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探讨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某一类熟练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转岗转职业的能力。
  中职数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如何把数学渗透到专业课里,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职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文化基础课基本不重视甚至完全放弃,而中职数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实现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积极探索,适当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数学教学中选取部分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何为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异同(见表)
  三、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数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目前,中职生在数学课程上存在四个不足之处:首先,数学基础差,进一步学习有较大难度;其次,来中职学校读书的目的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再次,学习自觉性差或不会学习,学习较被动;最后,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针对中职生的学习基础,项目教学法便体现了它的优点:
  1.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中职学生学好专业的目的明确,与专业结合进行数学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分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与决策等,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是一直困扰数学教学的顽疾。笔者曾对本校08届毕业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做过一份调查,在所调查的四个班中,93%的同学在职校两年(第三年为实习)中所学的数学知识除与专业有关的一些外,其余基本忘光。因此能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符合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在专业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如正弦型函数的图像(电子专业)、三视图(机械专业)、统计(财会专业)、向量(数控专业)等。这些知识在专业教学中作为工具来应用时往往会碰到以下两个问题:专业先学,数学后学;数学先学,但针对性不强。这些都制约了学生更好地学好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专业特点,对教材删繁就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四、项目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在对项目教学方法理论理解的基础上,笔者在电子班实施开展了项目教学,课程是《正弦函数的图像》。按照正常的教学过程,至少需要12课时。对于这个项目,这样做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必须删繁就简。
  教学步骤如下:
  1.情景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确定项目
  已知正弦电流i1=10sin(100π,i)A,i2=20sin(100π,i )A,分别求出它们的:(1)振幅;(2)周期;(3)频率;(4)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3.协作学习
  学生为主导,教师在旁边引导。
  (1)要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项目的任务中来,根据项目教学法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根据项目计划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
  (2)每个成员按分工去整理资料,小组成员共享这些资源;
  (3)项目基础知识的准备,可由学生自己课后去整理,教师每一步花一课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
  (4)可先通过小组内讨论,再由各小组对项目成果进行比较学习。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稍作指点。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教师应对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加以表扬和肯定。
  4.学习评价
  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五、项目教学法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导演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为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心血。
  2.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情绪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解决,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探索的成就感。
  其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具体任务进行的,这个具体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主要是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
  第二阶段,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在教师引导后,很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
  第三阶段,交流讨论期。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并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阶段,巩固创新期。在这一个阶段,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得到启发后作一些调整和创新,进一步熟练应用掌握的知识,同时提高创作水平。
  第五阶段,总结期。要求教师在采用项目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以湘教版七下《埃及》一节为例,以小爱和小吉的新闻发现之旅为主线,分设三个不同的旅途站点情境设计教学,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教学;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82-03  《普
[摘 要]近几年中考越来越重视对时空观念的考查,而当前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在历史中考复习过程中落实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从时间轴中把握历史发展线索,从地图中把握历史空间观念,从结构图中重建知识框架体系。  [关键词]时空观念;中考复习;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
[摘 要]看客是现代文学中独特的一群人物。他们喜欢“看”,热衷于热闹,他们麻木、愚昧、无聊,他们甚至比杀人凶手更加让人憎恨。纵观中外,看客这类小人物总是蠕动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及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就塑造了十分经典的看客形象。这两篇小说都选入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这两篇文章中的看客进行解析,不仅能深入挖掘文本的深意,还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理解
一、前提:全程全方位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讲求全方位、攻防有节、进退有序的战略。以全方位为出发点,首先是时间上的全方位,其次是空间上的全方位。  自学生进校到最后走上岗位,学校必须自始至终地根据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特点,加强职业教育意识的渗透,一年制文化基础课、二年制专业基础课、三年制课开设与导向特别是各位任课老师都必须想方设法将所授的课程与学生将来的就业紧密联系。作为受教的对象——学生,
随着职业教育结构的改革,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职业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也是把专业现代化建设引向深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秉承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的思想,全面进行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一、中职教育不遁应时代要求亟需改革    目前,筆者所在的学校在
[摘 要]利用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和分享,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内心的成长渴望,引领学生思考自己的青春要如何度过,激励学生探索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明确个人责任担当,为青春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而人地协调观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85-04  一、培养学生人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在省技能大赛机电项目上获金牌和奖牌数浙江省第一  日前,由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在各赛区圆满落下帷幕,大赛结果已揭晓,经过激烈的角逐,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机电部派出的12位选手参加了4个职业类别的6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了3金2银4铜的优异成绩,参加的6个项目全部有奖,获奖面100%,12
[摘要]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推动世界朝着一体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全球化的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同时,古代以陆上帝国为主的模式被横跨大洋的全球性海洋帝国所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海洋时代,从而刷新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关键词]新航路;陆地文明;海洋文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1-
[摘 要]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具有很多亮点,《情境设计》栏目就是较旧版教科书新增设的。文章在分析《情境设计》栏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境设计》栏目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以及这一栏目在实际教学中的多种利用方式,旨在为地理教师提供参考,便于教师更好地利用《情境设计》栏目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人教版;《情境设计》栏目  [中图分类号] 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