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石场中挖掘未来城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畠山直哉第一次乘坐单轨电车来到东京,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他突然意识到,人类正在对石灰岩进行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工程——伴随着人类对矿山的开采,曾属于大自然一部分的石灰岩.被一辆辆货车装载着运入城市,成为街道和建筑的主要原材料。
  这让畠山直哉感到前所未有的震动,要是日本所有的建筑和道路被全部还原成石灰岩,那会是怎样一幅景象?于是,畠山直哉开始以自己的家乡岩手县的石灰矿场为出发点,寻访日本各地的石灰矿场,拍下那些被人类开采后伤痕累累的大地。这些矿山往往位于山川湖海周围,本应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现在却被烙印上了人类的痕迹。为了方便机械和矿石的运输,人们在山上凿开了一圈一圈的道路,被开采一空的矿坑像是大地的伤口,在夜色之中疼痛地呼吸着。
  今年4月份,畠山直哉的最新摄影集《挖掘未来城市》Excavating theFuture City由光圈出版社和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共同出版,收录了他30年间拍摄的160幅城市和石灰矿场的作品。同名展览也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展出,展期至今年7月22日。
其他文献
工作多年后,很多班主任會处于职业生涯的瓶颈期,这困扰着大多数班主任的再发展。有人做过影响班主任幸福度的调查,排在前列的因素是“繁忙,琐碎,疲惫不堪”,这种工作状态容易让班主任慢慢产生倦怠感。  语文教育专家、情景教学的首创者李吉林老师送给青年教师“学、思、行、著”四字“成长经”,我认为这四个字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还新术”。学习,让班主任焕发新魅力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规律可遵循,但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有变
在传统思维中,班级管理是以教师管理、学生被管理为模式开展起来的。以班级座位调整为例,每一次班主任主导下的座位调整,学生都是怨声载道。那么,如何跳出班主任主导下的班级管理,进入一个学生自律的新天地呢?  问题学生“发配边疆”  曾几何时,对于班上的“捣乱分子”,我一般会“发配边疆”——将其座位调至教室最后一排。什么时候“改邪归正”了或下次考试进步了30分,将重回“中原”,否则就“老死在边疆了”。  
旺角:旺角是九龙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有能抵达香港各个角落的小巴。通菜街这个经典机位的招牌下总能看到一排排停在这里的红Van(香港的红色专线小巴)。弥敦道:要说香港街上那款车最多,必然是这款头顶“TAXI”灯的丰田老皇冠。日日夜夜都可以见到它们穿行在香港的横街窄巷。佐敦:招牌是香港标志性的视觉文化。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一家店铺要想在这样高密度的世界里存活下来,一块吸睛的招牌必不可少。太子:一家制作
某日中午自习时,我在教学楼巡视,忽然从楼上传来很大的争吵声和吆喝声。有学生告诉我,是某班有个女生在教室里抽烟被班主任看到,两人吵起来了。  我迅速上楼,只见女生一只手死死地抓着教室的后门框,班主任郝老师使劲拽着女生的另一只手,试图将女生往门外扯。瘦弱的班主任已经气喘吁吁,不停喊着:“松手,今天你一定要跟我到办公室去!”  我走过去,平和地说:“郝老师,你别拉她了。”郝老师听到我的话,松了手,生气地
唉!又扣分了!  当我打开大队委的日常检查记录表时,看到这样一条:六(5)班,扣一分,原因:路队吵闹。这一问题我在班级里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但是没有太大作用,扣分还是家常便饭,看来得换方法了。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孩子的认识抓起。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班因为路队吵闹又被扣分了。”说完之后,我没有再讲话,而是观察同学们
今天,小马又闯祸了。  组长小齐整理大伙交的作业时,发现少了小马的,就到其座位上去索要,谁知小马起身一路小跑躲到了教室旁边的女厕所里,厕所里面的女生惊恐地跑了出来。小马自鸣得意地在女厕所里冲着门外的小齐做鬼脸。小齐铁定了心不肯离去,小马就将厕所里的水龙头拧开,找准角度挤压着水对着外面的小齐打起了水仗。  正准备走进教室收作业的我,被一路狂奔来告状的学生撞了个满怀。我急匆匆地赶往现场,满脸是水的小齐
人类对于色彩的追求自古从未停歇。从人类在自然界中提煉出颜色,色彩便开始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摄影师对色彩的应用也是对话自我疗愈心灵的过程。摄影中的色彩控制具有什么样的魔力?色彩与视觉心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彩色摄影的进阶与提升是否有捷径?这是一些常说常新的话题——下面结合世界上一些优秀摄影家的经验,带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特约专家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
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小举动,可能会成为孩子品行教育中的漏洞。借还东西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但是,不正确的借还方法,不仅会导致同学矛盾,更会从这么一个小举动中折射出孩子的文明素养。所以,我们把生活中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拿出来,放大了,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小举动彰显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引导孩子重视身边的小事,做好身边的小事,在点滴小事中践行《浙江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争做新时代的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心理學是师范生的一门公共课,我一个人上好多班的课,在不同的班上课有着不同的感
有老师反映:在制订班规时,虽然对学生做了一定的思想工作,可还是有学生不愿意接受班规的惩罚。有效执行是班规落地的保证。制订班规后,如何确保班规有效执行?  我的理解是: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奖励和惩罚相结合,才能确保班规得以执行。缺乏思想教育的管理和惩罚,容易引发学生逆反心理;没有管理和惩罚的思想教育,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放纵。完善过程,确保每个学生熟悉班规内容  班规制订后,虽然公示了一周,但总有少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