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高效课堂激情燃烧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y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创设问题情景,启迪积极思维;提供相关资源,搭建探究平台;注重探究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地探讨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的配角变成真正的主人。充分焕发了生命课堂的活力,让生物课堂高效激情燃烧。
  关键词:伴性遗传 构建 思维空间 高效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现以高中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一节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创设问题情景,启迪积极思维
  思维起于疑难,疑难起于情景。情景的选择非常重要,既不能脱离学生认知结构中生物学知识水平,又要与新学习内容相关联。如果为情景而创设情景,表面热热闹闹,但起不到预期的作用。本节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白化病患儿、红绿色盲检查图、抗VD 佝偻病患儿”三副图片,并配有相应病症的简单文字说明。
  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庆幸自己色觉正常,有的向我咨询自己色觉是否有问题,有的对患儿图片惊呼不已,有的边阅读材料边议论纷纷……调动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实现了,让学生简单了解以上疾病的目标也达到了。我迅速出示第二张图片,展示某地区以上三种疾病男、女患病几率的调查表。不仅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暗示了思维的方向。
  学生嘀咕道:“奇怪,同样是遗传病,为什么有的男、女患者的几率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难道遗传病也有性别歧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了,思维也激活了,让学生提问亦是水到渠成,个个争先恐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最终,我把学生的提问归纳成两个问题:①为什么白化病男、女患者的几率相等,而红绿色盲病和抗VD 佝偻病男、女患者的几率不相等?②后两种疾病都与性别相关联,但红绿色盲的患病几率男多女少,抗VD 佝偻病却是女多男少,为什么?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联系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很容易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教师提供相关资源,让学生参与探究。
  二、提供相关资源,搭建探究平台
  问题的探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相应的材料做支撑,而学生的精力和阅历有限,不可能短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教师要合理地提供资源和适当的方法点拨。否则,探究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启发说:“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可以在某地区调查获得,那么它的遗传规律怎样研究呢?”有的学生想到做杂交实验;有的学生提出调查患病家族的遗传资料,分析获得。
  大家讨论比较两种方案的可行性,确定第二种方案切实可行。我适时展示课本34页“红绿色盲家系图”,并配有X、Y染色体的大小说明。让学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②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③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有那些?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很容易解决,并能对抗VD 佝偻病做出合理的推断。在这里,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起到“脚手架”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切忌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主动参与教学,是主体性的发挥;在课外,学生能自觉地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发现问题,才是主体性的最大发挥。“伴性遗传”在实践上的应用,这一内容直接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我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探究,收集资料,整理成文,并在班上汇报。有两个患有红绿色盲的同学,带着红绿色盲检查图对自己的家族进行调查,绘出了各自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并对各自家族有效预防红绿色盲遗传病提出建议。不仅检验了书本知识,而且是对课堂学习活动的拓展和升华。
  这节课,我以学生学过的“假设-演绎”法为主线,通过巧妙设导、灵活启发,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不时产生心灵的共振,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地探讨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的配角变成真正的主人。充分焕发了生命课堂的活力。
  四、注重探究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能力。教学要富有成效,必须注重探究过程。若追求所谓的“高效”,而忽视过程,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会演化为虚假的被动配合。学生即使得到了“金子”,但缺失了点石成金的“指头”,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学生对第三个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时,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根据“假说-演绎”研究方法,我们得出 “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的结论,只能算是“猜测”,或者说是“假说”,学生点头。那么“假说”又怎样验证呢?学生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很快想到了要根据“假说”推断一些婚配方式的遗传结果,再到实践中调查验证。师生讨论确定的探究步骤是:
  第一,写出男、女性红绿色盲和正常的基因型。
  第二,写出一下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XBXB×XbY 、XBXb×XBY、 XBXb×XbY、 XbXb×XBY;第三,分析遗传图解,期望发现规律。我让小组合作先完成前两步,然后找四个学生代表各写一个遗传图解在黑板上,师生补充订正。当学生面对遗传图解不知所然时,我再次提示:特别注意观察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有什么表现;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有什么表现。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争论不休:有的说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有的说不一定,进行激烈的推理、验证、辩论。
  师生一起归纳为“交叉遗传”的特点,再结合男、女患者几率的不同和隐形遗传病的特点,讨论归纳出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的特点。接下来,我让学生依照上面的方法,任选下面的一个问题讨论解决:①抗VD 佝偻病的遗传特点是什么?②外耳道多毛症的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它是否属于伴性遗传?它的遗传特点是什么?又一次通过设置情境和方法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即将下课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仍然不减,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伴性遗传”在实践上有无应用把学生的探索热情拓展到课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由旁观者变为主动地探讨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的配角变成真正的主人。充分焕发了生命课堂的活力,让生物高效课堂内外激情燃烧。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形成的共同认识、理念和思想。制度不等同于文化,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只有当制度被人们所认同,并转化成为一种心理需求时,才能凝固成为一种文化,才能对学校成员的行为,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深层的影响。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仅仅是规范、约束和塑造作用了,对师生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有位专家说过,
期刊
一、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  到了高中阶段,英语写作往往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他们写作能力不高,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主要表现在: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句法不通,语法出错,缺乏词性意识;语言连贯性差:上下句衔接缺乏逻辑性,基本没有语言变换;立意差: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篇章结构差:缺乏整体谋篇布局,格式、语气等用之不当。总之,由于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其原因何在呢?  1、缺
期刊
目标教学,如果从1986年9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算起,至今已有20年头了。多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人在学习布卢姆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在此期间,很多有识之士不懈地研究探讨,使这项实验不断深入。更有一些责任感重、事业心强的同仁从反面提出意见,使这项实验日臻完善。众多的实验报告已充分显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目标教学的
期刊
摘要:英语课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英语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把任务型教学形式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英语教学 任务教学法  英语阅读能力既是各类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要: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既是教学的要求,又是时代所赋予我们老师的新任务。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创设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建立合理评价教学效果的机制,就会促进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主题词:数学 老师 学生 发展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
期刊
在知识日新月异、终生学习的时代里,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早期教育应当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儿童阅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幼教理论和实践者的重视。幼儿时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怎样使孩子有阅读兴趣,科学有效地达到阅读的目的,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我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一、选择合适教材  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水平、兴趣,我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语言
期刊
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在高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有助于知识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较快、较准确地形成数学概念,理解有关知识。这样的传统课堂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与不足,为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我们提出以下的优化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师教学
期刊
当前,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仍存在很大问题。我们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具体表观为:以教师灌输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学已异变为一种“分数”的教学,即用分数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等生,用“分数”来遮蔽鲜活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种教学往往把学生困在课本里,锁在课堂里,其弊端是把学生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基础之
期刊
阅读是对一篇文章由外而内的感受、溶解、吸纳和顿悟的历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现有教材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我们就要从教材外部寻找材料进行教学,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寻找材料,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和品味。简要概括为:课外阅读多储备;朗诵评点谈感受;简要概括明中心;深入分析再提
期刊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只有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在实践上创新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反映了教学理念的创新。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当前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