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治病两则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哭疗病”
  
  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乡试又中了举人;第三年会试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症。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迫不得已便请来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症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症竟自然好了,从心理学上讲,此所谓“相反治疗”。
  
  “狂笑治病”
  
  元朝有个秀才,婚后不久,其妻暴病身亡。秀才悲痛欲绝,终日哭泣,忧郁成疾,虽然经过多方治疗,都毫无效果。一次,从远方请来一位叫朱丹溪的名医为他诊治。朱丹溪给他把脉后说道:“恭喜!恭喜!你身怀有孕,已有数月了。”秀才听后觉得一位名医竟说出如此荒谬之话,不禁哈哈大笑,一阵大笑之后,对朱丹溪说:“世界上还未见过你这样看病的医生,简直在胡说八道。”丹溪微笑不语,告辞而退。以后这位秀才每当想起这件事,总是大笑不止,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开怀大笑中,秀才的忧郁症竟神奇般地痊愈了。后来秀才去拜谢朱丹溪并询问缘由,丹溪笑了笑说道:“当时我是故意说你有了喜,让你想起就笑,使你精神愉快乐观,日子久了,你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编辑:修远〗
其他文献
一年四季都应养心,夏天尤其要注意养心,老年人更应如此。因为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应重点养心。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心烦易怒。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夏天首先要让心静下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天要多清静。  第一,要清心寡欲。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
1.常用抗感冒药    中联强效片:内含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等。主治伤风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肿痛等。其特点是抗感冒力强,退热迅速,无嗜睡副作用,安全性高。  服法:口服,成人一日2-3次,每次2片,小儿酌减。  太福(复方氨酚烷胶囊):内含金刚烷胺、乙酰氨基酚、牛黄等。其特点是以抗病毒和解热镇痛为主,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痛、头痛和发热等,且能阻断或延缓病毒对宿主
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他在114岁时仍然身体健康,不但能为人诊病疗疾,还为《养生寿老集》一书作序。该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从序言看,文章简短,语言精炼,全文仅有250多字,序言有根有据,有议有法,全篇文章透彻明白,甚受人们关注。可见,这位百岁的老中医,高寿有术,智力不衰,非同一般。  罗老在序言中论古道今,述说长寿之先例,论述《黄帝内经》养生之要旨。他说:“古称彭祖养生有术,故寿高八
写这个题目就觉得可笑,退休之人,年近七旬,还研究怎么“会玩”,笑话。说真的,老年人要会玩,也不那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对老人“玩”的看法。  我退休后大部分时间到公园去玩,晨练、散步、聊天……  开头没几个熟人,后来熟人老友越来越多,由最初去公园为了娱乐、消遣,慢慢地就成为与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我在公园结交了一些爱好绘画、书法、写作方面的朋友,欣赏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享受;也认识了一些放风筝、钓鱼、打太极
二、颈部功    1.凤凰点头  方法:端坐,身直,两眼微闭,两手相握。先头向前下方低,下颌低胸,然后慢慢复原。再缓缓向后仰,一直不能仰时再复原。再头向左侧偏向左肩膀,以耳触肩最好,再复原。再将头向右侧偏向右肩膀,以耳触肩最好,再复原。如此前、后、左、右为一次,共做9次。  2.左顾右盼  方法:端坐,先将头部向左肩后方转动,两眼尽量往后瞧,不能瞧时然后缓缓复原。头部再向右肩后方转动,两眼尽量往后
关于丹田的位置,古籍记载和气功家说法不一。据《黄庭经》记载:丹田位置上有黄庭(胃),下有关元,后有幽阙(肾),前有命门,实在脐下内部一寸三分处。意守丹田之所以成为练气功最重要的方法,是因为注视这地方,在治疗中以引导思想集中,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且可调整呼吸,固精健身,增强内脏的活动,我们知道,只有脑和肾健,气足才可以祛百病。意守丹田就是练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而“调心”须与“调息”互相配合好收
八法小阳春是先师冯发祥所传一道家养生功法,不限年龄,简单安全又功效卓著,尤其是在房室保健方面资质好者二三日、差者百日即有显效,今不揣简陋奉飨同好,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童子听松晨起净身面东,双足平行开立约同肩宽,双手握拳后拳心向前,各伸出食指插于耳内,松紧以耳中稍有鸣响为度,闭目。第一吸意想朝阳清气吞入下腹,自然呼出时莫散神,第二吸想下腹之气贯入两足底(涌泉)至而不出,亦要求自然呼出时莫散神,
明与萍是一对和睦的夫妻。美中不足的是,丈夫是个“小心眼”。依据是:离不开妻子。白天,他要伴妻而餐;夜晚,他要伴妻而眠。对妻子格外不放心,只要妻子下班回来稍迟一些,他就会忍不住出去探望。过去,夫妻俩在一个单位工作,在工作时,明总是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去妻子的工作场所。有时候萍故意不理他,他心里发慌,跑得更勤。回家后,萍责怪他,他向妻子检讨承认自己这样做不好,可他说,不知为什么看不见妻子心里就忐忑不安。明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在《中庸》中说:“大德必得其寿。”《黄帝内经》指出:“仁者寿,德全不危。”唐代药圣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抱卜子》中强调:“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古人重视身心兼养,而养心中又首要养德。由此可见,道德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养德?清代石成金说:“天地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增
[原文]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①,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②。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③。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  又何仅报焉④?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于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己也⑤。谚曰:“救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⑥。  王昶《戒子侄书》    [注释]    ①毁:毁谤,说坏话。  ②彼(bǐ):他,他们。  ③妄(wàng):虚假荒谬。  ④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