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德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在《中庸》中说:“大德必得其寿。”《黄帝内经》指出:“仁者寿,德全不危。”唐代药圣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抱卜子》中强调:“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古人重视身心兼养,而养心中又首要养德。由此可见,道德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养德?清代石成金说:“天地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增补遵生八笺》指出:“谦光辞让,损己利人,可以延年”;《尚书·君陈》中说:“有容德乃大”;唐朝一位高僧与白居易在谈到养生时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先哲的言论给人们养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为国家贡献一切。有道德的人信仰爱国主义,立志为国家统一富强而奋斗。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中,冒着生命危险逼蒋抗日后,从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正是靠着信仰的力量,才能度尽劫波,熬过苦海,支撑他安然走过了60年的囚禁生活,使自己活得温暖,活得充实,享有101岁的高寿。
  二为人民办好事。有德者乐于助人、乐于爱人、乐于奉献,善于同别人和睦相处。例如三国时期的医生、百岁寿星董奉,一生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给人治病从来不取分文。现代的寿星,福建省漳浦县112岁的长寿老人蔡松苍,一生与人为善,他创立了漳浦佛教协会慈善会,连续3年资助深土镇敬老院。上海市南汇县百岁老人嵇如江,年轻时就乐做善事,对有经济困难的邻居亲友,慷慨解囊,施舍救济,到老年时,为了弘扬和振兴教育事业,他与家人合议,家庭自筹经费设立“嵇公奖学金”,奖励南汇县高考理科第一名。
  三廉洁奉公。当官者应该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唐朝白居易为官近30年,一惯清廉,深受各地百姓爱戴。他在杭州任刺史时,筑堤挖井,造福人民。西湖的白堤就是人民缅怀他的纪念物。晚年在东都洛阳龙门办了两件事,其中之一是他带头捐款集资,开凿龙门口伊水八节滩。他旧时八节滩至为险要,不易渡船,常有倾覆之危,经过开凿,古有之险才算尽除,给人民带来很大便利与安全。白居易亨年75岁,在古代算是高龄了。
  “中国第一代财爷”薄一波,革命一生,曾经是国家财经战线上的大管家,但他在临终时却没有一个存折,他把仅有的二十多万元捐给了希望小学。由此可以看出,薄老的大公无私,是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的清官。
  四宽容大度。宽容是伟大的德行。宽心的人乐观豁达,想得开看得惯,淡泊名利地位,不计遗憾吃亏,不与世俗争,不计较别人的过错。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心宽自延年。例如:身为皇帝的武则天,曾经遭受众人谩骂,辱骂她是人间最坏的女人。在那种封建社会中,她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杀人,不打击报复,真是难能可贵,而且她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只要文武百官守法清正,各负其责,把国家治理好,不怕人家胡说八道。武则天如此胸怀宽阔,是她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她享寿82岁,这在古代是很稀奇的。
  五不乱来。文坛泰斗、百岁寿星冰心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德者不奢求、不苛求,没有非分之想,也就是无欲。古人云:“仁者无欲,故静,性静者多寿考。”清心寡欲,百邪不敢侵,百病不敢入,自然健康长寿。相反贪婪无度,会伤心败神,百病丛生,势必夭身损寿。
  六不做坏事。不损人不害人,不侵犯集体,不危害国家。做坏事的人心中有鬼,日夜担心东窗事发,精神紧张。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就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而易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糖尿病、溃疡病、哮喘病、结肠炎、偏头痛和周期性头痛等,甚至诱发癌症。做坏事的人心中有愧,焦躁不安,心脏像被炭火炙烤,被毒虫刺咬,心液干涸,心神损失,自然折寿。医学家陶弘景说:“躁者夭。”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有道德的人为什么健康呢?因为道德是培养人的正气,也是养生的必然途径。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心境高远,不谋私利,则精神内守,五脏安和。德者不患得患失,能够抵御各种心理刺激,而长期保持最佳情绪状态,使机体的各种防卫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根本。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如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激素可以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然身心健康。
  石天基说:“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长。”养生应以养德为主,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欲做寿星者不可不知。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每到仲夏,暑热盛炽,许多老人便会感到心烦不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等,这些症状中医称之为“暑伤气”,民间则将它说成是“苦夏”。  人到老年以后身体各脏器功能开始衰退,肌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功能减弱。这就要求老人一进入夏季,就要对气候变化作出应对,通过自我的调理和保健,增强肌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苦夏”的发生,而不是待到仲夏时节才作出防范。具体措施如下:  耐热锻炼首先
夏季养生的医学原理《黄帝内经》上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但统一于心,为心神所统帅。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的时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人们的情绪应该保持愉快,使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对外界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酷暑炎热,与中医的心相合,所以,在科学养生方面,一定要突出“疗心
一年四季都应养心,夏天尤其要注意养心,老年人更应如此。因为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应重点养心。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心烦易怒。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夏天首先要让心静下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天要多清静。  第一,要清心寡欲。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
1.常用抗感冒药    中联强效片:内含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等。主治伤风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肿痛等。其特点是抗感冒力强,退热迅速,无嗜睡副作用,安全性高。  服法:口服,成人一日2-3次,每次2片,小儿酌减。  太福(复方氨酚烷胶囊):内含金刚烷胺、乙酰氨基酚、牛黄等。其特点是以抗病毒和解热镇痛为主,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痛、头痛和发热等,且能阻断或延缓病毒对宿主
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他在114岁时仍然身体健康,不但能为人诊病疗疾,还为《养生寿老集》一书作序。该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从序言看,文章简短,语言精炼,全文仅有250多字,序言有根有据,有议有法,全篇文章透彻明白,甚受人们关注。可见,这位百岁的老中医,高寿有术,智力不衰,非同一般。  罗老在序言中论古道今,述说长寿之先例,论述《黄帝内经》养生之要旨。他说:“古称彭祖养生有术,故寿高八
写这个题目就觉得可笑,退休之人,年近七旬,还研究怎么“会玩”,笑话。说真的,老年人要会玩,也不那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对老人“玩”的看法。  我退休后大部分时间到公园去玩,晨练、散步、聊天……  开头没几个熟人,后来熟人老友越来越多,由最初去公园为了娱乐、消遣,慢慢地就成为与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我在公园结交了一些爱好绘画、书法、写作方面的朋友,欣赏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享受;也认识了一些放风筝、钓鱼、打太极
二、颈部功    1.凤凰点头  方法:端坐,身直,两眼微闭,两手相握。先头向前下方低,下颌低胸,然后慢慢复原。再缓缓向后仰,一直不能仰时再复原。再头向左侧偏向左肩膀,以耳触肩最好,再复原。再将头向右侧偏向右肩膀,以耳触肩最好,再复原。如此前、后、左、右为一次,共做9次。  2.左顾右盼  方法:端坐,先将头部向左肩后方转动,两眼尽量往后瞧,不能瞧时然后缓缓复原。头部再向右肩后方转动,两眼尽量往后
关于丹田的位置,古籍记载和气功家说法不一。据《黄庭经》记载:丹田位置上有黄庭(胃),下有关元,后有幽阙(肾),前有命门,实在脐下内部一寸三分处。意守丹田之所以成为练气功最重要的方法,是因为注视这地方,在治疗中以引导思想集中,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且可调整呼吸,固精健身,增强内脏的活动,我们知道,只有脑和肾健,气足才可以祛百病。意守丹田就是练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而“调心”须与“调息”互相配合好收
八法小阳春是先师冯发祥所传一道家养生功法,不限年龄,简单安全又功效卓著,尤其是在房室保健方面资质好者二三日、差者百日即有显效,今不揣简陋奉飨同好,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童子听松晨起净身面东,双足平行开立约同肩宽,双手握拳后拳心向前,各伸出食指插于耳内,松紧以耳中稍有鸣响为度,闭目。第一吸意想朝阳清气吞入下腹,自然呼出时莫散神,第二吸想下腹之气贯入两足底(涌泉)至而不出,亦要求自然呼出时莫散神,
明与萍是一对和睦的夫妻。美中不足的是,丈夫是个“小心眼”。依据是:离不开妻子。白天,他要伴妻而餐;夜晚,他要伴妻而眠。对妻子格外不放心,只要妻子下班回来稍迟一些,他就会忍不住出去探望。过去,夫妻俩在一个单位工作,在工作时,明总是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去妻子的工作场所。有时候萍故意不理他,他心里发慌,跑得更勤。回家后,萍责怪他,他向妻子检讨承认自己这样做不好,可他说,不知为什么看不见妻子心里就忐忑不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