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师之长 另辟蹊径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著名中国画家刘达江先生从艺70周年之际,师生联袂举办画展。这次画展意义非同寻常,呈现当代无锡源自吴观岱、秦古柳先生创启的一派,传承有绪,气势磅礴,传道得法,阵容壮大,犹如烟花三月的盛景,弥漫浩瀚太湖。
  达江已届米寿之年,这次展出的30多幅精品,笔力雄辣,气象正大,韵味醇厚,风骨嶙嶙,端然是龙抬头咤叱风云的气概。在人们赞扬他艺臻化境的同时,也感佩他如恩师古柳先生一般的襟怀,爱徒教生,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诚心培育了一批如许惠南等,为当今画坛注目的后起之秀。
  此中,平振伟、蒋循两人的山水画作品引起我的关注和思考。
  欣喜之一,他们师从达江多年,身受感同,已浸淫老师身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行大道,方能成大器”的气息。绘画是一生所爱,平振伟说:“绘画与‘活着’一样重要,绘画是我的精神家园。”蒋循也是痴迷绘画,工作之余所有乐趣都在画上。爱其深矣,心无旁鹜,闭门谢客,专攻一艺;行大道兮,摒弃浮躁,排除尘嚣,不作任何炒作,循入虚静,游冶于山水写生;清醒自励,不图虚名,不走邪道,坚信水到渠成,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圆自己的艺术梦,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要和老师一样“德在画中,仁在画外”,做人和从艺都需要有灵魂,有灵魂就经得起风雨,耐得住寂寞,就不会浅尝辄止,轻飘如云。
  欣喜之二,他们都“渐悟”到中国画的本质,传承和创新是永葆艺术生命的两翼。有人拜师学艺,只注重笔墨技艺,并不注重思想和修养的整体提升,尽管师父领进门,但是永远出不了道。画来画去,不是笔下模糊一片,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印的“小某某某”,没有自己的面貌和语言。平振伟不是这样,他一面学习刘师的长处,体察笔墨深刻的内涵,“用书法的笔法与写意的墨法相互融合”,一面又时时在“悟道”“用道”,“虔心看前人先辈是如何与大自然交流,感悟其作品中‘灵’的渗透”。他从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西画近建筑,中国画近文学”得到顿悟,中国画是画家全面学养的反映,中国画的诗、书、画、印都来自画外功夫,坚持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从生活、写生、创作、读书、看画中去积累丰富学养。他在练太极拳中悟出:拳之法通画之道,动静开合,刚柔快慢,忽隐忽现,虚虚实实,连绵不断,胸中抱住了充沛淋漓的元气,笔下自有抑扬顿挫,文学的诗情画意也因气而生。看平振伟今日山水,确实有不凡的气韵。他画的四季山水:《春风》中,山如睡醒林睁眼,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发令传花信,桃红柳绿荼麇苏。春山、春水、春树、春草、春云在春风中蓬勃行进的气息扑面而来,好在他用欢快激动的节奏写出树的起舞,用墨的淋漓多变渲染山的滋润、溪水的跳跃、云气的迷漫渗透,把春风无限的活力展示在你眼前。又好在他构思独特,避开一般的画春景的表现手法,抓住“早春”这个特定的时令,画出了一个正在接力奔跑,人们翘首以待的春天。画面那种气势,那种给力,足以让人感到春天已经来到身边。他的《夏雨》却一改前法,用大块的青绿泼彩、点彩描绘江南山水熱烈奔放、浑厚华滋,不写雨前的黑云压城,雨中的朦胧,而是写雨后的千山洗碧,万木葱笼,也别有情致。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高秋,他用传统的点皴法勾勒群山,章法上别出心裁,满山遍野的红叶似火炬,似赤龙,盘旋逶迤直达云霄,很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画面,象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在吟诵壮美的诗篇,秋的丰腴、秋的浪漫全揽在诗人的怀抱。冬山如眠,万物仍在呼吸,在银装素裹的湖山中,除了宁静旷远,还能让你看到元气流动,风骨兀然,这又是生命活力的精彩记录。由此我想到山河年年在变新,画家心中有新诗,眼中有新景,笔下定会描绘新意境。我想,用心到生活中去观察体悟,画出特定季节中山水灵动的气息,用心中提升的诗意去表达,平振伟的山水画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蒋循有福,工作在园林,他可以天天坐在藤椅上观看太湖的景色;又出生在美术教育之家,父亲是位中学美术教师,亦是位画家。艺海双楫,父子同道,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又受过高校美术教育,视野更为开阔。他对中国画的传承创新有自己的理解,认为“笔墨当从时代”,又要大胆突破传统。当代中国,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叉、渗透,差异也逾渐缩小,而中国画要固守自己的阵地,就要融合西方绘画造型、写生和色彩等方面优势,也要恪守保持并发扬光大笔墨的神韵。蒋循作了多方面探索和实践,思想腾飞中生成了梦,也在梦中得到愉悦信心。
  他的江南民居写生,是水墨之魂、水墨之韵生成的梦。奇在他用素描的方式来代替线的勾勒,由墨的浓淡组成块面,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凸现,江南民居黑白灰组成的典雅秀丽,也在水的流动中更有韵味、神采。这是蒋循新风之一。
  在《四季写生》《皖南写生》中,他强化了线和色彩构成的造型,又不忘中国画笔墨技巧的运用,只要得体、适时,不妨拿来为我所用。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手法,只要是内容需要,能有美的视觉效果,得到观众的认可,都应躬身实践。笔墨当从时代,画家首先要有热爱生活、热爱时代的心,敢于冲破固袭的桎梏的胆魄!创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弘扬。这是蒋循新风之二。
  《古城新韵》(与许惠南合作)、《古城新貌》,前者写了烟雨江南的古城美景,后者呈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美丽名城;前者侧重于水墨渲染的效果,后者强化色彩的对比和节奏的明快,在彩墨交融过渡中体现时空变化和时代进展;应该肯定这也是蒋循以自己的爱心为新时代的家乡唱出的赞歌。
  行大道、艺无疆、画有梦、业必成。刘达江为他的学生感到欣慰,我们也为平振伟、蒋循给力加油!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3日上午10点,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扬州市文联承办的跨世纪的画史脊梁:江南三老——尤无曲、熊纬书、刘知白书画精品展,在扬州文联美术馆隆重开幕。画展共展出三老50多件书画精品,其内部的展品与外部的琼花观的古典园林建筑环境可谓相得益彰。  “三老”皆出生于20世纪的前10年,且于本世纪初相继离世,生命历程将近一个世纪。三人皆自幼即跟随名师学习书画,艺术历程也都在80年之上。观三老画作,第一
期刊
赵长刚 1958年生,山东淄川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画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淄博市文联副主席,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获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展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多次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大展评委。作品和传略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河北美术出版社)。出
期刊
朝洛蒙 蒙古族,1955年生。现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篆刻艺术展、中青展、并在八届中青展获奖。作品入展西泠印社主办的评展、国际展并多次获奖;篆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等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篆刻论文曾获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人
期刊
陈峰,字了奇,别署癯夫、莲花堂主。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沙孟海研究》杂志编辑。作品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奖”,第四届浙江省中青年展银奖。入选第三届全国篆刻展,第六届全国中青展,首届浙江中青展,第二届、第五届全浙大展,第二届全浙篆刻展,首届
期刊
王清健 河南商丘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学术委员、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商丘市美协名誉主席。《绿遍祖国》1980年入选金军美展,《长白山人》1990年被中央美院收藏,《大红枣》1997年入选全军第九届美展,《春浓》1999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学术一等奖,
期刊
朱万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等论著20余种,出版《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  恽向(1586年-1655年),原名本初,字道生,号香山老人。他一生在仕途上并无建树,只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补常州府学附生,以例贡国子监,在京城居住30年而未遇有升迁的机会。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他被举贤良方正,得以除内阁中书,后
期刊
童迅 字正之、茂父,号心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赏石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印社副秘书长,南京颜真卿书画院副秘书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理事,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顾问。  熟知童迅,要追溯到1988年由江苏书协、南京印社承办的“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的会务工作中,他与孙向群以不同的性格与气质组成互补搭档,以相同的对艺术的挚爱与对工作的认真这一姿态给
期刊
刘洪彪先生是当今书界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忽视的现象之一——无论是在最普及的意义上,还是在最学术的意义上。  第一,洪彪先生是真性情人。如果不穿戎装,不轻言笑,他给人的感觉是既严肃又文弱。然而交往多了,你会发现,这个表象是半对半不对。对的是严肃,不对的是文弱。  他确实严肃。尤其是对书法的学术和艺术问题。我曾经和他一起参加过多次书法展览的研讨会,记忆中每一次他的发言,都有切中肯綮且不乏严厉的批评。老实说
期刊
王国安 别署谷安,室号静斋,1957年2月生于苏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书法作品获“杜康杯”东方书赛妙品奖,全国第二届青少年书法篆刻“神龙”大奖赛青年甲组金奖,江苏省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金奖,全国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优秀奖,江苏省美术书法展二等奖,入展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扇面展,全国名家千人千作展,五百家精品展,
期刊
谢建军 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副教授。  点画的形式美学是书法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现当代书法美学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以点画的美学属性或者审美特征等问题表现出来,而且在汉唐书论中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尽管汉唐书论中关于点画的美学形式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分析体系,也没明确提出“美学”的概念,但是在语言的描述上却处处都体现着对美的追求。关于点画的用笔方法及其美学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