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创新的现代素养,而人教版的高中新教材,集中地体现了上述理念,其中增设的“探究活动课”,更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新天地。因为它不仅强调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从问题提出、探究尝试和课后的思考三个方面来实践和思考“探究活动课”。
  
  一、问题提出
  
  我曾对“探究活动课”开展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包括是否开课,开课的时间、形式、内容和课后的评价等方面,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探究活动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没有课后的评价,甚至没有开设。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时间太紧,教学功利性太强,甚至错误地认为高考不考等。
  
  二、探究尝试
  
  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决定尝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课”,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为例,谈谈本人如何开展“探究活动课”,希望与同行共同推进“探究活动课”的开展。
  
  1.探究准备
  (1)活动分组
  让学生自由组合,以4-7人为一组,各组选出小组长,并将小组人员分工情况上报。我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配,如依据组织活动能力、知识面和表达能力等情况。
  (2)研究方法
  如讨论交流法(确定课题等)、资料查找法(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料信息)、归纳总结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等。
  
  2.探究实施
  (1)温故探新
  先引导学生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以教材的单元为切入点,联系下一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而宏观把握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即“启下”。再引导学生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联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引领学生体味教材编排的体例特点,探究并概括出“中外合编,古今贯通”,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确定选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背景材料,依据背景材料尤其是其标题去寻找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本组总结报告的最佳选题。选题如概述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和英吉利);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概括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简析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简析西欧封建国家王权弱的原因,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搜集、汇总资料
  在选题的基础上,搜集有关“西欧中世纪”的文字和图像资料:除课本已有的背景资料外,各小组按照教师所介绍的资料收集方法,多渠道地收集历史素材,并注意记录素材的原始来源。如利用图书馆、书店、互联网等寻找相关资料信息,其中书籍如朱寰主编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陈文曦著的《精粹世界史·基督教与中世纪》、黄春高著的《精粹世界史·西欧封建社会》等等。将搜集的材料按照同一个专题进行汇总,培养了学生的资料整理能力。
  (4)分析资料
  通过搜集、阅读、汇总、分析、归纳、总结等环节,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材料: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关键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研读,有重点地阅读,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点(如关键词)的联系,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组内交流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对论题“西欧封建社会”确定分论点及论据,并以文字稿的形式准备本小组的探究活动成果,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成果展示
  将学生搜集整合的照片、发言稿、教师及学生评语等按照专题进行展出,可出黑板报、活动课专刊、制作成网页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等,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成就感。
  
  4.课后评价
  课后成立评审委员会,制定评比标准,设置若干奖项,公布评比结果,颁发奖项。评审委员会紧紧围绕着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四个方面开展评价,要求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分标准打分,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概括和运用历史知识。
  
  三、课后思考
  
  我原来也不重视“探究活动课”,但是通过这一课,收获颇多:本课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也体验质疑和挑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似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但换来的却是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主动和愉快地学习。因此,人教版新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课”完全符合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又和高考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要求一致,看来“探究活动课”是值得重视和开展的。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栓通穴位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19例严重的非增殖期DR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和增殖期DR患者,
目的:探讨小瞳孔状态下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各种病因引起的小瞳孔并发性白内障58例69眼,术中不用辅助器械和人工机械性扩张瞳孔,采用瞳孔缘放射状剪开,完
本文提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明确培训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效益,强化流程管理,全面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数列历年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求数列通项公式更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用构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的类型.
道德课堂就是指用“合道德”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自由、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学习,增长知识。一、构建道德课堂的必要性1.从教育的本质说起——从“失真”到“本真”当下,我们正面临着道德的断裂及虚无,面临着深刻的道德危机。促使被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回归到“本真”教育,是我们思考道德课堂问题的根本。构建道德课堂是探索和追求本真的教育重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及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多媒体教学在中学
目的:揭示眼科局部麻醉剂盐酸奥布卡因(oxybuprocaine hydrochloride,OBPC—HCl)对体外培养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的影响作用,为眼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OBPC—H
与同事私下交流谈心时,时常听到他们感慨:“现在的农村娃越来越难教育了!”主要是留守儿童﹑孤弃儿和单亲孩子难教育。这些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事关社会、家庭的和谐稳定。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家长思想开放,学生心理早熟、思想日趋成人化。对学生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迎接挑战。    一﹑润物细无声    对学生施教过程中,有的教师以为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就行,可有时
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对7~18岁的148例听力残疾学生和309例普通学生立体视觉进行测查。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学生立体视觉的成熟年龄在10~12岁,听力残疾学生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