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高作品的色彩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已发表的有关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凡·高的论文中,多数作者对凡·高的传奇经历、复杂病史、丰富的感情世界等作品外部研究颇为关注而忽略对作品进行内部研究。然而,从绘画本体论角度出发,通过历史学、心理学、文学等路径,阐释凡·高作品中的色彩现象,尤为关键。注重从文本出发,联系画家性格,分析作品色彩,不拘泥于纯技法研究的视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凡·高的绘画创作。 Among the published papers on post-Impressionist painter Van Gogh, most of the writer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research of Van Gogh’s legendary experiences, complicated medical histories, and rich world of emotions, while neglecting to conduct internal research on his works.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of painting, it is especially crucial to explain the color phenomenon in Van Gogh’s works through the path of history,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exts, contacting the artist’s character and analyzing the color of his works, he does not rigidly adhere to the visual field of purely technical research, so as to understand Van Gogh’s paintings more deeply.
其他文献
社会机体自我调节是一种不同于无机系统反馈调节和动物机体本能调节的人为调节,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为克服人类社会的生存矛盾所进行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
意识形态领导力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文化实践领域的具体化,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可以度量的现实体现,是由不同层次的各种影响力组成的文化合力。伴随意识形态由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
在康德哲学里,先验与后验的区分对应于形式与质料的区分,康德认为,只有形式的东西才是先验的东西,而质料则一定是经验的东西。但是,在舍勒看来,这种对应性的区分是康德哲学的
乾坤并建是王夫之解易的重要体例,也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易学上的鲜明体现。在《周易外传》中,对乾坤并建的诠释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进行批判,以突
20世纪20年代的佛化新青年运动是佛教自身近代调适的重要努力之一.它反应了佛教近代调适的宗教人间性、伦理普世化、观念世界化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折射出佛教在中国思想领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失言识别测试(F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年龄、
Willkür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正确理解康德自由意志概念、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基于文本学或诠释学研究方法,通过Wille和Gesinnung两个概念来诠释Willkür概
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张中的生平,缺乏记载.根据其著译三书《克里默解》、《归真总义》、《四篇要道》的序跋文字,以及苏州丁家巷瑞凝礼拜寺的一种碑刻文字(张中译,原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开启现代性,而是批判地接纳现代性,并且同时避免现代病,避免价值世界的迷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儒学的普适性发掘出来,使之与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