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30年立志100年:省广致力于整合中国创意产业链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而这三十年,也正是中国广告三十年的缩影。
  1979年是中国现代广告业的元年。当年以省级行政区划命名成立的广告公司有10家,但现在只要一提“省广”,谁都明白指的是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经济大潮几番大浪淘沙之后,其他挂省名的广告公司大多淡出或名存实亡了。
  上一个30年因时而动,省广成为了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成为中国广告业的“扛旗者”。而立足30年的积累和沉淀,省广则立志做百年企业,发布了整合中国创意产业链的战略定位。
  省广董事长戴书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省广的态度是客观总结30年的得与失,理性的面对现实,理想的憧憬未来——“我们站在30年这个时间点上,一边回顾之前怎样一路走来,一边展望未来30年甚至是100年将如何走下去。”
  
  三十年省广,成就中国广告业扛旗者
  
  省广在广州总部一楼大厅墙壁上营造了一种最古老又充满时尚的“结绳记事”,来描绘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我们不妨撷取其中的一些“结点”,为省广30年做一个编年体式的梳理:
  1980年,在荷兰发布首个出口广告,短短一年时间,合作媒体遍布全球五大洲。进出口广告繁荣,开始了一段长达10年的“幸福”时光,成就省广的第一桶金。
  1986年。组织广告界第一支模特队,霓裳幻影T台风采,让客户的品牌发布、形象展示别开生面。
  1987年,代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告,第二年介入第三届亚洲游泳锦标赛打造全方位体育营销。
  1996年,向整合传播公司转型,“全面代理整体策划”从此成为省广的特色关键词。
  1999年,跃居本土广告综合实力第一名,省广这一名次保留至今已届10年。
  2001年,全资子公司成都经典视线成立,为省广自有媒体经营写下重重一笔。
  2002年,12载改制梦圆,省广名称中加入“有限”两字,宣布了体制的松绑。
  2004年,获颁中国一级广告企业认证,省广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5年,承办泛珠三角9+2合作论坛,掀开政府营销模式的新探索。
  2007年。省广名称加入“股份”两字,资本力量未来的介入引人遐想。
  2008年,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广拥有了品牌升级的最佳跳板。
  与这种编年体的历史记录相对应,省广30年经历了3次战略调整。无论是从代理进出口广告到品牌全面代理的调整,还是从代理传统媒体到注重新老媒体全面整合的调整,以及从单一的媒体经营模式到品牌管理、媒体代理、自有媒体经营三大盈利模式并存的调整,都是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对广告业的要求——顺时而为,主动求变,一步步稳健走来,成为中国本土广告业的“扛旗者”。
  广告业从来就不缺竞争,不但来自本土同行更来自外资大鳄。为了拓展中国市场,有的国际公司甚至以“零代理”抢滩中国市场。前门有狼,后门有虎的复杂环境下,省广的底气何在?
  省广董事总经理陈钿隆认为,在资本、价格优势等方面省广或许比不过一些国际广告公司,但在对本土市场洞察力、与客户沟通反映速度以及服务策略等方面却有明显的优势
  优势之一,是省广以对本土市场的深度了解,把握住经济变革的节奏,适度提前介入相关行业,总是能够喝到“头啖汤”,赚到最丰厚的利润,并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因此,无论是家电发展时做家电,汽车潮起时做汽车,还是房地产兴盛时做地产,中国经济的热点层出不穷,省广抓住“板块轮动”的机遇,总能获得持续的业务支撑。
  优势之二,是省广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客户,合作时间长达10年及以上者不在少数。其中包括中国本土知名日化企业蓝月亮,中国调味业第一品牌海天,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中国市场最成功的中高级轿车品牌广州本田等等。这些客户和省广一起成长共同做大,他们的信任和对实效的追求使省广的经营有了最基础的保障。
  省广客户海天味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庞康谈及对省广的印象:“一是信任,海天给予省广最大的信任,不少关键课题托付省广,省广也给予海天充分的信任,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二是实效,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讲求实效,不哗众取宠,也是海天和省广这15年合作的基础;三是专注,海天专注于调味品产业的发展,省广专注于坚持和坚守广告创意产业,强强联合将各自专注的优势融合。”
  
  立志100年,要做中国创意产业链的整合者
  
  2008年底,省广获文化部颁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广告业唯一一家获此称号的企业。
  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广告正是振兴文化产业要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一连串的利好,给三十而立的省广,也给三十而立的中国广告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省广董事长戴书华身兼中国4A副理事长一职,他的观点更多着眼于行业发展。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低集中度”和“泛专业化”正困扰着中国广告业。前者将使中国广告业沦为劳动密集型的低效率产业,后者则在瓦解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戴书华认为,尽管省广正呈稳定的发展趋势,但与国际广告大鳄相比,省广存在营业规模不够大、媒体优势不明显、国际客户较少、国际化运作人才不足以及资本实力不够强大等五方面的差距。为加速发展进程,省广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强化整合的力量,打造成高端创意产业的新样板,并以“国际化整合营销传播集团”为发展目标,要做中国创意产业链的“整合者”。
  因此,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消费者构成的广告创意产业生态链中,省广已不单纯是创意提供者、媒体购买者或业务承揽者,而将是一个多重整合者的角色。
  1 整合最具规模的创意人才智库
  通过整合社会化的创新力量,整合专家学者的创意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三级管理、三级策划、三级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省广不断培养出市场研究、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媒介服务、客户服务以及数字新媒体、数字互动营销等等适应公司发展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了行业内最具规模的创意人才的“智库”。
  目前,省广不但自身拥有上千人的专才队伍,而通过30年的良好运作培养的人才更是数以千计。其中的一些人虽已离开省广但他们并未离开创意行业,甚至并未离开省广太远,而是在省广周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创意产业中来,甚至有很多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省广的竞争对手——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无一例外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动力和推手。
  强大的人才资源的整合,将有利于省广更好的整合创意产业链各环节,发挥协同作业的能力,为客户提供品牌整合传播的最佳解决方案。
  2 整合七大板块客户产业集群
  作为省广模式的灵魂和根本,对客户资源的整合是最重要的整合。省广的市场战略优势之一是先从做好一家企业开始, 通过发挥示范效应从而拓展整个行业的客户资源。
  从最早期的单个客户,到客户产业集群的初步成型,再到集群的规模化多样化,每一个产业集群无一不是应运中国经济热点和消费潮流而生。省广把握住了一系列的经济潮流,充分释放自身的创意能动力,做得风生水起。
  以春兰、小天鹅撬动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天、蓝月亮、水井坊开启快消产业集群;以广本、东南、华晨领跑汽车产业集群;以合生、汇景增值房地产产业集群;以广药、桂林三金做大医药产业集群;以联通、电信做强IT通讯产业集群;以东莞银行、易方达基金拓展金融产业集群等等。一个客户带旺了一片产业,而产业集群化的聚变效应,则催生了数个行业主流品牌。这一个个品牌,不但是各自产业的翘楚,更成为省广品牌的重要背书。
  3 整合数十亿媒介资本搅动市场
  一切创意活动的价值化,都需要一个出口和输出端,媒介正是创意产业链的重要出口和输出端。
  自有媒体,媒介代理,数字新媒体——省广媒介经营三位一体,每年以数十亿媒介资本搅动市场,为客户产业集群的整合运作提供了强大的规模保障。
  自有媒体主要起着拉动省广利润增长的作用。在城市户外广告资源,公交车身资源以及候车亭资源等方面省广都屡有斩获。媒介代理主要从规模方面进行扩张,省广与全国上千家媒体和众多海外媒体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有大量资本进入买断与主流媒体合作,以规模优势来提高议价能力。
  为迎接精准营销时代的到来并做好充分准备,省广着力开拓新媒体营销,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2007年底省广建立网络媒体互动局,在一年多时间内就创下2亿元的业绩。这对省广提高广告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品牌管理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升级转型,人才制胜未来
  
  30年的“中国制造”正面临转型。中国将从“产品时代”走向“品牌时代”,中国经济也将从“制造业经济”走向“品牌创意经济”时代。
  中国广告创意业大显身手的又一个历史性机遇摆在面前,擅于“时”者生存的省广,在新的机遇面前作何思考?
  “广告公司要打的不是价格战,而是价值战。如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才是关键。”省广副董事长丁邦清认为,现在已进入整合营销传播时代,包括了从产品包装设计到专卖店、超市等终端销售层面。投放媒介的形式也由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形式扩展到互联网、分众传媒等多种形式,广告公司服务的内容将深度更深、广度也更广。
  而伴随中国经济发展30年的中国广告业,本身也面临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抉择。其核心问题是人才的问题。“广告业是食脑行业,广告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中国创意产业最缺乏的恰恰也是人才。”董事长戴书华如是说。
  一直以来,省广都注重通过人才培养、案例输出以及参与行业共建、组建中国4A等形式,融入到中国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中来。三十而立百年志,“人才”更是省广布局未来的着力点。
  借成立30周年之契机,省广将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号召力,筹建“中国创意产业联盟”。并成立基于互联网平台,能够最广泛吸引社会化创意力量共同参与的“创意中国研究院”。
  省广的目的,是进一步聚合包括媒体、企业、专家以及社会化创意力量在内的各种资源,培养更多创意人才,更有效的发挥出对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中国创意产业本身的积极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的代表、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李时平认为,省广好就好在机制不断创新,30年而立的省广,就是要以体制创新带动机制再创新,创造一个新省广。
其他文献
美国要保持强势美元来挽救美国经济    这次金融海啸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听我演讲,我就告诉他们,黄金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但是在金融海啸时期你不妨先想保本,可以买一半黄金,买一半美金。很多企业家听了我的话,买了一半黄金,一半美金,当然拿出1%去炒股去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我接到无数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感激的声音,他们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郎教授啊”。    操纵黄金    当时我为什么叫他们这么做?因为
期刊
见到途牛网CEO于敦德之前,他的公司刚刚从南京市珠江路旧址搬迁到中山东路2000平方米的新办公室,这是2006年途牛网成立以来第二次搬迁,每次搬迁都意味着公司的全新成长。2009年3月30日,当风投们因金融危机而纷纷捂紧口袋之时,途牛网却获得了戈壁公司约几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风投为什么青睐途牛网?“我们与在线旅游市场里众多机票、酒店预定网站不同,只专注于旅游度假线路的预订。”于敦德强调,“我们对这
期刊
提高时间利用率的20条法则    你为何如此忙碌?是忙那些能让你、团队和组织奔向愿景的重要事务吗?还是仅仅为忙碌而忙碌?在《要事第一》中,斯蒂芬·柯维、罗杰·梅里尔和丽贝卡·梅里尔写道:“人们期望我们忙碌,超负荷工作。在当今社会,‘忙’已逐渐成为身份的象征——如果忙,我们就是重要人物;如果不忙——我们简直羞于承认……通过忙碌,我们会得到安全感。忙,是种流行病,也让人上瘾。忙,更为我们没时间处理要事
期刊
如何让客户手头拮据也不放弃买车的念头?    什么是“利基品牌”(Niche brand)?作为美国斯巴鲁(Subaru)汽车公司的营销总监,我需要了解这个问题。斯巴鲁只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的2%——显然,至少从数量上来讲,这就是一个利基市场。但数量本身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认为,每个产品品牌都可以是利基品牌。人们绝对不会说,“我想买一辆通用(企业品牌)”,相反,他们会说,“我想买一辆雪佛兰”。  然
期刊
用勇气和信念拥抱21世纪的思维方式    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非正式讨论环节,商界领袖们纷纷表示,他们迫切希望带领企业踏上新的征程。这是我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最常听到的观点之一。  每次我听到他们说这些话,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过去三年里,你的企业难道不是已经踏上了一段“坎坷征程”了吗?高管们(这里不妨称他们为“激进派”的高管)则会疲倦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微光,说道:“的确,不过如果把
期刊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让周围的人都服你!  婚姻中有“围城效应”,但对不少女性高管来说,这种效应在职场中同样存在——还是个单纯的小白领的时候,谁不渴望高高在上的职位,令人羡慕的薪水?于是,孜孜以求,兢兢业业,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汗水和努力,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或者高级经理人。这时候,又伴生了新的烦恼和困扰——能兼顾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和自我突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可能面临性别偏见和不公正待遇
期刊
三款Panamera成为保时捷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保时捷从一个小型的定制跑车制造商,逐步发展为一家可在各个细分市场中提供顶级跑车的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柏涵慕(Helmut Broeker)先生表示:“一直以来,保时捷中国都致力于向中国客户提供超出他们预期的至善服务,并为中国的车迷带来更多更新的保时捷车型。”  其最新投放市场的三款Panam
期刊
聘用外来继任者风险大    我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不过到底是应该在组织内部寻找我的继承人,还是需要到外面找一个继承人呢?  培养一个出色的继承人是CEO或高层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也是他们最大的成就之一。但是,怎样做才最适合你的组织、最适合你自己呢?这个继承人应该是外来人还是内部人合适呢?    外聘继承人风险大    如果新任CEO来自公司外部,那么,董事会必然需要一个业内的知名人士来证明这个
期刊
3G“天下三分”,不过主角不是魏、蜀、吴,而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自伴随着oPhone、iPhone、黑莓;“分”的也不是土地,而是用户份额。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7月移动用户新增6000多万,其中有多少是由3G拉动?虽然没有更详尽的分析数据做支撑,但我们可以感受到:3G运营以来,伴随有效竞争的展开,通信移动化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移动oPhone、联通iPhone的相继亮相、
期刊
导师是领导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美国美敦力公司前主席兼CEO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让年轻领导者对即将迎接的挑战做好准备,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建议一: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导师    导师是你作为领导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有导师的年轻领导者更有机会获得专业上的成功并获得事业上的满足感。有效指导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找一个你
期刊