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慈善旋律奏响爱的乐章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宝坻区程泗淀中心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地处宝坻区边远大洼地区,共有教师11人、学生119人。虽然学校的整体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在德育教育、常规管理、教学管理、艺教、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发展有序。学校一直注重以养成教育为出发点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作为首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校,我校针对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指导思想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德育工作中,在全校师生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12年3月29日“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在我校成功举行,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先生、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女士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在教职工大会上共同学习,并在学生大会上做好《慈善读本》的宣传工作,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读本》进校园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了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慈善读本》不是简单生硬地传授知识和道理,而是依托一定的场景、氛围和活动设计,让慈善爱心的种子悄悄地在学生们的心田里萌发,逐渐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读本中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他们将读本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品读。
  (二) 寓《慈善读本》教学于班会课及学生思想品德课中
  《慈善读本》在我校师生中掀起一股学习热潮,慈善理念渗透到学校已有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让做善事成为一种习惯。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的授课中,更是紧密结合了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误,使自己健康成长。五年级王爱贤老师的“我有一颗爱心”主题班会课,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及身边贫困同学的一些事例让学生感受到需要帮助的同龄人还很多,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捐出零花钱、压岁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这些同学。四年级董福满老师的“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把学生家长也请到学校,通过感恩、爱心故事、亲子互动传递爱心等活动,使慈善理念注入家长心田,逐步形成家庭慈善文化氛围。《儿行千里》、《父亲》两首歌更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后学生们谈了感恩父母的做法,如:为劳动一天的父母倒杯茶、为父母分担家务、好好学习不与父母吵架、学会尊重、学会感恩等等。班会后学生们每人还给父母写了一封信,通过内心的交流,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实现了相互之间内心的沟通。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冯庆宗老师的思品课里面也懂得了从小就要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有的学生也从以前的“小霸王”、“唯我独尊”变得礼貌谦让,学会感恩了。
  (三) 寓《慈善读本》教学于主题活动及课外实践活动中
  我校本着寓教于乐的精神,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乐意接受、乐意助人、乐意实现精神养成。如:六月的黑板报主题就是“感恩”;三、四年级还专门以这个主题进行了作文比赛,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把自己理解的“感恩”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文学创作的熏陶中经受爱的洗礼,在心中埋下爱的种子;一、二年级小同学纷纷拿起画笔,画出了一颗颗爱心,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在橱窗中展出。
  我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校务会制定活动计划,各班主任讨论活动方案。在活动期间各班主任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长组织活动,确定活动帮扶对象及所做好事,每月校内统一开展两次,班主任做好记录,对服务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在教委总校长的领导下,此次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投身到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活动中,也养成了帮助人、献爱心的好习惯,给村民留下值得信任的美好印象,体现了学生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赢得公众良好的赞誉。
  学校通过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提升了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三年级的季卫键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胳膊,在他回家休息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发组建了一支帮扶小分队,每天放学后轮流去他家协助其家长照顾他并且给他讲解当天的知识。季卫健同学回到学校上课后,因为手臂不方便,同学们每天帮助他拿书包,连上厕所也有人及时搀扶。
  (四) 寓慈善教育于社会活动中
  我校开展的慈善教育活动,从真情出发,从身边做起,形式多样、充满温馨。四年级同学付国秀患先天性疾病,手术使得家里早已是债台高筑、举债无门。学校得知此事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无私相助,并且在五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她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善举使她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加了她战胜病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2012年“六一”儿童节那天,付妈妈特意赶来学校向老师和同学们表达谢意并且献上一面锦旗。
  一幅幅温暖的、感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在校园内外上演,让学生在学习慈善、参与慈善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这也使我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宝丽金40人的管理团队在总经理魏敏丞女士的带领下,两次来我校进行慰问,给学校和同学们送来了电脑和学习用品,并且和我校小学生一起表演了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在学校以及社会中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慈善,人人奉献爱心,人人感受温暖”的文化氛围。
  三、活动意义
  慈善文化的教学已经被列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中,我们运用常规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把慈善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和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和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使慈善教育经常化、常态化。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慈善教育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心、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以及有健康心智和慈爱情怀的人的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努力让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爱心、推行善事、践行善举的传播者和力行者。原政协主席侯俊同志代表关工委来我校进行调研时,了解到我校慈善事业开展得如此深入人心,对我们给予了肯定,也鼓励我们继续努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滴水汇聚成江海。”慈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我校的慈善工作。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做具有爱心的公民,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培养学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慈善教育就是爱心教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慈善的花朵开满整个校园,让温暖的阳光洒向全社会。
其他文献
“结对助孤”工程,是徐州继“爱心助学”、“关爱残儿”之后,又一惠及未成年人群体的民心工程。从去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的“爱心市民结对助孤”活动,到今年5月底,徐州市4282名孤儿全部得到“爱心资助”,初步做到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帮助、精神有慰藉”。     “一把手”的特殊工程     “献出你的爱,留下你的情,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共同为孤童撑起一片晴朗的天。”该慈善工程由徐州市委书记、
3月16日,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一名求职毕业生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鞠焕宗/摄)  落户最难的城市北京,终于在相关政策上“开了一道口子”。  日前,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  《办法》明显放宽了北京落户限制,有舆论认为,北京此举意味着国内超大城
我敬佩最美妈妈用伟大的双手托起幼小的生命,我赞叹最美老师不顾自己的安危保护学生,我也仰慕最美警察不辱使命与歹徒搏斗……他们英勇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们就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他们是一座座耸入云霄的山峰、一波波汹涌澎湃的巨浪,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感慨之余,我苦思冥想,我是多么希望为社会、为国家尽一份力呀!我虽然不能像他们这样做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可
今年新学年伊始,我接了一个三年级新班。孩子们年龄太小,自我约束力还不够,因此,一些管理上的事情要我处理。但是几天来,我发现卫生上的事情几乎不用我管,因为有这么三位同学会很自觉地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于是,这几个孩子就很自然地映入我的眼帘。  邵某,一位胖嘟嘟的小男孩,脸上满是憨厚,一张较大点的嘴巴,嘴角习惯性地翘起,好像总在使劲,也好像什么活他都能干似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那双眼睛。你看,两眼总有点
童年时的许多往事,随年龄的增长都渐渐淡忘了。唯有两件事情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家8口全靠父亲一人挣工分养家糊口,而母亲则除了担负全部家务活外,还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  记得那年冬季农闲,母亲让父亲到南泡子买回一车芦苇,她不分白天黑夜地编织苇席,也好给家中积攒一点春节购年货的钱。  编织苇席虽算不上粗活,但工序却不少:破缝、浸泡、碾玉、扒苇叶。而浸泡则要到河里砸
2012年7月份深圳“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期间,民政部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向全国发布了《中国慈善会发展报告》,报告一开始阐述了这个报告产生的背景,是这样讲的:“在中国,无数的困难人群曾经接受过来自中国各级慈善会的帮助;国内外无数的人们、企业、机构,曾经主动或被动地向各类慈善会慷慨捐赠;但是,普通人对这个活跃在身边的庞大系统,只有一些感性的、碎片化的印象,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业界特别是我
编者按:罗源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不断拓展慈善文化传播途径,特别以楹联、诗词等特殊形式走进千家万户,赢得社会赞誉。这些诗词阐述慈善理念、讴歌爱心人士、记录慈善历程、弘扬慈善美德、传承慈善精神,在社会掀起了艺术与慈善相结合、齐共进的热潮,本刊编辑从罗源县慈善总会编辑的内刊《慈善诗词二百首》择选六篇,供读者赏阅。    贺《慈善诗词二百首》付梓  谢飞峰  群贤四载苦经营,慈善春风满凤城。  切记利人难
岁岁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陕西省慈善协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九九老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和全省各市区慈善协(总)会共同主办2013年“重阳送暖敬老服务”慈善志愿者联合大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5万名慈善志愿者为 65岁以上31000余名贫困老人温情送暖。共筹资500余万元,其中省慈善协会筹资220余万元,各市区慈善会筹资280余万元。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
2013年2月22日,我们第一次来到了“梦工厂”——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基地,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们。这个基地的创建,源于一位母亲的大爱。她为自己患自闭症的儿子感到痛苦,同时也想到了还会有很多家庭受苦于其中,于是历经艰辛创办了这个专门对脑瘫和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教育的基地。  在基地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佳佳的脑瘫女孩。在她看到我们的第一眼,就伸出了她的小手,满怀期待地看着我们。我并不知道她想要的是
本着众生平等的理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帮助所有人享受健康而高效的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基金会的重点任务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使他们有机会摆脱饥饿和极端贫困。在美国,基金会致力于保障所有人——特别是资源匮乏的人——获得所需机会以取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   在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的公开信中这样写道:“对于我们着手解决的每个问题,我们都会资助那些有利于消除这些障碍的奇思妙想,不论是帮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