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甲状旁腺素(1–34)抑制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骨溶解的实验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重组甲状旁腺素[rhPTH(1–34)]间断注射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小鼠颅骨骨溶解的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J6小鼠48只,数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钛颗粒对照组、低剂量rhPTH组及高剂量rhPTH组(每组12只)。利用钛颗粒建立颅骨骨溶解模型,空白对照组及钛颗粒对照组术后手术区域局部注射生理盐水,低剂量及高剂量钛颗粒组术后分别局部注射30 μg·kg–1·d–1及60 μg·kg–1·d–1 rhPTH(1–34),每周间断注射3次。间断注射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收集颅骨组织及外周血。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标本骨溶解程度,运用实时(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及ELISA技术分析颅骨组织及外周血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 Ligand, RANKL)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rhPTH局部注射显著抑制了钛颗粒诱导的小鼠颅骨骨溶解程度。与钛颗粒对照组对比,rhPTH(1–34)明显促进OPG mRNA及蛋白的表达,rhPTH治疗组RANKL/OPG比值明显低于钛颗粒对照组(P<0.05)。

结论

rhPTH(1–34)可有效抑制颗粒诱导小鼠骨溶解。

其他文献
数字医学技术在我国普通外科中的应用已有近10年的时间,目前以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手术、三维打印等为代表的数字医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诊治模式,在准确高效诊断疾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培训医学生和年轻医师产生了重大影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经历20余年历程,在COREAN、COLOR Ⅱ、ACOSOG Z6051、ALacaRT等高水平临床研究基础上,2016年NCCN《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以2A类证据推荐直肠癌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同时提出,术者具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验是前提条件;对于环周切缘存在阳性风险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开腹手术。分析上述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外科医师手术技术及肿瘤环周切缘情况是影响腹腔镜直肠
肝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迅速,局部消融、腹腔镜、机器人等相继应用于临床,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结合近年国外的相关指南制定了《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本文从肿瘤分类、手术方式和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对共识进行了解读。
近20年来,我国疝与腹壁外科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制定了相关的疝病指南,但由于缺乏我国自己的多中心、前瞻性和大样本的研究数据,指南的证据级别不高。就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国内外对于一些关键问题已经达成共识,但仍有一些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应该从加强疝病治疗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建立疝病患者登记注册制度和优化疝病患者的全程管理入手,努力使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伴有肾上腺腺瘤样变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2008至2015年临床诊断的19例伴有肾上腺腺瘤样变的CA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用药、临床转归进行随访。结果2008至2015年确诊76例CAH患者,其中合并肾上腺腺瘤样变者19例,男7例,女12例,确诊年龄14~70(33.3±14.8)岁。其中21-羟化酶缺陷症10例,1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光甘草定(Glabridin,GLA)对脂多糖(LPS)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光甘草定(GLA)组、乌司他丁(UTI)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LPS(10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ARDS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GLA组将光甘草定灌胃(30 mg/kg),UT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