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搏动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搏动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于麻醉诱导后(T1)、术毕即刻(T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测RPI;术前1 d、术后1~7 d取静脉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RPI对预测AKI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9例,发生率为26.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T2时RPI显著增高(P<0.01),T1时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2时RPI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T2时RPI对AKI诊断的AUC为0.724(95%CI 0.578~0.869,P<0.01),敏感度57.89%,特异性86.54%,RPI临界值为1.86。
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RPI和AKI发生存在相关性,RPI增高的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滴鼻对成年人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滴鼻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前30 min采用黏膜雾化装置进行1 μg/kg Dex (100 mg/L)原液滴鼻,C组以同样方式滴入等容量的生理
围手术期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应激过程,常出现焦虑和疼痛,对患者的早期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围手术期个性化音乐干预治疗的应用及前景,加强对个性化音乐干预治疗的认识及应用,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稳定情绪,加速术后康复。探究音乐对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而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音乐干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高血糖、化疗药物与创伤等均可损害线粒体功能,造成细胞能量生成障碍、活性氧代谢异常、膜通透性转换孔功能紊乱、细胞凋亡、自噬异常与细胞内Ca2+的异常摄取,从而导致机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线粒体功能障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和机制进行阐述,并且对线粒体靶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现状及展望进行说
腰丛神经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 LPB )是临床最常见的下肢手术神经阻滞技术之一。文章主要对超声引导LPB方法的研究进展、优劣点和操作方法进行综述,包括超声引导"三叉戟"、"三阶梯"、"三叶草"、横突间隙旁正中、平卧位以及前路LPB技术。旨在根据不同方法及优劣点合理选择LPB,从而为临床麻醉和镇痛提供指导。LPB研究多倾向于不改变患者体位的实施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手术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乌司他丁组(U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U组将乌司他丁10 k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在切皮前开始进行持续静脉输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趋化因子CX3CL1及其受体CX3CR1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文章主要阐述趋化因子CX3CL1及其受体CX3CR1的结构与功能,CX3CL1及其受体CX3CR1与AD的关系,CX3CL1及其受体CX3CR1在A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CX3CL1的受体外途径,为后续研究提供
心搏骤停是神经外科手术的致命并发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相关。冠状动脉疾病是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及时、高质量的标准化心脏复苏和骤停后管理对改善心搏骤停预后至关重要。报道心脏超声指导下成功复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胶质瘤切除术术中心搏骤停1例,以期为相关疾病的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多发生于青壮年,且中重度患者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此类患者常需接受麻醉下手术治疗,近年来,麻醉药物对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麻醉药物对其进程的可能影响。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环节为神经炎症反应,其发生机制包括:免疫细胞激活、炎症介质上调、补体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浓度异常与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ACVE)的关系。方法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年龄50~79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其中:非糖尿病
目的探讨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IL-17及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值大小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45只)、囊型包虫感染模型组(B组,45只)、囊型包虫感染过敏反应组(C组,30只)。B组、C组建立包虫感染模型并观察3个月,模型建立成功后C组给予粗制囊液激发过敏反应,B组注射PBS。观察60 min后收集血清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微珠阵列技术检测血清I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