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综述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对土壤水蚀形成过程及其模拟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与目的,建立了土壤水蚀的经验预报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分布式模型.在对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土壤水蚀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与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土壤水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设想.
其他文献
为抵御病虫害侵袭,提高干旱荒漠区防护林的防风固沙效益,在不同种的杨树伐根上,嫁接二倍体、三倍体毛白杨,嫁接亲和力强、接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越冬成活率高、伐根为青杨
为提高求解效率,设计一种求强规划解的简化分层算法。以传统分层算法为基础,引入贪心选择策略,对每个非目标状态的动作进行筛选,去除对求解强规划解无益的动作,加快状态向下
以赤松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硬度对播种苗和栽植苗根系发育的差异性.土壤硬度被设计为5个等级(用山中式土壤硬度计测定分别为10,15,20,25和30mm).分别调查播种苗与栽植苗根长
阅读是通过心理完成的,是读者心灵与文本伟大的思想进行交流、对话的心理过程。体会学习和阅读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也只有这时学习和阅读才最有效。
社会性网络不同于普通的静态网络,社会性网络中的网络结构伴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世界的状况。股票交易量能够很好的反映群众对事件发生的现实反映,
为给修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施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密度和含水率影响固化土强度的规律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大于含水率
随着人类交流和连接方式的改变,数据体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态势,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开启了用数据探索世界规律的新纪元。政府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技
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管理方式上探索社团建设是促进社团文化培育的有效途径。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相吻
对物联网海量多维信息按需采集的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将该问题转换为网络子网构造问题并建立整数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特定事件,根据物联网布局和节点传感器配置,确定采集的节点、每个节点上传数据的传感器类型以及上传数据的时间间隔,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多目标最优化求解,以均衡采集后所需传输的数据流量和节点信息量。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正>按照&#39;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群众为主体&#39;和&#39;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39;的理念,把城乡社区作为推动&#39;五位一体&#39;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