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旁软骨肉瘤MRI表现1例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42岁.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2020年12月门诊MRI提示右侧蝶骨大翼及右侧蝶窦占位性病变后,于2020年12月入院进一步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甲功5项、感染性疾病筛查、肿瘤指标、凝血功能均无异常.MRI提示:右侧蝶骨大翼内可见膨胀性团块状占位,大小约2.40 cm×1.70 cm×1.42 cm,右眼内侧肌群受压,包绕视神经颅内段,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内可见点片状高T2信号(图1,2),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图3,4).右侧蝶窦旁可见另一占位与蝶骨大翼内占位相连通,大小约2.35 cm×1.68 cm×2.16 cm,边缘规整,T1WI呈等信号,T2 WI呈高、低混杂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中度不均匀性强化,可见不完整的强化环,某些层面可见病灶与蝶骨大翼内病灶相通.MRI考虑骨来源恶性肿瘤可能性大.CT提示:右侧蝶骨大翼内占位明显钙化,右侧蝶窦旁占位部分钙化,考虑为肿瘤样病变,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不除外(图5).
其他文献
患者男,20岁.因头晕,神志不清于2019年5月20日入院.体检:心、肺、腹、眼科、皮肤及面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Ⅳ级,左侧肌张力减低,双侧指鼻实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阳性.颅脑MRI平扫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脑桥、小脑见多发斑片状长T1、T2信号,增强后见多发斑点状异常强化,以下半部大脑半球及脑桥为主(图1~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27×109/L、免疫球蛋白IgA 0.24 g/L、IgM 0.2 g/L、补体C 30.8 g/L、C反应蛋白32.8 mg/L.
近年来辐射防护得到了欧洲各界的广泛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本文着重就欧洲辐射防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自2013年起至今欧洲针对辐射防护所制定的重要指南、政策以及在成人、儿童领域辐射防护的最新研究进展等.
患者女,54岁.“升结肠息肉肠镜下摘除史”1年余.现来我院消化科复诊,申请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回盲部见一高回声包块,呈蘑菇样凸向升结肠腔内(图1,2),大小约22 mm×19 mm×12 mm,形态欠规则,边界光滑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内见少量点条状血流信号(图3),可见小肠内容物间断性从其侧边通过进入结肠内.超声诊断:回盲部实性占位病变.随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大多起病隐匿且异质性强.从临床实践来看,手术切除是SPT的唯一治疗方式,所以术前准确诊断对病变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超声、CT、MRI检查仍是发现肿瘤并且对肿瘤良恶性进行评估的常用无创检查方法,MRI的组织分辨力及成像敏感度较高,在无创检查中具有明显优势.对MRI图像各序列的准确分析可更加明确的预测病变的良恶性质以及生物学
目的 探讨CT增强联合血管成像对门静脉属支静脉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形成原因,以提高认识.方法 选取14例行CT增强检查诊断为门静脉属支静脉瘤患者的资料,利用MPR、VR等观察静脉瘤发生部位、形态、大小及有无合并症等,分析部位和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单发,其中脾静脉瘤9例、肠系膜上静脉瘤3例、胃左静脉瘤2例,CT表现为囊状或梭形瘤样扩张.其中合并门静脉高压7例、合并门静脉主干狭窄或闭塞6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后1例,脾切除术后1例.静脉瘤发生部位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主干狭窄或闭塞
患者男,54岁.患者自诉2年前右膝关节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能忍受,无明显规律,疼痛于右侧下肢负重过久后稍明显,2年来疼痛逐渐加重.查体:右侧胫骨结节内侧压痛明显,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升高,N升高及Hb升高,尿常规无异常.X线表现为右侧胫骨近端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图1).CT表现为右侧胫骨平台后缘可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邻近骨皮质破坏(图2).
患者女,28岁.9年前无意发现右侧乳腺一肿物,约“鸽子蛋”大小,无红肿、乳头渗液,无发热、盗汗,外院检查提示乳腺肿物,当时拒绝手术治疗,后于当地行膏药外敷,无好转.今右侧乳腺肿块有所增大入院.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体重、体力无明显改变.体格检查:右乳12 ~1点钟方向触及一质韧肿物,活动度可,无压痛;左乳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
患者男,30岁.因“血精半年,右下腹隐痛不适3天”就诊我院.体查:右下腹压痛,双侧肾区叩击痛(-),直肠指检:前列腺上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无触痛,边界清,位置固定.经腹部和直肠超声:右侧精囊腺区可见一较大无回声区,范围约:71 mm× 32 mm,内透声可,可见分隔,CDFI: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精囊腺巨大囊肿.腹部及盆腔CT: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向前旋转,肾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前列腺上方、膀胱后方见一不规则囊性病灶,大小约62 mm×60 mm,CT值15.9
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笔者在系统梳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多部门合作责任框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结核病多部门合作机制的建立情况和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需要多部门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结核病多部门合作责任机制的建议.
结核病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需要考虑新的快速、便捷的早期筛查或诊断技术.简便、快速和廉价的免疫学诊断技术是结核病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并且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靶标包括单一抗原的检测和多种抗原同时检测,涉及的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学技术、质谱技术及纳米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在检测技术和研究思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研发的方向应注重多种特异性抗原同时检测.随着新型纳米材料和传感方法的发展,特异性强、免疫原性好的抗原得到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结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