输入的端点。这就要求图书管理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此外,图书馆要保持永久的生机和活力,就不能仅仅限于已有的工作模式,必须积极开创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 打造和谐有序、积极奋进的优秀团队
从哲学的观点看,职业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及其所形成的稳定的职业团队,而这个团队形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职业精神的现状和未来。因此,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机构的团队,要想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必须要在团队上下工夫,切实解决好职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大力弘扬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
总之,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现象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在人的问题上做文章。不仅要解决好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问题,更要解决好他们的思想问题、意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职业精神;创新
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混乱,职业观、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精神普遍缺失,这已引起了学术界同仁们的极大关注,为此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 高校图书馆职业精神现状
高校图书馆通过近几年的水平评估、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学习整顿和提高,职业精神总的来看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之先生在《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中指出的那样:“我以为中国图书馆界目前最匮乏的既不是经费,也不是人才,更不是技术,而是精神。”当前图书馆职业精神匮乏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思想不牢固
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办学层次较低的高校,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普遍存在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专心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大约占到总人数的1/3左右;没有专业思想或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人占一半以上。这些人整天考虑的只是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心目中的图书馆实际上就是“图舒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都撞不响,根本谈不上如何想办法为图书馆作贡献。
2. 服务意识不强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是图书馆的神圣口号,为达到这个目的,无数图书馆人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然而近几年来,一些人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口号,根本没在服务上下工夫,不去研究如何搞好服务,搞什么样的服务。这些人虽说只是一部分,但对整个图书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3. 跳槽现象严重
跳槽问题是高校图书馆的一贯问题,尽管前几年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新的问题仍然不断产生。有些年轻同志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搞图书管理没前途,不如去教书或搞行政工作;有的把图书馆仅仅看做是一个跳板,将来能够去谋取更好的位置;更有甚者,有些领导把图书馆看做是自己家里的大后院、安置所,把自己的配偶或子女安排在里面,因此造成了今天这种严重后果。
二、 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
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体制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现在正处在关键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追求的是享受和安逸,谋取的是金钱和权益,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和事业的发展,因此直接影响着职业精神的形成。
二是领导重视不够。图书馆对于高校来说,虽然地位凸显,但对个别领导来说,把它看得并没那样重要。基本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很少去过问图书馆,更谈不上去关心和支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很难说图书馆不会形成这种问题。
三是管理上的欠缺。图书馆在管理上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领导觉得能够正常运行就可以了,根本不去积极探讨和应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去解决图书馆存在的内在问题,这是影响职业精神形成的直接原因。
三、 图书馆职业精神形成的内在要求
图书馆职业精神和其他职业一样,是在这一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所表现的是这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品质。图书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传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内在要求,它突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精神和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服务。服务至上是图书馆以人为本职业精神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内化为图书馆从业者的心理和行为,努力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用心服务和创新服务。
2. 养成敬业、乐业和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
敬业、乐业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它承载着图书人强烈的主观需求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希望通过自己的职业实践去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职业理念。正是有这样的精神支柱,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图书人把它看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并以此为莫大的幸福和荣耀。毋庸讳言,我国图书馆发展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图书馆社会地位不高,从业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等等。然而正是如此,更需要我们有一种对知识、图书、图书馆价值的坚定信念,有一种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 增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现代化已成为现实。今天的图书馆已不单是一个由馆舍、藏书构成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据,以数字馆藏建设和多种远程服务为标志建立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它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流水线,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构成了一个输出、输入的端点。这就要求图书管理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此外,图书馆要保持永久的生机和活力,就不能仅仅限于已有的工作模式,必须积极开创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 打造和谐有序、积极奋进的优秀团队
从哲学的观点看,职业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及其所形成的稳定的职业团队,而这个团队形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职业精神的现状和未来。因此,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机构的团队,要想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必须要在团队上下工夫,切实解决好职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大力弘扬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
总之,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现象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在人的问题上做文章。不仅要解决好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问题,更要解决好他们的思想问题、意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