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阐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和产教融合的办学优势,并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山基地为例,分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产教融合办学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北山基地;农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68-03
  在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谈到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教学和实践两张皮脱节,课堂上学的不会熟练操作”[1],可谓是直接点破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弊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如何挖掘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如何探索新型校企合作途径?如何丰富服务专业发展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内涵?这些都是当前值得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生产性实训基地”首见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的“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有可观摩、可学习和可示范的农业生产过程场景和模拟场景,既能够满足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的要求,也可以容纳一定数量学生以学徒身份跟班学习。
  近年来,职业学校根据“大国工匠”的培养要求,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建设混合所有制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更要强调真实性、可操作性、生产性及效益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毕业后不需要重新参加技能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同时,另外也要兼顾合作企业获取应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目前,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在不同专业领域开展基于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不少实践经验,合作效果也逐步显现。
  2 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优势
  开展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相比职业学校单独运行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学校依靠自身科研成果及智力优势,与企业合作办学,学校的智力优势与企业技能优势相互嫁接,将智力和技能因素同时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技能水平较强的中、初级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2)混合所有制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校企拧成一根绳,教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结束了长期以来,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技能培训的条块分割的教学局面。
  (3)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活动,边学边做,参与生产主体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技术技能,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提升职业院校教书育人功能,促进企业从对人才的单一需求到自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转变,实现了需要人才到参与培养人才的重大突破。
  3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3.1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不同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与投资规模都不一样。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按照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生产教学的要求规划建设。规划建设要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经济能力、时代发展方向。农业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一般要达到26.67~133.33hm2规模,投资3000万元以上。否则,生产性实训基地盈利空间有限,缺乏吸引力。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北山基地)共有划拨和流转土地面积37.33hm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一亿元。建有超级稻生产示范基地、果蔬花生产基地、稻鱼养殖基地、动物及水产养殖基地、藤本植物培育示范基地、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农业休闲旅游中心等,是一个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3],基本能够满足动物科技学院、植物科技学院、机械学院、商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学生学员教学实训的需要。基础设施建成后,分项目逐步引入合作企业,由企业建设其生产所用的设施设备,开展生产和教学的合作。北山基地目前已经引进入驻企业3家,分别在钓鱼休闲、科普研学、淡水鱼孵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实践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劣,合作模式目前运行良好。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产教融合基地兼有教学性、生产性、效益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3.2 生产性实习基地的运行管理 在混合制所有制生产性实訓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对基地的运行管理可以概括为:统一管理,部门配合;科研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市场运作。具体做法如下:成立基地管理处,管理处负责对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并配置管理人员3~6人,根据需要聘请长聘或临聘人员若干名,财务管理基地财务统一归口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学校为基地提供必要的运行经费和建设经费,保障基地正常运转。实训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好后,可以交给二级学院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也可以与企业合作,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学校开展实训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承包进行创业创新,教师无偿指导。所有运行模式均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学生实训按照农事生产季节秩序和教学需要由实训处提出申请,教务处协调,基地管理处具体安排学生实习时间、项目、和餐饮住宿等,日常专业生产实习等教学事务由专业教师或企业技师、工匠带领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实训实行周周清、月月清、季季清考核考查制度。实现产教融合。北山基地产教融合的特点是:学校建设基地,企业投资基地,科技助力基地,企业(学生)管理基地。一是以科研成果吸引企业投资合作开发,如藤本产业,就融合了科研、教学、实习及企业合作等内容,把藤本做成了产业,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二是以基地现有项目及设施设备与企业合作,在基地的合作框架内,企业自主运行、自负盈亏。但必须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必要时要对学生开展实训培训或带领学生跟班学习,形成“基地+企业+生产+教学”的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和新格局。   4 生產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成效
  校企共建的混合所有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解决好校企深度合作的问题,解决好合作生产经营的问题,解决好合作培养培训人才问题,解决好协同技术创新的问题,以实现校企共建的混合所有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持续稳定的发展。
  4.1 吸引了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高职院校有技术,缺乏的是资金,从而吸引社会和企业的闲散资金投入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破解学校基地建设资金的瓶颈问题。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规划基地,划分基地功能分区,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添置必需的设备,满足生产、教学、生活等基本条件。农业类基地基本建成后,学校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展每一项生产活动,应该以基地为平台,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与学校共同建设、管理、运行基地,开展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或现代学徒制教学,企业搞生产获得收益,学校抓教学提高技能,达到利用各自优势、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合作共赢的效果。
  4.2 借鉴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了教学模式 企业具有学校所不具备的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开展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合作办学,或学徒制合作办学,学校可以学习借鉴企业优秀管理经验和运行理念,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办学教学水平,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的有机结合,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训-上岗一站式教学服务,减少教学环节,提高教学与技能培训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4.3 建设了高职院校技能型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随着企业、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也必须与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企业有大量技能型工匠、技师是职业院校教学急需的优秀实践教学人才。实行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合作办学,或学徒制合作办学,可以引入企业优秀技能型师资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解决职业院校技能型师资不足,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加企业收入都有着极大意义。
  4.4 产教融合培养的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最终产品,购之即用。农业类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或学徒制跟班学习模式,学生必须在技师的带领下完成生产产品的全过程。比如,学习水稻栽培技术,学生要掌握选种、浸种、播种、育秧、整地、插秧、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组织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必须重修,否则不准毕业。因此,产教融合培养的学生是最终产品,不需要重新培训,可以直接上岗工作,服务社会。
  5 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存在的问题
  农业类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应通过农产品生产、农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生产性过程,在为合作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培养学生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生产性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中完成实训与生产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农业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同时,学校参与企业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实训教学融入农业企业产业链,实现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达成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目标。但因人的观念、校企利益等方面问题,农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改革依然困难重重。
  5.1 观念问题 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改革精神。热衷于平稳过渡,过安稳日子,没有敢试敢闯的勇气,缺乏实干精神和创业耐心,导致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5.2 企业问题 部分农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急功近利,喜欢做短、平、快项目,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有的企业只想套取职业院校基地建设资金和无偿使用基地设施设备的思想意识比较严重,对教育事业缺少长期支持爱心。
  5.3 资金问题 农业类学校的经济实力大多较差,对建设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类基地建设启动后,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往往缺乏后续建设资金,极易形成烂尾工程,导致基地运行困难,管理粗放,很难引进校企合作项目。
  5.4 生产与教学问题 企业以效益为生命,学校以教学居首位。如何兼顾双方利益,达到共赢效果,需要进一步磨合、探讨和研究。
  6 产教融合办学思考
  职业院校要提高认识,把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制定相关倾斜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参与改革活动,同时为合作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生产与教学双赢的崭新局面。
  进一步理顺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合作办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优化校企合作新方案,从而地服务于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工作。
  改革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向企业工匠、技师学习请教,获得真才实学,提高技能水平,实现理论教学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应鼓励大胆探索校企双方可行性合作模式,允许试错。对开展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的职业院校给予奖励和补贴,促进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氛围和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长谈职业教育:存在教学实践两张皮脱节问题[EB/OL].[2017-03-12].https://www.sohu.com/a/128600807_119689.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6-11-20].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tnull_19288.html.
  [3]蒋元利.北山基地运行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湖南农业职业教育,2020,19(1):46-50.
其他文献
摘 要:近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引入环境会计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纳入会计核算中,强化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防控农业污染。该文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角度阐述了加強环境会计在我国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污染的特点与农业环境会计的职能和目标,探讨了加强农业领域中环境会计应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
摘 要:观光木属弱阳性树种,幼树耐荫,大而喜光,为优良庭园观赏树种和行道树种,也是优良材用树种。该研究分析了观光木在杉木林下套种的生长情况,探讨观光木在杉木林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25年生的杉木林套种下,不同郁闭度对观光木的保存率、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郁闭度I(0.3~0.49)下,观光木的保存率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也均最大。由此可见,观光木幼苗较为耐荫,其保存率、胸径和树高
摘 要:该文介绍了绍兴市柯桥区早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种子处理、封杀结合除草、前期治螟防病、后期防病健穗混配防治等关键防控技术。  关键词:早稻;病虫草种类;发生特点;防控技术;柯桥区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93-02  目前,绍兴柯桥区水稻有早稻、单季稻、双季稻等3种类型,其中早稻是全年水稻生产当中的重要一
摘 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其它行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为农村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以黔南州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乡村旅游的典型区域探究,发现其在推动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村民就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显著影响,并针对黔南州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影响;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
摘 要:以山杏(Armeniaca sibirica)1年生实生苗移栽的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取铺设广告布设置阻根措施的方式,对3种不同容器规格和4种基质条件下的山杏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C1小杯无影响,对C2中杯和C3大杯容器规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杯型对基质3和基质4无影响,对基质1和基质2有一定程度的影响。C3大杯基质2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最高,分别为2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其管理方式及模式上要进行相应的革新。在日渐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对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有着积极作用,该文对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种类越来越丰富,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大马力农业机械作为重要机型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大马力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意义,探讨此类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大马力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马力农业机械;适用范围;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號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以氢氧化钾与氯化锌为活化剂,分别活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生物质竹屑,并分别热解制备了2种吸附性能良好的生物炭。结果表明,2种活化剂均有其适宜的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范围,制得的生物炭均具有良好的碘吸附值特征。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仪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多级孔结构进行了表征。浸渍预处理后,KOH提供了更多的功能组分,并与C反应,扩大了生物炭的孔结构。在600℃共热解后,比表面积达到
2013—2018年,每周对洞庭湖的2个湖体断面进行水质监测,采集酸碱度(pH)、溶解氧(DO)、高锰酸钾指数(COD_(Mn))、氨氮含量指标(NH_3-N)等4个水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得出DO与其他3个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GIS绘制洞庭湖植被覆盖特征的遥感图像,研究洞庭湖水体DO值水平与附近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洞庭湖湖体溶解氧(DO)夏季(6—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