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人工林下石蒜引种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石蒜在落叶人工林(杨树林和马褂木林)下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及整地、栽植季节、种球准备、栽植、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从中总结出引种栽培石蒜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落叶人工林下石蒜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蒜;落叶人工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21-02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ZHANG Zhaojin, ZHOU Jian et al(Jiangsu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A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nd soil preparation, planting season, mother bulb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lan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Key wordsLycoris radiata; Plantation forests; Cultivation technique
  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尤其是杨树人工林总面积已达700万hm2,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9%。多年来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提高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对策。全球石蒜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17种。石蒜花色艳丽,是颇有发展前途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鳞茎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加兰他敏、石蒜碱、石蒜胺碱等多种生物碱,是贵重的生物制药原料。由于其经济开发价值高,因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目前市场需求大多依靠采挖野生种球自然资源维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1-3]。由此可见,种球生产问题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有些地方通过石蒜的人工栽培来解决此问题[4],但在我国基本农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进行大面积单一的石蒜种植不太可能,而该文首次提出的在杨树人工林和马褂木人工林下种植石蒜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1栽培地自然概况
  4引种生长评价
  与现有的杨树与其他植物的复合栽培模式相比,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引种、栽培石蒜具有如下显著特点: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其叶期一般是4~11月,而石蒜叶期是10月底到次年4月,2个物种的叶期正好互补。4~11月杨树、马褂木叶片旺盛生长时,林地上层郁闭度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会有影响;而对于此时正处于落叶期的石蒜而言,并不造成影响。进入11月至次年3月的干燥风大的秋冬季,由于杨树、马褂木处于落叶期,林下土地裸露,往往会出现尘土飞扬,但此时的石蒜正处于叶片生长期,旺盛生长的叶片覆盖了冬季杨树落叶后裸露的林地,保护了环境。这种栽培模式使得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和石蒜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同时使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景观效应,同时也提高杨树等人工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人工林的产业链。
  通过近4年观测,石蒜耐寒性、耐旱性较强,病虫危害轻微,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生长指标和原产地相当,生长良好,可作观赏、药用两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同落叶林分、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及气候条件与石蒜各生长指标及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鲍海鸥,陈波红.石蒜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9(5):31-32.
  [2] 方建民,刘洪剑,虞木奎,等.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量比较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1):16-22.
  [3] 邓传良,周坚.石蒜属植物分支系统学研究[J].植物研究,2005,25(4):393-399.
  [4] 郭永兵,雷泽湘,吴亚鹏,等.湖北野生石蒜的驯化栽培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1-23,30.
  [5] 蔡军火,魏绪英,付振勇,等.石蒜属植物发育生物学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9(5):21-24.
  [6] 刘志高,黄华宏,吴家胜,等.石蒜鳞茎栽培中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37-140.
  [7] 邵京,王晓静,周坚.中国石蒜淀粉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世界,2010(5):264-266.
  [8] 李爱荣,周坚.中国石蒜叶片的生长周期及其发育过程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22(6):680-686.
  [9] 王婷,邓波,张智,等.不同温度对忽地笑光响应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39-7741.
  [10] 焦醒,刘广全.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2):42-48.
  [11] 陈淑容.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2):157-160.
其他文献
摘要综述了黑水虻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饲养技术以及其营养价值评估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新型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黑水虻;畜禽粪便;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185;Q969.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180-03  High Quality Insect for Animal Manure Treatment—Hermetia illucens  CHEN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柿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对柿树内生细菌进行首次分离、筛选和鉴定。[结果]从柿树根、幼茎和叶中共分离出内生细菌11株,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存在差异;经菌落形态特征和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分属于4个属,即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7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
期刊
摘要[目的]为食用菌菌渣的科学化处理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菇渣废料为原料,探索不同配比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的影响。其中,CK为草炭50 kg+珍珠岩50 kg,T1为菇渣75 kg+珍珠岩25 kg,T2为菇渣50 kg+珍珠岩50 kg,T3为菇渣25 kg+珍珠岩75 kg。[结果]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均
期刊
摘要把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石桥小流域石漠化及其治理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以供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景观;治理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S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32-05  Study on Planning
期刊
摘要为比较3种不同滤料在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水体净化效果,通过构建3套封闭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分析了在相同体积的滤器中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和结构滤料3种不同生物滤料对生物过滤硝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关键词养殖污水;生物滤料;硝化效率;运行方式;封闭循环水养殖  中图分类号S959,X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198-02  Water Purification Eff
期刊
摘要[目的]为紫蛇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提取残渣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紫蛇尾提取残渣中水分含量为1.420 0%,灰分含量为83.620 0%,粗脂肪含量为0.500 0%,蛋白质含量为9.030 0%,还原糖含量为0.030 0%,总糖含量为1.600 0%,多糖含量为1.570 0%,总氨基酸含量为10.71%,脂
期刊
摘要运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与管理规范》评估方法,对贵州省退耕林分定位监测数据及工程森林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资、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及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31.1亿元/a,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
期刊
摘要通过对柔化空间这一概念的阐述,重点探讨了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作用,把该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关怀,以创造人性、舒适、实用的商业建筑柔化空间。  关键词商业建筑;柔化空间;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37-04  Study on the Humanistic Design of Soft
期刊
摘要分析了磐安县休闲农业旅游的交通区位、自然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总结了农业生产布局特点,提出磐安县休闲农业“一心二核三轴四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形成休闲农业产品体系,以期推动磐安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总体规划;磐安县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48-02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公丁香(Flos caryophylli)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及其生物膜(Biofil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中图分类号S94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