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堂課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而学生在这一段时间里怎样学习则是一个变数.如果每名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所占的比例都较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少,虽然另外一部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多,但整堂课的效率仍是不高的.如何提高每名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呢?以数学教学为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而人的能力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优点和缺点,接受知识有快有慢,理解内容有深有浅,解题速度不尽相同.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有层次性,实行分层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关键词】 农村初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分析
  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能进入初中学习,而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方式又不能分快慢班,因而造成各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本人认为在班级中实施数学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学生层次化
  我们采用暗显明隐的分层方法,即教师心目中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什么层次要清楚,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贴标签,不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的印象,特别是较差的学生.各个教学环节每个层次达到什么要求、具体什么内容、学生要做什么、会达到什么效果,教师要清楚明白.由于实行暗显明隐的分层方法,学生并不知道教师对他们进行分层,实际上也鼓励反应稍慢的学生勇敢挑战高层次的问题,参与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分层而不定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结合教材和所教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
  在授课时,以分级目标为依据,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和要求.在经过几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一定的竞争,对各层次的学生作升降的调整,以此来激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把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把中考考纲要求作为较高目标,把训练学生参与创新作为各层次共同目标,鼓励学生参与探索研究.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而在备课时应该从各层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好全班学生的共同目标和各层次学生的层次目标.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共同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在知道两边时能求第三边.
  层次目标:
  A层:能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并能用勾股定理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
  B层:能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
  C层:能记住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直接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层次化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名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可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解决.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激活课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测试的层次化
  分层练习和作业及测试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通过分层练习和作业及测试能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了解各层次目标的达成情况,能根据各层次的情况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救.因此在备课时要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题.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后可设计如下的作业:
  (1)由长为6,8,10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条线段长a,b,c满足a2 = c2 - b2,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 m2 - n2,b = 2 mn,c = m2 n2(m > n,且m,n是正整数),以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要求:A层次的学生完成全部题目;B层次的学生要完成(1)题和(2)题;C层次的学生只要完成(1)题.
  习题分层通常分成基础训练题、巩固提高题、综合应用题三层,但呈现给学生时并不指明也未必按一定的顺序,因为教师的判断与学生的理解不尽一致,如果人为排出固定顺序,给学生造成暗示,会认为第一题一定很简单而不去考虑,实际上总有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基础训练,另外不按固定顺序给出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各人会做的问题不同,班级学习气氛更浓厚,即使学业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有讨论发言的空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差异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被开发利用.
  五、评价的层次化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同一个标准,对C层次学生判分适当松些,对B层次学生判分适当严些;对A层次学生判分严格要求.
  俗话说,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对分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传统写作模式的不足和缺陷,设计并实践了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写作模式,该写作模式结合了各种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现代化网络技术整合而成,在教学实践中取
从喷锌工艺及要求出发,对喷锌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设计和改进思想。根据此设计和改进思想研制的铸管喷锌机将铸管规格扩大到DN1 200 mm,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
通过化学沉淀法在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了一层Co(OH)2,对包覆后球形氢氧化镍进行SEM、松装密度、比容量、EDS分析,发现表面包覆量及反应体系pH值对包覆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反
本文简要介绍了最新的语言加工模式后句法指派理论,并探讨了这一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LAST认为,语言理解是联想与符号计算两种过程的组合,人在理解过程中首先根据输入的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