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徽“三沿”城市经济圈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关键词]安徽 “三沿”城市经济圈 主体功能区 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3-0045-04
  [作者简介]邹彦林(1962—),女,山东泰安人,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宏观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跨省区的经济圈。中央关于支持中部崛起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四个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圈(群、带),城市经济圈的研究和规划由此勃然兴起。党的十七大又从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城市经济圈规划与国土功能区规划相结合的战略思路,可以预料,以党的十七大为新的起点,我国城市经济圈的规划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具有新特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圈规划和建设,如何认识安徽城市经济圈的特点,界定安徽城市经济圈的定位,规划安徽城市经济圈的功能,制定安徽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政策,都是构建安徽城市经济圈必须首先明确的战略性问题。
  
  一、 安徽城市经济圈的特点
  
  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圈”是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中心城市和与之密切关联、受之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如果存在若干城市在空间上密集分布(无论是由于资源或交通条件形成点状或带状格局),而没有一个集聚中心城市及该中心城市与相邻城市的紧密经济联系,那么,这种城市经济圈(带、群)较多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
  安徽省在制定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同步制定了省会经济圈规划、以马(马鞍山)芜(芜湖)铜(铜陵)宜(安庆)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规划和以“两淮(淮南、淮北)一蚌(蚌埠)”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规划,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从省会经济圈看,省会合肥规模不大、首位度不高,覆盖和带动半径比较小,辐射范围基本在省域内的江淮之间,城市功能较弱;与省内历史悠久的老城市相比,合肥是建国以后新发展的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关联性不强,历史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与沿江城市马、芜、铜、宜相比,合肥的加工业相对薄弱,周边腹地发展水平低,水资源不够丰富,环境自净能力较差;与沿淮城市淮南、淮北、蚌埠相比,合肥的能源和劳动力支撑条件相对薄弱。合肥的特殊优势是,其处在全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科技和人才优势比较显著,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增强,信息、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产业率先发展,市场发育程度比较高,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形成比较优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城市框架开始形成,发展势头较强。从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看,二者都缺乏一个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目前框架下的省会城市经济圈、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三个相互并立的区域规划,难以形成加快省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
  
  二、安徽周边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态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向着发展的热点地区流动,要素总是向着预期效益高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实践表明,很多率先发展的地区,并不是依靠自身内在资源发展起来的,而是依靠集聚资源发展起来的。制定省会经济圈规划,在相当意义上是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热点效应,利用热点效应吸引各方优质资源和要素,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
  目前情况下,安徽的省会城市经济圈与周边地区的城市经济圈相比,显得很难形成热点效应和竞争优势。
  一是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涵盖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洲、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面积5.7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2005年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湖北的60%和53%以上,实现人均GDP12969元,约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1.21倍,到2020年,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二是中原城市圈。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多万,2005年GDP(5914.8亿元)和地方财政收入(336.09亿元)分别占河南省的55.2%和55%。目标是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到2020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75%。
  三是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GDP2412.6亿元,占全省36%,聚集了全省90%科技人员和80%科技成果的创新优势,以及进出口总额和大中型企业布局占全省70%与65%的外向度和产业优势。如果以长株潭为“点”,以沿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途经地为“线”,构筑湖南“一点一线”快速发展地带,将使长株谭城市群成为中部崛起领跑者。
  四是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16个城市,国土面积10.95万平方公里,人口8161.01万,分别占全国的1.14%和6.32%。2006年长三角地区GDP达4.75万亿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2.7%,物流总额占全国五分之一强。目前,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和26个内河港口,是我国港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各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去年超过10亿吨。
  这些城市经济圈的共同特点是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优势城市为节点,以大范围辐射为半径,以资源集聚为目标,经济规模大,热点效应强,有利于进入国家生产力布局,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相比之下,安徽的城市经济圈经济规模不大,产业体系不完善,辐射半径有限。省会经济圈仅包括合肥、巢湖和六安三个市,国土面积3.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4.6%;2006年人口159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4.11%;国内生产总值1774.7亿元,占全省的28.78%;财政收入217.8亿元,占全省的26.68%。与周边地区城市经济圈(群)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沿江城市群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成,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2006年人口2360.4万,占全省的35.79%;地区生产总值2781.1亿元,占全省的45.1%;财政收入337.3亿元,占全省的41.32%,不仅规模不够大,而且没有中心城市支撑,缺乏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优势。省会城市经济圈与皖江城市经济带相互分割的结果,不仅省会经济圈十分薄弱,皖江城市带也缺乏中心城市和现代产业的支撑。沿淮地区城市的资源型、传统型产业的特点比较明显,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比较突出,更加难以成为具有独立竞争能力的区域经济中心。
  
  三、构建安徽“三沿”城市经济圈的战略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
  构建安徽城市经济圈必须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政策,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辨证思考,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增强跨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以沿江和沿淮城市带为支撑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全力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热点效应和集聚辐射力。
  1.构建与国土功能区有机结合的安徽城市经济圈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城市经济圈和经济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安徽四类主体功能区都有,各类地区的共同要求是加快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比较突出地存在着区域功能和定位不明确,相互之间盲目攀比,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产业结构相互雷同,难以形成整体综合优势的问题,特别是安徽制定的三个相互并立的区域规划,没能充分体现出构建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中心城市集聚生产要素,限制和禁止开发地区的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经济中心城市带动,而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主体功能区,因此,城市经济圈规划必须与国土功能区有机结合,不能相互割裂、相互对立。要以城市经济圈规划为主导,全面合理地安排各类国土功能区生产力布局。
  建议制定沿(巢)湖经济圈规划,将其作为安徽核心城市经济圈来布局。沿(巢)湖经济圈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长丰、舒城、居巢、庐江、含山等环(巢)湖的市、县。这些市、县的共同特点是以合肥为中心,交通比较方便、资源比较丰富、产业比较发达、环境容量比较大,有利于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思路是集中优势首先做大做强省域最大中心城市。皖西则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地区,应努力争取中央的资源环境保护和补偿政策。
  2.构建突破行政体制的开放型“三沿”城市经济圈
  城市经济圈规划必须从三个层次突破行政体制,构建全方位开放的城市经济圈,一是要突破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行政体制,制定泛中心城市的城市经济圈规划,例如可以把居巢、庐江、含山纳入合肥,无为纳入芜湖,和县纳入马鞍山,枞阳和青阳纳入铜陵;二是要突破省会、沿江、沿淮三个城市经济圈相互并立的规划,建立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以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全省城市经济圈规划体系,努力塑造“三沿”城市经济圈的整体优势、规模优势、创新优势和体制优势,增强跨区域竞争的能力;三是突破省区界限,制定安徽“三沿”城市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武汉城市经济圈等周边经济圈融合、对接与竞争的经济圈规划,强化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城市经济圈应该是自然的、地理的、经济的概念,但是目前规划的省会城市经济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行政等级的界限,制定沿湖经济圈规划,比较符合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有利于集中合肥周边的发展优势,有利于强化合肥城市中心的功能,有利于增强沿湖城市经济跨区域竞争的能力。
  3.构建突破平面布局的立体型“三沿”城市经济圈
  在全国经济圈发展格局中,省域经济圈规划是次区域经济圈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要融入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的跨省区城市经济圈,在参与高层次的产业分工中培植后发优势,又要着力辐射和带动省内参与低层次产业分工的经济功能区,包括带动经济不发达的禁止开发地区和限制开发地区。因此,应该明确,在构建安徽城市经济圈中,沿湖是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圈,沿江和沿淮是第二层次城市经济圈,其他腹地为次级城市经济圈,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开发地区
  4.构建突破传统发展阶段的跨越型“三沿”城市经济圈
  安徽不能跨越工业化发展阶段,也难以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借助沿海的发展势能加快发展自己。但是,安徽不应该盲目地沿袭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盲目沿袭沿海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在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同时,认真总结沿海地区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转变工业发展方式,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跨越式发展,培植“三沿”城市经济圈的产业后发优势和自主创新优势。
  5.构建突破传统结构的现代服务型“三沿”城市经济圈
  “三沿”城市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定位应该是:强化现代服务功能,发挥物流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的功能,以不断增强的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全省在东向发展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在西向扩张中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增强综合发展能力,逐步成长为全国竞争实力比较强的跨地区的城市经济圈,促进全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三沿”城市经济圈的主要功能是为全省发展提供现代城市服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自主创新型、现代服务型、全面辐射型的“三沿”城市经济圈的总体思路,走高端型产业发展道路,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道路,走现代服务产业带动的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设计服务、营销服务、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增强省会经济圈的现代服务能力,为产业发展“装上大脑”、“安上心脏”、“插上翅膀”,逐步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与此同时,要积极适应并引导生活服务业的结构升级,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经营模式、现代经营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汽车、住房、旅游、娱乐、休闲、保健等现代服务业。
  
  四、发展安徽”三沿”城市经济圈的政策建议
  
  1.把省会经济圈规划调整为全局性的沿湖城市经济圈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制定和实施沿湖城市经济圈规划,目的就是尽快把合肥做大做强,发挥强大城市功能的作用。沿江和沿淮的经济布局必须与沿湖城市经济圈总体规划衔接。要加强沿湖城市经济圈规划的管理,协调规划的实施,跟踪规划的效果,修正规划的误差,强化规划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特别是要集中沿湖地区的力量,加强滨湖新区的建设,加快滨湖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体连接,尽快形成新兴的城市功能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2.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要正确处理省级财政与市、县级财政的关系,进一步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增强中心城市自我发展能力。省级财政要积极支持“三沿”城市经济圈的公共服务建设和环境建设,在加快“三沿”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同时,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全省融入“三沿”、“三沿”为全省服务的新型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和财政政策。积极完善“三沿”城市经济圈的资本市场,发展城市合作银行和信用担保,构建适应发展需要的城市金融服务体系。
  3.发挥地区优势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布局雷同,产业分散,是安徽城市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总结历史教训,合理安排城市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产品,要在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优势的基础上,统筹“三沿”城市经济圈的产业布局,制定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政策,建立产业布局引导资金,增强产业政策的导向性和有效性。要用改革的办法促进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重组,培植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各具特色的具有产业集聚功能的城市群。
  4.制定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和环境政策
  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和环境保护政策,对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地区,适当放宽非农用土地或难以开发土地的用地管理,与此同时,着力推行土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产出能力;对限制开发的地区,要着力优化土地利用方式,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限制开发25度以下坡地,增加林业投入,提高林业和养殖业经济效益,严格控制工业占用土地;对禁止开发的地区,严格禁止工程建设用地,已经占用的土地,要有计划地搬迁转移和退让,积极促进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到大中城市定居,逐步减轻土地承载压力。
  5.把“三沿”城市经济圈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三沿”城市经济圈构想,充分体现了安徽生产力和城市布局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安徽城市经济圈与泛长三角经济圈以及周边其他城市经济圈的对接与融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安徽在更高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安徽整合与增强整体发展优势,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三沿”城市经济圈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体制、政策、投资和生产力布局的各个方面向“三沿”城市经济圈倾斜。把皖西、皖南山区和沿淮生态脆弱地区列入限制开发地区,通过实施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生态环境补偿政策、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扶持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事业的进步,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通过调整限制开发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低于“三沿”城市经济圈地区,促进安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本文提出变二元土地制度为一元土地制度的建议,并对农用地转用的方式和类型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路径和内容,还提出了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土地管理体制、建立土地市场、完善土地税费体系、制订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土地产权 土地管理制度
期刊
[摘要] ,美国核心经济为虚拟经济,所以其救市政策的关键在于能否恢复美国的虚拟经济功能;中国的核心经济实体经济,政府在其中具有重大作用,以攻为守政府为主导的扩大内需政策能够迅速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美国通过金融控制主宰着世界经济。美国凭借美元“中心货币”地位而攫取的国际铸币税成为弥补其经常项目逆差的稳定来源,这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作为世界头号外汇储备大国,我国面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外汇储备稳定性下降这两大金融安全问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将直接导致美国国际铸币税的减少,致使经常项目逆差逐步丧失稳定的弥补途径
期刊
[摘要]本文从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新欧盟成员国后,大大提高了东道国的信贷资源供给,使得东道国信贷规模扩大;随着外资银行对东道国渗透程度的增加,其业务重点将逐渐从对优质客户资源的争夺转为向中小企业拓展信贷业务。随着信贷评估制度和技术的改善,家庭部门信贷比例也不断上升。外资银行进入对提高东道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外资银行 信贷 新欧盟成员国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上4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以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公司进入财务危机为标志,分别建立了基于财务指标的危机预测模型、基于非财务指标的危机预测模型和基于混合指标的危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发现,财务指标模型对于训练样本预测精度好于非财务指标模型,但模型外推性(稳定性)不如非财务指标模型。财务指标模型和非财务指标模型的互补性较强。混合指标模型兼具了
期刊
[摘要]传统的经济理论以生产函数为基础,认为宏观统计变量之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投入产出关系。本文认为,目前所有的国民核算统计变量都是货币量值的,是由社会关系或者说由货币金融体系决定的。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重新解释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有效需求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关键词]生产函数 收入-支出模型 资本存量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7)05-00
期刊
[摘要]本文对我国经济学界改革开放30年来学术争鸣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理论说明及其发展。  [关键词]学术争鸣 改革理论大争鸣  [中图文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041-03  [作者简介]何炼成(1928—),湖南浏阳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
期刊
[摘要]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可划分为事业制和企业制两种模式。二者均为在政府支持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然而在适用范围、运作效率、资源开发以及财政影响四个方面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大城市要结合国情现状,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正外部效应 事业制模式 企业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资源平衡战略对企业的高成长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高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高成长企业的四个资源需求特征和在资源管理上存在的四种不平衡行为及其原因,提出了实现企业高成长的四种资源平衡战略: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内部资源与外取资源的动态平衡、资源配置速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