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哪去,钱从哪来,地怎么管?

来源 :国土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8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这份文件详细剖析了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最大亮点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他说,这部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量力而行,扎实推进
  规划提出了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对此,徐洪才认为这体现了中央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态度。
  根据规划,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还明确“各类城镇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强调生态文明,注重城镇化质量
  徐洪才认为,规划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城镇化质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对此,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为使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规划要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资料来源于新华社、凤凰网、新浪新闻)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公务卡结算已经被中央预算单位、各政府机关等广泛的推行,但是目前的公务卡结算制度在用卡环境,管理制度、资金管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最近,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对平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进行了考察调研.他深入车间、班组、采煤井口,与一线工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就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企
“拉响防汛警报:危险区域人员全部撤离……”6月20日凌晨4点,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听完兰溪防指视频汇报后果断下令.与此同时,钱塘江干流防御“1955年型”特大洪水方案紧急启
期刊
本文通过调研得出低密度水泥浆的优势,并基于紧密堆积和颗粒级配理论,用普通水泥和胶凝材料配制出了一种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具有水泥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战略.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15年乃至整个现代化过程的发展战略,列入,而且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知识广博、实务性较强,和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因此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紧跟就业岗位形势的发展变化.目前 , 开办资产评估本专科高校达近百所 , 这
期刊
2005年高考数学试卷深化能力立意,注重知识交汇,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考查能力的力度.一、试卷的特点1.平谈中考知识,新奇中考能力选择题都是容易和中等题,大多数题属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已于3月16日正式颁布。这是中央颁布实施的首份城镇化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引发广泛关注。  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如何扭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如何使成为“新市民”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城里的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钱从哪里来?3月19日,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
星期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去月亮湾散步。夜幕笼罩下的月亮湾静悄悄的,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中央。走着走着,我们累了,就在大树边的木板上坐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