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A组加用干扰素肌肉注射及布地奈德雾化气泵吸入,B组常规治疗。结果:A组患儿的喘憋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愈42例,治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58.3%(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干扰素;毛細支气管炎;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2岁以内,尤其2-6个月婴儿,且病程进展快,可导致酸中毒、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不同程度的痉挛及黏稠的分泌物增多,致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阻塞,从而导致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尚无特效途径,我们尝试将干扰素肌肉注射及布地奈德雾化气泵吸入联合应用,发现其不良反应小,且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8年1月至20012年5月收治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气喘、咳嗽、发作性喘憋等,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肺浸润表现,有湿啰音,其中8例伴心力衰竭症状;所有患儿均排除异物吸入、喉炎、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等。将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25个月,平均年龄(12.6±6.4)个月,体重5.5~13.6 kg,平均(9.5±2.8)kg,其中伴心力衰竭患儿4例;B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27个月,平均年龄(12.3±6.9)个月,体重5.4~14.5 kg,平均(10.1±3.5)kg,其中伴心力衰竭患儿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两组均常规给予氨茶碱、抗感染、吸痰等治疗,对喘憋剧烈伴缺氧患儿给予吸氧,对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干扰素(上海克隆,批号:20080302)100万U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同时联合应用布地奈德0.5ml/日,加0.9%NaCl至2 ml,用超声雾化吸入。连用5~7 d。所有治疗方案均得到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1.3.疗效评定:治愈:治疗7 d内,咳嗽消失,气喘缓解,两肺喘鸣音、湿啰音消失;好转:治疗7~10 d,咳嗽减轻,气喘缓解,肺部湿啰音减少;无效:治疗10 d后仍表现为咳嗽,且肺部湿啰音未减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种症状的缓解、消失时间比较:A组患儿的喘憋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种症状的缓解、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喘憋缓解时间 湿啰音消失时间 心率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
  A组 48 2.59±0.60 5.06±1.32 2.23±0.97 6.16±1.06
  B组 48 3.07±0.91a 7.01±1.21a 2.73±1.23 7.91±1.56a
  注:A组比较,aP<0.05
  2.2.两组治愈率比较:A组患儿治愈42例,好转6例,治愈率87.5%;B组治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治愈率58.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病原体1/2以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小气道,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且纤毛运动、咳嗽排痰能力差,易造成气道阻塞,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炎症细胞侵润,管壁平滑肌广泛行痉挛,管壁狭窄,从而引起通气受阻致肺内压升高,肺血管阻力增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分泌物增多,从而加重通气受阻,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患儿出现咳嗽、烦躁、喘憋、发绀、肺部干湿罗音等症状体征,易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2]。
  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关键。以往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采用地塞米松、氨茶碱。近年来有报道短期内应用地塞米松亦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暂时下降,不利于机体清除感染的病毒[3]。而干扰素是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采用中国健康人白细胞来源的干扰素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因工程干扰素,在细胞表面与特殊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细胞活性。干扰素一旦与细胞膜结合后,就能在细胞间产生一连串复杂的结果,包括阻止受病毒感染细胞中病毒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这种免疫调节活性亦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特殊细胞毒性。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和乏力,症状可逆,与剂量有关,多在注射48 h后消失;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粒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可恢复;大剂量用药偶尔导致癫痫样发作[4]。
  在本病的治疗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是将药物通过超声雾化吸入装置变成细微的雾状颗粒吸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人体呼吸道末端管径纤细,一般气雾不易到达,而超声雾化产生的雾具有雾气大、颗粒小而均匀的特点。因此,在吸入时可深达各级分支和肺泡,且能触及黏膜形成融合,使雾粒在各级气道黏膜和肺泡表面滞留,使局部药物浓度较其他地方高出很多,药效迅速,用药少,不良反应少,从而加速气道水肿解除,促进分泌物液化,有利于排出。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目前唯一被FDP认可使用的呼吸道局部吸入性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抗炎效果强,是地塞米松的900倍,丙酸倍氯松(BDP)的2倍,用1%~5%溶液雾化吸入即可达全肺[5],抑制气道高反应,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细胞因子与肥大细胞的产生,且能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改善肺功能。我们将干扰素和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结果显示其在喘憋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上均优于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干扰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 王珏,梅爱农,闵秀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90-791.
  [3] 李元霞,王亦武.甲基强的松龙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3):23-25.
  [4]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7-368。
  [5]许秀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治疗新进展[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7,8(3):124-1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上、下肢肌力,自行持匙进食和拄仗行走的能力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5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回顾性探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以及疗效等。结果:本组5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后没有发生肠瘘、腹腔感染、肠梗阻等临床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为(68.25±11.52)min,术中出血量为(56.84±12.36)ml,肠蠕动时间为(2.84±1.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喘可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均接受抗炎、解痉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喘可治4ml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体征改变,同时分别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检测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诱导痰细胞及ECP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对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8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常见的外科疾
期刊
摘要:目的:以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为理论基础,研究克拉霉素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基础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70例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通过常规的检测治疗后,实验组服用克拉霉素辅助治疗,对照组服用常规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服用克拉霉素后,有显著效果的有27例,有效的有7例,1例患者
期刊
摘要:为观察针刺合云南白药涂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将6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合云南白药涂擦的方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都取得了满意疗效,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治疗;云南白药  Acupuncture with Yunnan Baiyao inun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o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临床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间骨折患者资料60例,其中误诊8例。结果:60 例患者中出现误诊漏诊例数共有 8 例。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出现在肋骨骨折、脊柱骨折、膝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踝关节骨折以及髋关节骨折患者中,占据总例数的 13.3%。结论:通过X线平片对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是目前骨折诊断的主要方式,但也容易出现误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特异性。结论 掌握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策略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其发病率在急剧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43例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檢查的3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肝脏弹性参数情况。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超声表现未出现异常情况,研究组出现23(53.49%)例肝包膜不光滑,12(27.91%)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IBS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结合药物的综合组、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随访期间药物依从性。结果:经过1个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97.00%,对照组为8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不良反应4例(4.00%),对照组不良反应12例(12.00%),差异显著(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