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之后,美的如何走?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的不应成为“长虹第二”!
  
  
  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认为,美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但总的来说,美的这几年的表现应该说不错,属于中国家电行业的优等生。
  
  美的到底怎么了?
  
  在笔者看来,人们对美的裁员过度解读,其实美的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笔者更倾向于认为,美的实施主动的战略转型,反而能为未来发展赢取主动。
  
  要想回答美的未来怎么办,首先必须找到美的的病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美的这几年持续高速发展,掩盖了不少实质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技术不足,二是企业文化不够健康。两个大问题之下,又衍生出一些小问题,比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未突破追随型产品的局限,尚未在国际市场建立品牌力,国际市场的贡献率偏低;企业浮躁心态严重,过度追求规模效应等。
  
  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
  
  目前,美的仍然暂处“中国家电老二”位置,虽然取代海尔成为家电老大的趋势较为明显。但是,与海尔在冰箱、洗衣机领域技术话语权相比,美的劣势显而易见;在空调领域,美的无法和格力相比,格力拥有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R290绿色环保冷媒空调生产线,而美的没有;在微波炉领域,格兰仕创新性地推出圆形微波炉,而美的同样在传统微波炉领域徘徊,技术优势仍然不明显。
  
  虽然企业规模处于第二(冲击第一)的位置,但美的技术处境与其市场地位不匹配,技术对企业的贡献率偏低。在过往多年里,美的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技术的重要性,长期将自己定位于“营销主导型”企业,缺乏国际企业基因。国际企业的发展经历一再证明,一个技术先天不足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类似先例国内也有,1990年代的长虹号称“中国彩电大王”,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往日的辉煌已成记忆,而今长虹彩电已滑落至行业前四之外。TCL也是一例。2004年之前,TCL雄心勃勃,但两起国际并购将TCL拖入泥潭,多年徘徊不前。综观这些企业,结症无一不在于技术积累不足。
  
  一个最能佐证美的技术实力不足的数据是,2010年美的电器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而研发投入不足25亿元,研发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到3%,和格力电器研发投入超过5%相比,有不小差距;和国际企业通行的研发投入比8%,更是相距甚远。
  
  让我们看看全球家电老大三星电子是怎么做的。与三星电子对比,最能发现中国家电企业的不足。
  
  2011年,三星电子研发投入约90亿美元,仅次于微软,排名全球第二位(在2011年全球研发投入前20强企业中,中国仅有华为入围,研发投入约20亿美元,排名18位)。过去多年,三星电子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50亿美元,巨大的研发投入缔造了强大的研发能力。
  
  三星电子前CEO尹钟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三星来说,第一重要的是核心技术开发,第二重要的是核心技术开发,第三重要的还是核心技术开发。”对核心技术重视到这种程度,哪个中国企业能做到?
  
  为挖到一个世界顶尖级科学家,三星电子能支付8000万美元年薪,而中国企业能支付80万人民币的,也寥寥无几。
  
  曾几何时,中国家电企业一窝蜂提出要做“中国的三星”,七、八年过去了,中国家电企业与三星仍然差距甚远,甚至至今未诞生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包括海尔在内)。
  
  为什么中国诞生不出三星?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研发能力而言,中国企业与三星的差距就是几何级的。
  
  实际上,很多企业连“三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都没弄明白,做“中国的三星”不过是一时冲动的表达。
  
  因此,要做“中国的三星”,中国企业必须从技术突破入手。当然,美的也不例外。
  
  美的未来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尽快架构出完善的研发体系,将研发战略提高到企业第一战略的位置,而不是继续将研发当做华而不实的门面。要想技术创新有所建树,必须从现在开始,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当年营业收入的5%,这是一个底线,建议将这一战略写进企业宪法;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招揽高级人才,敢于为顶尖级人才支付有竞争力的薪水;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企业文化。美的必须彻底抛弃“营销主导型”战略思维,确保在未来三年内完成科研体系架构,从“营销主导型”企业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
  
  重新设计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低俗的人能做出高尚的事情。一个企业文化境界低的企业,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在空调卖场和格力的销售人员打架,在豆浆机卖场和九阳的销售人员打架,把原本3000元的滚筒洗衣机直拉到1500元以内,把2500元的冰箱降到1700元以内,为了争夺第一的位置,美的近年来诸多做法越来越疯狂。人们发现,美的挑战第一的策略,并非通过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是试图通过破坏市场规则达到目的,与一个主流家电企业应有的形象相距甚远。
  
  这几年,美的越来越显现出“狼性特征”,一个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美的正在成为“家电行业的公敌”和“一个麻烦制造者”。
  
  什么样的企业真正值得尊重?这是中国老板们很少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国际企业早就有了答案,他们的回答是:一个让竞争对手钦佩的企业才是值得尊重的企业。如果以此标准参照美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曾经,美的以“一个低调的企业”自居。的确,那时的美的的确低调,但美的正在丢掉这个“光荣的革命传统”;相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美的一些做法越来越背离企业基本道德,比如2010年的“假紫砂煲”事件,以及当年被新华社曝光的“骗取国家8亿元节能惠民补贴”,让美的的企业公民形象大打折扣。
  
  事实上,美的企业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都与企业文化及理念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品牌美誉度不高、国际市场贡献率偏低、职业经理人心态浮躁、企业社会责任心不足等。
  
  因此,美的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受人尊重的企业,必须从改造企业文化入手。美的应重新设计企业文化,力争用3~5年时间,将美的企业改造成具有国际企业基因的公司,所谓“国际企业基因”,即技术第一,品牌至上,文化务实。
  
  此外,美的还需努力开发国际市场,力争3~5年内国际市场贡献率不低于50%,自主品牌出口占总量60%以上,初步确立美的在发达国家市场影响力。
  
  当然,对于目前的美的来说,如何好好修补大裁员带来的形象受损,以及如何安抚被裁员工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弹,成为当务之急。大裁员不应该成为美的发展史上的战略转折点。美的不应该成为“长虹第二”。
其他文献
3G“天下三分”,不过主角不是魏、蜀、吴,而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自伴随着oPhone、iPhone、黑莓;“分”的也不是土地,而是用户份额。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7月移动用户新增6000多万,其中有多少是由3G拉动?虽然没有更详尽的分析数据做支撑,但我们可以感受到:3G运营以来,伴随有效竞争的展开,通信移动化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移动oPhone、联通iPhone的相继亮相、
期刊
导师是领导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美国美敦力公司前主席兼CEO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让年轻领导者对即将迎接的挑战做好准备,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建议一: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导师    导师是你作为领导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有导师的年轻领导者更有机会获得专业上的成功并获得事业上的满足感。有效指导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找一个你
期刊
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而这三十年,也正是中国广告三十年的缩影。  1979年是中国现代广告业的元年。当年以省级行政区划命名成立的广告公司有10家,但现在只要一提“省广”,谁都明白指的是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经济大潮几番大浪淘沙之后,其他挂省名的广告公司大多淡出或名存实亡了。  上一个30年因时而动,省广成为了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成为中国广告业的“扛旗者”。而
期刊
前期“井喷”式狂热结出的恶果    岁末年初,京东商城、凡客诚品、淘宝商城、当当网等电商负面消息不断,一场行业危机似乎悄然而至。品聚网与盛大之间的冲突爆发更是将这场危机推向了高潮。品聚网CEO葛斌斌通过微博披露其与盛大集团CEO陈天桥的聊天记录,试图证明盛大与品聚网的投资关系。这也正是目前国内电商遭遇“冬天”的一个写照,一些风投甚至公开表示,电商是不适合投资的领域,此前的投资是错误的。    目前
期刊
我不看好苹果!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9月份,智能手机的用户突破1亿,国庆节后,这种增长势头更为迅猛。预计3年之内,智能手机用户会占到中国市场手机用户的70%。因此,11月份,金立顺时应势,一次性推出七款智能手机。从GSM向智能机的华丽转身,对金立来说并非外界所言的战略转型,而是自然而然的升级换代。    产
期刊
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第四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精神,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国金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企业的金融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    如何理解本次全国金融会议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家在这一新金融环境下,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发展实体经济,限制资本运作    本次会议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
期刊
全球家电产业基本面很可能出现微妙变化      当前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丝毫没有减弱迹象,而由此引发的全球家电需求萎缩以及全球通胀预期仍在不断加剧,此时全球家电企业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的家电下乡等内需刺激政策面临结束的背景下,业内舆论普遍看衰家电产业的发展。    政策红利的取消以及原材料价格等基础成本持续上涨固然为家电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此前系列内需刺
期刊
没有大型太阳能制造业的印度正在努力发展该行业    Azure Power 公司在印度北部运营着占地63公顷、太阳能电池板数目多达36000块的太阳能发电站,但是每隔5天,便会上演一出高科技和人工的“结合”—工人们用长把拖布将每一块电池板从上到下地抹一遍。印度的国家电网因供电不足而臭名昭著,于是为了用太阳能升级国家电网、也为了减少对火电厂的依赖,印度制定了许多雄心勃勃的计划,这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
一个践行SoLoMo模式的垂直车主社区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争夺,是资源之争,是模式之争,更是新的入口之争。”互联网老兵、深圳合智天成董事长严晓明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憧憬溢于言表。无论从行业大势还是其一手打造的“车主宝典”的发展来看,他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是下一个值得豪赌的未来。    艾瑞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93.1亿,同比增长97.5%。作为一家定位于为有车一族提
期刊
成功的本土化来自有效沟通      春节前的一个下午,在邻近北京大望路的办公室里,巴西航空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迎接着一拨又一拨访客,比平时更忙碌;即使是在谈话间歇,手机也并不清闲,时不时有过去的客户打来电话嘘寒问暖。    接受《经理人》专访时,他有感而发:“客户给我打电话,都是感谢的话,我们虽然没有业务关系了,大家逢年过节还想着对方。生意是有时间段和空间段的,但朋友是永远的。”或许在许多客户眼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