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融合,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直接关系到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健康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内在联系、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进而能够提出一些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融合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22-01
  一、终身体育的科学内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体育锻炼和体育受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人的生命周期来说,我们可以把“终生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中受到的体育教育和培养的总合。终身体育按人成长的顺序和接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儿童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的一些简单活动,教育的任务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目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强身健体。
  二、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终身体育中间环节的高校体育的“奠基”功能在终身体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通过高校体育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促进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并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得到最佳的放松与调解,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享受清除活力。另一方面通过高校体育体育考核,对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进行系统量化评价,全面反映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得习惯,以达到真身受用和受益终生的根本目的。
  三、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进入了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别进入21世纪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生产方式已经逐渐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过渡到以劳力劳动为主,不仅如此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强,这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终身体育的特点和内涵,无疑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劳动者体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和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保持良好的体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1.对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
  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必须转变两个方面的观念。首先是要抛弃“体育运动只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即阶段性体育的观点;确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连结,成为终身体育入门期和基础环节的观点;其二是必须放弃学校体育就是要学生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的单纯肌肉作用的观点,即纯体力主义的观点;确立生命与健康第一是整个人体个性有机组成部分和支柱的观点,将体育从文化隔离的状况下解放出来,使之与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起来。从追求短期的利益,向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的张其效益转变。
  2.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应明确其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应改变体育教学是“学习技术,锻炼身体”的片面认识,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放在首位,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对学生体育爱好的影响
  要想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坚持从事体育锻炼和乐意接受体育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出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兴趣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学校体育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需要的结合,进行多种灵活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体育运动,体验从事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激发学生从事体育、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以达到“通过学生时代的体育运动和良好的运动经验,养成用积极快乐的态度渡过余暇”的目的。
  4.对改进和充实教学内容的影响
  学校体育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往往以竞技运动为主线“蜻蜓点水”的状况。在学校体育,尤其是在中学以上阶段要选择一些具有延续性活动价值的运动项目,即“某些较不受年龄限制的运动,由于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对于需较高强度生理负荷的运动,可能局限于某一年龄阶段;反之,较低生理负荷的运动,可参与的年龄限制则较小”。在学校体育内容中可多增加一些个人活动项目,减少集体项目,并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锻炼手段和身体娱乐手段。还有,为了提高学生将来从事体育的自觉性和自我锻炼的理性认识,学校体育应传授有助于学生终身保持健康的相关知识。
  5.对体育技能培养的影响
  终身体育能力是指个人具有自我从事体育运动的本领。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一般都是在没有教师,更无体育课的情况下从事体育锻炼。他们将来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中对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方法、保健和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自我设计、检查、评价体育锻炼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和集体运动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和有效地创造和运用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五、结束语
  1.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导,实现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的转变。
  2.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保证体育教育的终身性、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林诗娟. 论终身体育[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
  [2]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993
其他文献
搜集了古浪县生态移民规划、政策和实施资料,实地调查统计了干城乡446户移民农户基本情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草原生态移民情况。结果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古浪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认知、执行情况,分析其原因及相应的措施.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认知、执行情况调查,分析其结果并采取相
摘要 黑龙江省现有具备水产养殖功能的水库302座,形成养殖水面24.6万hm2。该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水利渔业经济现状,论述了其发展水利渔业的有利条件及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水利渔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水利渔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7-326-02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上皮细胞( 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 HEL)细胞周期素 E (cyclin E)、 D (cyclin D)、 A (cycl
[目的]探讨不同行距配置对春播高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油大豆的大面积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同一密度(18万株/hm~2)下设置等行距DH_1(30、30 cm)、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关、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神经外科8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75.5%。经积极的抗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政治从古至今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日益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普遍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将
目的:研究安神补心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安神补心丸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4周为一疗程。每位患者在服药前
目的在实施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16年的广东省江门市区,分析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原因,为提高乙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