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一切教学实施都要从学生出发,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赏识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爱上语文。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他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地,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二、运用鼓励性语言激活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而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習情况的认可和评价。教师在作业本上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下简短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儿的职业,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与持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赞美的,而这种赞美常常是通过老师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来传递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学氛围中,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些学生把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比例不小,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此,教师要用多鼓励性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必然充满活力,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去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三、理智处理问题,给学生改正的机会。
  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讲,这时发现一贯不注意听讲的同学甲又在低头。以前,总会生气的说:你不听讲玩什么呢?虽然解了气,但同学甲会因为被当众批评而觉得没有面子。坐下去之后,后半节课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一次,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把孩子叫了起来,语气平和地问:老师刚才提的什么问题呀?同学甲低下了头,接着说:“看,刚才你没有听清老师讲的问题,请先坐下.一会还找你回答”。把他没听讲故意说成没有听清,使他在全班面前不感到难堪,再加上平缓的语气,所以他坐下之后心里压力不至于很大。过了一会,发现他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马上叫了他。听了他的回答,亲切地说:“看,因为你认真听讲了,这问题回答的多好呀!”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下,同学甲坐下了。这之后的十几分钟里,他就在老师创造的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着。
  四、教师要树立赏识意识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赏识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教师要具备“三心”:爱心、宽容心与耐心。因为儿童得到人际关系中的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这里包涵了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和对学生高度的宽容。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上课坐不住,小小年龄脾气却非常暴躁,老师说他,他会强词夺理,甚至会摔东西。一个学期下来,他就已经成为我们年段的“风云人物”。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首先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课堂上我常有意识地提问他,当他回答正确时,我及时表扬他;他的朗读不错,我就请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朗读训练;课下,我会走到他身边与他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当然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做些小动作,我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去责骂他、训斥他,因为那样做只会引起他对老师的反感,诱发逆反心理。在我耐心的教导下,他慢慢地融入了新的班集体,懂得了要尊敬老师,与每个同学也能够和谐相处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而要提高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就必须正确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涵。同时,要掌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关键词】 素质教育;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
目的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由德国的Gerhard Beuss教授研发,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直肠镜系统使术者可在扩张的肠道中实现腔镜手术中的
作为忠县实验小学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宽敞的教室、聪明的学生、平易近人的领导等,这些无不为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空间。从教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艺术的高质量的提问对于语文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有艺术的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文,保证提问的艺术性,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实现新课程教学要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1【文
实施初中新课改已经是第九个年头。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虽然各类教研机构推出的课程改革成果不少,但教学模式不能照抄,只能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校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并编排的。细心研究不难看出,课本中的研讨与练习的编排是有规律可循,有潜力可挖的教学资源;它在全盘把握教材,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注重知识的“点”与“面”的联系,“教
2015年6月7日,由互联网金融千人会(IFC1000)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移动金融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结合当下“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到来,此次
【摘 要】 过去应用的课堂教学评价已经不适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如何评价网络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并且使之为高效课堂,我作了一点实践探索,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到学习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高效课堂;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自2004年在全国15个省推广之后,已经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总结,许多课改区都积累了丰富的课改经验,加深了课改认识。我们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全国课改的大背景下也得以全面的展开。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要研究新课程改革与高考之间的关系,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找准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