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标题探究题解题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zf2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类试题是各地高考命题者在文学类阅读中精心打造的一道压轴题,设题角度多样,理解多元,答案个性化并具有开放性。现针对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特点,探讨如何对小说标题进行准确的探究,以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熟悉小说阅读标题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标题探究的题型
  1.探究标题意蕴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如:《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2011年山东卷)再如:《锈损了的铁铃铛》。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2011年四川卷)
  2.探讨标题作用
  “××”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如:《洗澡》。“洗澡”作为这篇小说的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年辽宁卷)
  3.探析是否可以更换标题
  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如:《魔盒》。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2009年浙江卷) 再如:《血的故事》。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适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二、解题思路与方法
  1.意蕴类解题思路与方法
  意蕴是文学作品中渗透的理性内涵,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比如作品中渗透的情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出某种人生的情义或者某种哲理。小说标题的意蕴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联系紧密。如上述2011年山东卷例题。
  该题借助对小说标题意蕴的理解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地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题目给出了多个探究方向。
  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探究小说标题的丰富意蕴,要紧扣文本,把握小说基本情节,认真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象征意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2.作用类解题思路与方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由于地位突出,作者会反复斟酌,标题往往是“照亮眼睛的灯笼,引导航行的灯塔”,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如上述2010年辽宁卷例题。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世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③“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观点三:使小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面广。
  作用类标题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如下:
  首先,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如《故乡》是以地点为题,小说标题的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提供事件发生的范围,渲染环境氛围。
  其次,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如《项链》、《药》是以物件为题。
  再次,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是以形象特征为题。
  3.更换类解题思路与方法
  小说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或主旨的艺术提炼,对是否更换小说标题的探究,不要求观点统一,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如上述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例题。
  参考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表层含义);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脉的故事”(深层含义);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情节与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构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结构);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主题)。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是:
  ①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起到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双关的作用。
  ②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
  ③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④替代的题目有缺点。
  另外,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考查中,对小说标题的意蕴内涵、作用、更换的考查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题:
  ①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②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③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⑤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⑥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628022)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所以它也应该是精彩的。  一、加强预习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没有真正达到预习课文的目的。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监督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在指导预习之前,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并设计
为模拟水下目标在被追踪过程中的声反射信号,根据鱼雷和目标的运动方程,采用尾追法进行弹道分析,研究鱼雷追踪目标的轨迹,同时根据鱼雷与目标的距离,生成不同自导信号形式,并通过计
利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臭氧吸收截面观测数据,检验和验证了现有的紫外正演模式TOMRAD臭氧吸收参数数据库.结果表明,在Hartley臭氧吸收带上,观测数据与数据库参数吻合状况
为了探讨甜玉米新品种陕甜1号的收获、贮藏和加工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品种的品质潜力,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分别于不同授粉时期、收获后不同储藏时间测定了甜玉米籽粒
通过NCAR/NCEP再分析资料诊断发现印度夏季降水与东亚500 hPa 位势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形成了印度-东亚遥相关型(IEA型).结合太平洋日本型(PJ型)的特征,指出PJ型主要决定夏
签于大气自由模和阻塞高压的重要性,首先简要介绍阻塞高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及1998年夏季500hPa异常环流场;然后利用21波菱形截断的谱方法求出无粘性、无强迫正压涡度方程的
文中利用一个高分辨率全球海-气耦合环流模式设计两组长期积分试验,揭示了在不同气候背景态下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特征及模式ENSO循环控制机理的差异.通过分析海表温度、上层
文中介绍了基于MM5有限区域模式的物理集合构造方法,通过对模式中的5种物理过程加以扰动、组合而得到一个有19个成员的物理集合系统,并用其对1998年夏季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异
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包容热烈,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将这一模式引入作文教学同样
近年来,通过适应性观测技术来减小预报误差已成为国际上数值预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实施适应性观测对减小预报误差的影响评估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文中利用奇异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