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柔化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ke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柔化空间这一概念的阐述,重点探讨了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作用,把该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关怀,以创造人性、舒适、实用的商业建筑柔化空间。
  关键词商业建筑;柔化空间;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37-04
  Study on the Humanistic Design of Soft Space in Commercial Building
  ZHANG Jun et al(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By illustrating the concept of soft space, it focuses on probing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soft space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taking humanistic design of space as the core, thus blending more caring in the design to create a humanistic, comfortable and practicable soft space for commercial building.
  Key wordsCommercial building; Soft space; Humanistic design
  快节奏的时代中,彼此孤立、分离的空间给人们带来种种身心压力,城市中的人情味消失了。随着慢生活的态度悄然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渴望一种轻松、有感情的、随意包容的交流空间,于是笔者意图探寻一种空间——柔化空间。它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市环境,是一个功能丰富,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场所。而商业是当今城市中最具公共性的城市行为之一,这使得商业建筑成为研究城市柔化空间的优秀载体[1]。商业对于现代城市的作用已远远超出其物质层面的意义。商业空间已经成为各种城市行为发生的场所,在商业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集会、社交、表演、休闲等活动。
  1 关于柔化空间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通俗讲,就是以柔克刚,用最柔软的东西驾驭天下最刚硬的东西;天下柔者莫过于水,然水能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老子的“柔”亦可以说是适应性存在的状态。
  1.1柔化空间的概念“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公共,又非完全私密的过渡区;“柔化空间”是从私密到公共的过渡空间,常常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2];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根据时间、场所、人群的流动或聚集,还有功能服务等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更加安全、轻松、自如[3]。
  1.2柔化空间性质分析笔者总结了刚、柔性质的对比分析(图1)。
  2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形态
  商業建筑柔化空间使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着很好的图1刚与柔性质对比分析联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种能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容纳和转化不同功能的互动结构系统。商业建筑柔化空间指的是商业建筑入口、建筑临界面及其周边,能够被建筑所控制的空间范围,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的特点。
  2.1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静态表现形式静态柔化空间的存在淡化了内与外的界限,它兼备开放性与隐蔽性,是一种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同时在心理上促成了人们之间的接近行为和社会向心作用,使人们的交往自然而然地发生。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建筑入口、开敞边庭、底层架空、柱廊空间、广场与街道(图2)等[4]。
  2.2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动态表现形式
  2.2.1转化原理。要实现其形式的转化,所依赖的最基本因子是可显示百叶板。百叶板可以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由机械杆连接形成面板,多个面板拼接就形成了空间转化的互动系统(图3)。
  它可以通过机械杆随意变动,适应各种需求。例如,当关闭所有百叶会成为信息屏幕;遇有需要紧急疏散人群的状况,可以转化成台阶,成为紧急逃生通道,进行多方向疏散;某些小环境需要大量公共休息设施时,亦可以转化成为休息平台,供大家使用;部分空间顶部设置为可开启的天花板,可以在晴朗的天气里开启天窗,进行自然通风,感受阳光,沐浴月色。
  2.2.2 动态表现形式。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动态形式主要图2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静态表现形式图3空间形态转化原理示意呈现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私密空间与开敞空间转化模式(图4),互动系统通过控制空间的开放与闭合,使得开敞、休闲、私密性相互转化,也可以形成信息屏,可以随时给人们提供不同用途的空间。另一种就是广场与街道转化模式(图5),广场与街道根据不同时段交通量的大小,结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可以相互转化为不同状态。交通高峰期时段,可以合理划分人行道、车行道,保障出行安全。茶余饭后,更多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街道模式开始转变,形成临时广场。信息屏可以作为表演舞台的背景,也可以转化为台阶或休息座椅[5]。
  图4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动态表现形式图5空间形态转化模式示意42卷24期张 军等商业建筑柔化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3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主要功能
  城市商业可是说是城市提供给市民除居住和工作以外最具吸引力的内容,而容纳商业行为的商业建筑也因此延伸出了消遣、休闲、娱乐、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许多公共活动场所。精心设计的商业建筑柔化空间往往成为这些公共活动的最佳载体。它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多种需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提升了人们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安全感,人们的活动呈现一种安全的、慢速的、充满活力的状态。   3.1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回归到商业建筑本身,其外部空间是商业信息传达、商家与消费者双向沟通的最佳渠道。由建筑界面限定的商业建筑外部空间,通过橱窗、显示屏、招牌招贴以及临时舞台等视觉措施,不断地激发消费行为。同时,商业建筑外部空间本身也是商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柔化空间能够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渐进感,突破空间的限定,把城市空间引入到建筑空间中来(图6)。
  图6丰富多彩的空间和热闹的商业氛围3.2交往空间的复归与创造商业柔化空间可以引发“1+1≥3”效应(1+1≥3效应: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别人就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这样整体的活动几乎总比最初进行的单向活动的综合更丰富),一旦人们感到某空间是心理平衡的安全地段,它就可以有机地形成各类社交、休憩和交往的场所,其空间形态利于商业信息的散播,可以引起消费者极大的兴趣(图7)。
  3.3缓解交通压力人车混行运转效率低,管理困难,商业图7有人情味的空间及无人问津的广场对比建筑柔化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了一部分城市活动,可以吸纳部分人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良好地解决人车分流问题,保障人们的步行环境安全,创造高效畅通的交通条件。
  3.4承载城市安全功能商业建筑柔化空间内植入的防灾避难功能对城市的安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对减少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起到很大作用。灾难发生时,柔化空间转化形成一系列避难场所,有效引导人们的避难行为,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6]。
  4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购物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商业建筑与街道的柔化空间环境是消费者对购物场所产生的第一印象,一个具有良好环境质量的空间能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心情,以此促发消费者积极的购买情绪,无形中增加商场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规划、设计或者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许多商业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缺乏细致入微的环境及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空间交通混乱,粗糙单调的景观设计没有对使用者进行考虑,同时忽略了无障碍、无危险、无污染的人性化设计以及一些细部的推敲[7]。
  4.1商业建筑柔化空间设计依据通过以下分析,可以明确使用者如何占据和使用空间,该空间需要容纳的各种功能等,就可以使柔化空间互动系统自我调节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
  4.1.1 人流路线分析。通过对人流的分析,用以了解该空间的特征和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项,即坐与走,还可以具体分为驻足、等待、漫步、跑步等。研究中发现,越多人聚集的地方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反之没有人停留的地方就会逐渐形成道路(图8)。
  图8人流路线分析4.1.2 使用强度分析。根据某空间在一定时间内所吸引的使用者的数量判定其强度大小,颜色越深表示人们对这一空间的使用越频繁。每个空间都有自身的辐射范围,当使用者经过该区域便会被吸引。使用强度越大的空间,就需要越多的服务功能,能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图9)。
  图9使用强度分析4.1.3 功能需求分析。柔化空间功能植入强调了功能互补,在赋予其以日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常态功能基础上,植入临时居住、紧急医疗、物资储备等非常态功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商业需求,在紧急情况下自成完善的应急救助体系,具有防护能力、自救能力、疏散能力和隔离能力[8](图10)。
  图10功能植入示意4.2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细部设计
  4.2.1合理划分空间,组织车流人流集散。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建筑来讲,交通疏导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流线成为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转化柔化空间的形态,既方便顾客购买、闲逛以及休息,又可以通过抬高或者降低地面划分空间,可以避免车辆行驶,成为纯粹的步行区域。
  4.2.2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商业活动、休闲活动场所。 一个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不只存在于建筑内部,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同样重要。开敞与半开敞结合的空间既是城市空间的过渡,又是商业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顾客提供休息、等候和交往的空间。街道过渡空间是消费者体验商业气氛的最好场所,这里是许多商家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可以结合信息屏幕提供各种信息,利用这样的空間进行商业宣传和促销活动。对休闲性活动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休息设施,许多休闲性活动都以站立的方式进行,活动舒适度的减弱降低了人们对休闲性活动的兴趣,各种开放和半开放的休闲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停留的空间(图11)。
  4.2.3 互动结构系统自我调整,最大限度适应顾客的需求。商业性活动中,为老人小孩及其残疾人考虑的无障碍设计不容忽视。互动结构系统可自我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状况,能够感应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即时实现坡道与台阶的转化,以及座椅的形成等。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使人们在购物中享受到一种生活情趣。
  柔化空间还需要考虑到大型商场都会设有给顾客使用的班车,在公车站候车的人数增加时,互动结构系统感应板能发现状况的变化,就会形成更多的座位,使用者上车后,图11柔化空间互动系统转化形成不同用途的空间 结构系统又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互动系统还会对变化的天气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当下雨的时候,候车区会被挡雨遮篷覆盖,方便顾客上下车。
  4.2.4植入防灾避难功能,应对城市灾难频发状况。一旦灾害发生时,商业建筑内会涌现出大量避难人员,他们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多向的避难行为。人们一旦在信息受阻和恐慌心理的作用下,秩序严重混乱,可能造成比灾害更严重的损失[9]。
  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商业性建筑及街道的柔化空间的防灾避难功能启动,通过标志性的颜色成为醒目的避难场所,特征明确,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与可达性,迅速且安全地对受灾群众进行避难引导,同时信息发布中心控制显示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布权威的公告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指导和适应性的心理调试[10]。
  5 结语
  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价值不应简单地由其空间形态决定,更重要的是柔化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包括商业行为在内的公共活动。柔化空间改善了原本只承担交通功能的外部空间,它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运用科技手段,打造一个使居民乐在其中的愉悦购物环境,一种轻松、有感情、随意包容的休闲空间,以一种主动、积极的趋势参与城市空间的建构和发展。柔化空间与其他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一样,最终都是为城市提供更适宜生活的场所,只有和谐的城市生活,才能让容纳它的空间焕发出长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黑川纪章[M].薛密,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2.
  [3] 常怀生.建筑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1999.
  [5] 陈荣华,陈航毅.开敞式边庭——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J].建筑学报,1998(6):31-34.
  [6] 蔡凯臻,王建国.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8(5):38,42.
  [7] 黄晓江,陈巧明,钟裕华,等.互动环境设计与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 刘晋川.城市中介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
  [9]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10] 李昆.实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 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J].城乡建设,2007(1):10-13.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研究在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生长  中图分类号S96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185-03  Effects of Replacement Monocalcium Phosphate of Phytase on Growth of Carassais auratus gibelio  CHEN Jing, XIONG Shenx
期刊
摘要[目的]为我国南方低纬高海拔烟区烤烟间套种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烤烟与不同豆科作物套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生长发育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不大,且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处理B (红花大金元与四季豆套作)的产量、产值高于其他处理。从3种不同豆科作物与烤烟套作的投入与产出比值来看,处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通过山羊乳汁获取甜味蛋白Brazzein的方法。[方法]将前期工作中构建的Brazzein基因山羊乳腺特异表达载体STPpBC1进行线性化,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以期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结果] 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最适G418浓度(400 μg/ml)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转基因阳性细胞形态呈现梭形且核仁清晰,其生长曲线呈现正常的“S”;转基因阳性
期刊
摘要综述了黑水虻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饲养技术以及其营养价值评估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新型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黑水虻;畜禽粪便;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185;Q969.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180-03  High Quality Insect for Animal Manure Treatment—Hermetia illucens  CHEN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柿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对柿树内生细菌进行首次分离、筛选和鉴定。[结果]从柿树根、幼茎和叶中共分离出内生细菌11株,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存在差异;经菌落形态特征和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分属于4个属,即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7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
期刊
摘要[目的]为食用菌菌渣的科学化处理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菇渣废料为原料,探索不同配比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的影响。其中,CK为草炭50 kg+珍珠岩50 kg,T1为菇渣75 kg+珍珠岩25 kg,T2为菇渣50 kg+珍珠岩50 kg,T3为菇渣25 kg+珍珠岩75 kg。[结果]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均
期刊
摘要把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石桥小流域石漠化及其治理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以供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景观;治理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S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32-05  Study on Planning
期刊
摘要为比较3种不同滤料在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水体净化效果,通过构建3套封闭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分析了在相同体积的滤器中毛刷滤料、移动床滤料和结构滤料3种不同生物滤料对生物过滤硝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关键词养殖污水;生物滤料;硝化效率;运行方式;封闭循环水养殖  中图分类号S959,X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198-02  Water Purification Eff
期刊
摘要[目的]为紫蛇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提取残渣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紫蛇尾提取残渣中水分含量为1.420 0%,灰分含量为83.620 0%,粗脂肪含量为0.500 0%,蛋白质含量为9.030 0%,还原糖含量为0.030 0%,总糖含量为1.600 0%,多糖含量为1.570 0%,总氨基酸含量为10.71%,脂
期刊
摘要运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与管理规范》评估方法,对贵州省退耕林分定位监测数据及工程森林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资、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及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31.1亿元/a,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